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21525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医工作流程加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幼机构保健管理托幼机构是儿童集体生活的场所,是易感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因 此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幼儿园保健医生的首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健康是人类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并要 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幼儿正 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较弱,易感染疾 病。作为幼儿园“护花使者”的保健医,工作的目标就是保护和促进 幼儿健康。增强幼儿的健康水平不仅能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 有益于多种疾病的早期预防,为其终生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托幼 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系统、多专业。对保健医要求很 高。但 目前西安大部分托幼机构的在硬件

2、设施和保健人员配备方面 普遍不够,一些幼儿园频繁更换保健医,区县卫生保健人员兼职较 多、医学专业比例较低、具有医学职称者比例较低、执业资格证书持 证率极低。各区县妇幼保健院对新上岗保健医培训不到位,一部分保 健医到幼儿园对卫生保健这些琐碎的工作无从下手。西安市妇幼保健 院为全市托幼机构保健医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方便新从 事托幼机构的保健医入门。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培训 , 促进托幼机构 卫生保健水平及人员素质整体提高。保健医工作流程:保健医每日工作流程:儿童入园晨检;接待家长咨询;下班级巡 视儿童进餐情况;为儿童喂药;检查儿童午睡情况。到食堂检查卫生 工作。安全工作检查,各种卫生保健资

3、料登记及收集。如每学期的计 划、总结、专题会议记录都需用 A4 纸填写。会议记录要有时间、地 点、签名。对全园教职工培训,要计划、讲义、时间、地点、签名、考试 卷、小结。保健医每周工作流程:制定儿童带量营养食谱并公布。检查室内 外卫生,查验预防接种卡。户外消毒,作好记录。保健医每月工作重点:统计儿童发病率、出勤率、收发各种卫生 保健表格、班级卫生量化考核月汇总。教职工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季 节性计划免疫接种、儿童营养分析评价。义务人员业务学习。保健医每学期工作重点: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卫生保健培训计 划、总结;身高体重测查及评价;体格锻炼计划、总结;配合妇幼保 健院健康检查;班级卫生保健工作量化考

4、核汇总;大中班儿童视力、 口腔检查;发放驱虫药;卫生保健资料统计、整理汇总。保健医每学年工作重点:填写家园练习册;参加市、区保健医培 训;卫生保健资料整理汇总、迎接上级卫生部门年终检查;装订入 档。一、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一)晨间检查1. 晨间检查的定义和目的1)幼儿早晨入园时,保教人员对其所做的检查。2)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发现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 离、早治疗。检查幼儿的卫生情况;及时发现危险因素。2. 晨间检查的要求晨检步骤:一问、二看、三摸、四查等。( 1)问:幼儿在家时的健康状况,如睡眠、大小便等,传染病流 行季节应询问有无外出或接触病人。( 2)看:幼儿的神态、面色、

5、皮肤、眼、耳、鼻有无异常。( 3)摸:额头试温、摸颌下、颈部淋巴结以及耳垂为中心的腮部 有无异常。( 4)查:根据幼儿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流行季节检查相应 部位;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和食品;检查幼儿的卫生情况。晨检记录:及时、正确药物的处理:核对小儿姓名、药名、计量、服药时间和方法,并 做好记录。3. 发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注意点( 1)发现幼儿发热,应由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2)发现幼儿有传染病,应避免接触其他的幼儿、应由家长带幼 儿去医院就诊;并对所在的地点进行消毒。( 3)发现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和食品,应交由家长带回或暂 时由老师保管。注意点:登记反馈、校车的晨检问题、药物(二)全日

6、观察1. 全日观察的定义及目的( 1)定义:对幼儿在托幼机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观察。( 2)全日观察的目的:保教人员通过幼儿在托幼构一日活动的各 环节,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做好幼儿生活和活动中的护理、发现可 疑和异常及时处理。2. 全日观察的要求( 1)观察幼儿的精神、活动、饮食、大小便、睡眠等情况。( 2)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童加强护理a. 了解体弱儿童在家健康情况、生活及行为习惯、作好记录,以 便于加强保育和护理工作。b. 观察体弱儿童的精神、饮食、活动、大小便、睡眠的情况,以 及用药和治疗后的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c. 根据体弱儿童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 营养 不良的幼儿

7、,保证午睡时间及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摄入等。反复呼吸 道感染的幼儿,注意气温的变化,做好保暖工作,户外活动要注意活 动量等(3) 保健员每日巡视各班级,向班级老师了解儿童健康状况。3. 发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及记录(1)发现幼儿身体不适,要及时与保健老师联系,在保健老师的 指导下做好护理工作。(2)全日观察中如发现小儿患传染病,应立即通知保健老师,隔离患儿,对患儿所接触过的环境和物品、玩具等进行终末消毒。(3)做好全日观察及记录1)疑似幼儿发热 应及时给小儿测量体温,应让幼儿进观察室休息,多饮水,如小儿体温超过39 C,可给予额部冷敷,腋窝、肘窝、腘窝 部位可以用温水擦浴。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诊。做

