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导 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 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二.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 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 (《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 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三. 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 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 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 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 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 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 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 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 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 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2、 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亭·惊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神话的基本特征:一.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二.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只是它经过了 “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三.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一. 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 富于形象、 富于想象的特征, 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 《封神演义》等第二章 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一. 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二.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二.全诗八章, 大体依照春耕、 蚕桑、收割、打猎、 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 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 也反映了农夫在衣、 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社会政治诗的内容: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一. 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1、 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2、 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鄘风·相鼠》二. 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如《邶风·击鼓》 、《王风·君子于役》三. 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如《魏风·伐檀》 《魏风·硕鼠》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如《邶风·北门》C.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如《王风·黍离》D.称颂执政者的诗情爱诗的内容:A. 歌咏美丽的爱情, 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如《郑风· 溱洧》 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B. 《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 C. 还有一些诗,在歌唱婚恋爱情的同时,也反映着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如《郑风·将仲子》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大雅》五篇史诗包括: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一. 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二. 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三. 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四. 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 305 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 《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 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如《七月》 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A.直接叙事的如: 《七月》B.直接刻画描写如: 《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 《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 《七月》B.直接刻画描写如: 《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第三章 先秦散文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一. 形象化的说理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二. 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一.《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词约义丰二.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一. 有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二. 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一.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二. 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一.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词锋锐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风格二. 韩非子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 《韩非子》 中共有寓言 300 多则如“买椟还珠” 、“狗恶酒酸”等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 500 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19 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四.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一.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气势丰沛二.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三. 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的形象,回家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