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21093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农事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摘要:开发农村农事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农事教育课程研究,创新农事劳动教育与文化课,艺术课深度融合,打造高效课堂。为乡村学校学子铺设新赛道。关键词:农事教育创新劳动深度融合创新背景:教育部明确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农事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文化课教育、艺术课教育深度融合,是“智慧育人新创举。在农事劳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价值观的教育及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意志的磨练。让创新劳动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让

2、劳动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并对这种新型的教学融合方式和方法进行宣传。一、探寻农事劳动教育资源1.开发学校附近农田作为学校“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将基地分组进行班级承包。每个年级都有适合学生学习农事劳动乐园。2 .联系学习附近农场主,将大棚蔬菜种植园,草莓种植园、艾草种植园、玫瑰种植园、玉米、小麦红薯等农作物种植基地作为学校种植基地。3 .构建养殖乐园,联系学校周围养殖专业户,如养牛场、养鸡场、养羊场、养猪场等作为学校养殖教育基地。4 .聘请种粮大户、养殖专家为学校课程教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及课程编写指导。5 .创建王湾小学农事博物馆。开辟农耕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知晓乡土民情,了解农耕文化。二、

3、研农事劳动教育课程学校结合新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与创新,以“五育并举,有梦想立德,爱劳动树人”的育人理念为基本定位,在传统劳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让学生真学“农”、学真“农”,深入研究校本课程。传承:向上向善、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勤奋博学,热爱劳动的精神,致力发扬创新劳动,热爱农业,培养学生的乡土感情。农事教育课程让了解农耕文化。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稼橘之事以项目化学习和微课题研究为路径,以年级课程知农事、懂农法、学农技、组建“开心农场”社团。农事劳动教育学科融合课程”为支撑。以N个课程为拓展。科学构建“一核、二径、多维”的课

4、程体系。课程农事底蕴,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原则,力争让课程项目化,活动化,课程化。旨在培养学子的丰厚农业学识,良好的劳动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厚植乡土家国情怀。并通过课程的实施和项目化学习方突破传统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禁锢,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开拓视野,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提升教师的课程规划建设素养,擦亮学校农事劳动教育品牌。三、施农事劳动教育之行。1 .教师们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科学课春耕作业”学生们在种粮大户陈金星老人的带领下,认识农具,整理田地,田间除草等,能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树立热爱劳动意识,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德

5、育课“老雁馍”的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着切面剂、塑雁形、剪雁羽、压雁尾一块块面团经过制作,很快就变成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大雁小雁,有的精灵可爱,有的憨态逗人。假期里的德育作业成为具有王湾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践感恩之行、常修感恩之德2 .农事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语文学科课文内容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如劳动教育课落花生与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在六月份,安排四年级学生进行劳动课种花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使用农具钉耙进行翻地,使用粪铲挖穴,掌握种植花生间距、封土等技术。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田间管理

6、,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踩花生秧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花生踩花生秧的原理,把花生秧踩倒下,充分与泥土结合,可以扎根生长更多果实。观察花生生长过程并记录个人劳动收获。试着编写诗歌种花生。秋季开学之时,也是花生成熟之时。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就将课堂搬到花生种植园,师生一起拔花生、收花生。一双双小巧手忙把花生做成美食,有炒花生、油炸花生米、水煮花生、花生糖、花生小酥、花生粥等。然后师生召开品尝会,在品尝会上,学生讨论花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的说花生做得美食好吃,有的说花生用途广泛、有的说花生务实,有的说,做人就要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在学生亲眼见证了花生的生长过程及劳动创作花生美食和

7、品尝花生中,自然理解花生不爱慕虚荣,朴实无华,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从而懂得做人的道理。整篇课文不用教师讲,学生就乐在其中,感悟至深,更能感受到劳动果实的珍贵。3 .农事劳动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相融合。在教学三年级农事劳动教育课夏种时,在农业专家的讲解与指导中,学生学者种瓜点豆,同时吟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农民辛勤劳动及儿童劳作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创编音乐课本剧四时田园杂兴,孩子们模仿种瓜种豆时的动作,插秧除草时的姿势,和着节拍,边唱边做。手脚并用,在音乐中,甜美的歌声、搞笑的姿势、愉快的神态组成了一幅生动优美的画卷。“劳动愉快吗?“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激情澎湃回答愉快。我们

8、把劳动搬进校园吧。引导孩子们进行校园卫生打扫。观察并创编洒水、拖地、擦桌子等动作。在教师的引导下,编排音乐课本剧装扮校园。人与情境相互交融,可以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召唤力。因此,学生就会沉浸其中,自主开展劳动项目,获得良好的自主选择感,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团结协作,深化劳动过程体验。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校园环境,要靠劳动老创造,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爱护校园环境。4 .农事劳动教育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在开心农场里,教师们把加、减、乘、除,几何图形搬进了,面积计算等数学知识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学生边劳动,边学习数学知识,便运用数学成果,寓教于乐,效益之高。5 .农事劳动教育与美术教学相融合。在开心农场进行各种

9、农事学习,观察作物形状,生长过程及特点,学着画一画我喜欢的农作物,比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可爱的绿豆。馋嘴的黄瓜等。动手做一做,红薯更制作最美的项链,豆角制作小椅子,茄子制作公主鞋等。农作物叶子、成熟的果实制作主题创意粘贴画。四、收农事劳动教育之果在“双减”政策下,王湾小学农事劳动教育高效融合的实践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乡村学子忙“春耕”,双减新玩法为乡村学子铺设“新赛道”、“在乡野间感受农趣“被作为优秀案例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安徽教育厅官网、安徽青年报等官方媒体头版头条报道推广。春耕、割油菜、插艾草等活动先后被阜阳新闻联播、颍州教育在线专题报道。王湾小学大力开展劳动课教学

10、研究,编写“稼稿之事”校本教材。从锄草到耕种,从收割到农产品的制作,从蔬菜种植到家禽家畜养殖,都有课程的支撑。劳动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在王湾小学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双减劳动教育案例读书馀力及耕桑、指尖上的技艺、探究一夏等主题活动等先后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颍州教育在线等媒体报道。学校将农事劳动教育、孝善教育融为一体,立德树人,先后评选孝善少年300多人次,区长刘峰和教育局局长亲自为孝善少年颁奖。如今,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总之,农事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是促进少年儿童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保障少年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劳动、创新劳动、劳动光荣意识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