8、好观察室记录。2)小儿呕吐 应首先询问小儿有无不适,呕吐一次的小儿,应关照其注意休息,减少运动,给小儿易消化饮食。反复呕吐的小儿应与保健老师取 得联系,送观察室并通知家长。保育院应做好呕吐物的清除及消毒工 作。3)鼻出血 小儿发生鼻出血时,应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地坐着。头略前倾,张口呼吸,捏紧鼻翼大约 10 分钟即可止血。额部、鼻部可用冷 毛巾冷敷。如出血较多时,可用麻黄素滴鼻液滴在消毒的棉花上塞入 鼻腔,止血的效果会更好。鼻出血止住后,应关照小儿 2-3 小时内避 免剧烈的活动。( 3)做好全日观察的记录1) 书写简明扼要2)处理方法及时、正确3)记录有针对性二、健康检查(一)儿童健康检查

9、。1. 入园(所)健康检查( 1)儿童入托幼机构前应当经指定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合 格后方可入园(所)。做好新生体检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筛查出 体弱儿(如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列入体弱儿专案管理。了解 新生的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和生活习惯,做好特殊疾病(如哮 喘、癫痫、皮肤过敏、习惯性脱臼等)的登记工作,便于保健员和班 级教师对其特殊的观察和护理。( 2)儿童入园(所)体检中发现疑似传染病者应当“暂缓入园”, 及时确诊治疗。( 3 )儿童入园(所)时,托幼机构应当查验“儿童入园(所)健 康检查表”、“儿童保健手册”、“预防接种证”。对于未按规定接 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

10、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 补种。2. 定期健康检查( 1)儿童定期健康检查项目包括:测量身长(身高)、体重,检 查口腔、皮肤、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检测血红蛋白,测查视 力、听力。(2) 12岁儿童每半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儿童身高、体重每半年测量一次。所有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口 腔、视力检查和听力筛查,检测一次血红蛋白。( 3)体检后应当及时向家长反馈健康检查结果,对有异常的儿童 督促其治疗。( 4)儿童离开园(所) 3 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 健康检查。( 5)转园儿童持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儿童保健手册”可直接转园。“儿童转

11、园(所)健康证明”有效期3 个月。(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1. 上岗前健康检查( 1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经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妇幼保健院,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健康 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2. 定期健康检查( 1 )托幼机构在岗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 理办法规定的项目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在岗工作人员患有精神病者,应当立即调离托幼机构。( 3)凡患有下列症状或疾病者需离岗,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并取得“托幼机构工

12、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回园(所)工作。 发热、腹泻等症状; 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 染性疾病; 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 4 )体检过程中发现异常者,由体检医院通知托幼机构的患病工 作人员到相关专科进行复查和确诊工作,并追访诊治结果,合格后发 证。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一)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免疫接种。配合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工作。(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 疫情或疑似病例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程

13、序报告。(三)托幼机构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 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便 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 ( 所) 内爆发和续发。(四)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五)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 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手续。(六)发生传染病期间加强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 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提醒家长在传染 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七)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

14、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 后方可入园(所)。四、常见病预防与管理(一)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行为习 惯;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 的抵抗能力。(二)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发现视力低常、听力异 常、龋齿等问题进行登记管理,并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进行诊断 及矫治。(三)对贫血、营养不良及超重 / 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儿童进行登记 管理,对中度以上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进行专案管理,督促家 长及时带患病儿童进行治疗和复诊。(四)对先心病、哮喘、癫痫等疾病儿童进行登记,加强日常健康 观察和保育

15、护理工作。(五)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可辅助专 业人员矫治五、体弱儿缺点儿管理(一)体弱儿范围:从广义上讲包括以下疾病:佝偻病活动期、中 度以上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反复感染、哮喘、影响生长 发育的慢性疾病(比如甲低)、癫痫、智力低下、心里行为异常、原 因不明长期低热的小儿、结核感染及有密切结核接触史的小儿,影响 生活能力的畸形儿及发育不全,一些侵害神经系统疾病的后遗症(如 脑炎)和严重疾病痊愈后的康复阶段等。缺点儿范围:皮肤疖肿,只有1 2 个,范围小,且不在危险区;过敏性皮疹在短期内治愈;体癣、脚癣;小儿过去咽部感染致浅 表淋巴结肿大;鼻炎,外伤性鼻忸;轻度沙眼,麦粒肿,倒睫,霰粒 肿,轻度近视或斜视;口腔粘膜破损,地图舌、乳牙龋齿;咽后壁淋 巴滤泡增生,扁桃体大,无脓性分泌物,无全身症状;心脏闻及 I II 级收缩期杂音,不伴心肌损害; 3 岁以内小儿肝脏增大为肋下两厘 米,无症状,无肝炎接触史;蛔虫、蛲虫、鞭虫无并发症者;佝偻病 后遗症期;轻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轻度贫血;不严重的兔唇; 皮肤色素痣; 1 厘米以下无继续增大的血管瘤; 3 岁内睾丸未降;疝 气;多指畸形等。(二)措施1、全体保教人员要关心特殊儿童的生活,做好保健、护理、治 疗、教养工作。2、针对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