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16831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含学术标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804)一、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掌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二、 研究方向1、电力电子

2、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无功补偿装置、电力有源滤波器、统一潮流控制器、故障限流器、电能质量控制等灵活交流输电系统,以及电力电子在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2、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研究新型高频开关电源、逆变电源、UPS、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与管理、无线功率传输,以及新型电力电子电路与系统。 3、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交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及其它电机调速新技术,研究电动汽车驱动技术。4、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研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鲁棒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及智能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三、学制与学习年

3、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予提前毕业,特别优秀者可提出申请,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提前毕业须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道德品质良好;2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在本专业的研究生中位于前10%;3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期刊或EI收录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或电工技术学报或电力系统自动化或相关学科的一级学报)上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理论或技术论文1篇。4、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四、培养方式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按二级学科进行培养,鼓励研究生进行“三种经

4、历” ,提倡双导师制。五、应修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数应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23学分(包括前沿讲座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1 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1 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 :共3学分;第一外国语 :共3学分;专业外语 :共2学分;学位基础课2门:共6学分;学位专业课2门:共6学分;前沿讲座 :共2学分;社会实践 :共1学分。*关于前沿讲座的说明:(1) 前沿讲座的内容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综述、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本人从事课题的研究情况等。(2) 前沿讲座的形式一是硕士生的个人专题综述,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做学科前沿系列报告。可

5、以有讲授、讨论和对话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3) 前沿讲座的次数硕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5次,其中主讲至少2次。主讲者要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要有个人见解,能够反映所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的动态。(4)前沿讲座的考核硕士生的前沿讲座由其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评定成绩。考核按合格、不合格二级记分,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 关于社会实践的说明(1)社会实践的内容硕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助教、社会调查、科技咨询、技术推广、工程培训等。(2)社会实践的形式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利用假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由导师组织的课题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担任教学助理、科研助

6、理、管理助理工作(至少一学期)等。(3)社会实践的次数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至少一次。(4)社会实践的考核硕士生的社会实践由导师根据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调查报告或有关证明评定成绩。考核按合格、不合格二级记分,成绩合格者记1学分。2. 选修课(1)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7学分;在此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选修本学科以外的课程。(2)非专业选修课。硕士研究生可根据需要选修本学科以外的课程。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有: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3.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12门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具体开设课程情况见附表

7、。六、中期筛选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初。筛选内容包括对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外国语水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衡量,并进行学科综合考试。中期筛选合格者,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硕士生从事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应有一定的研究工作量。1、 选题和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鼓励课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

8、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项目等相结合。硕士生应于中期筛选时提交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量不少于4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综述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开题报告及论文撰写计划,并向导师所在研究所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研究工作。2、 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根据课题的进展情况,硕士生不定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3、 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本专业及相关专

9、业有关教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4、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指导小组及院、部(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分管院长、主任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八 毕业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且达到学院规定的研究生毕业学术成果要求(详见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时学术成果考核标准),方可提出答辩申请。通过论文答辩,发给

10、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相应硕士学位证书。附:需阅读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主要经典著作目录一、期刊(1)外文期刊:1.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 3.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Delivery4.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5.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6. IEEE Transaction o

11、n Energy Conversion 7. 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8. 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Power 9. IEE Proceedings: Part B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10. IEE Proceedings:Part C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11.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12、 Energy Systems13. Electric Machine and Power Systems(2.)中文期刊: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电工技术学报3.电力系统自动化4.电力电子技术5.电气传动6.电网技术7.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8.中国电力9.电机与控制学报10.电气自动化11.电工电能新技术12.电子学报13.电子科学学刊14.电工技术杂志15.自动化学报16.控制理论与应用17.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8.电力自动化设备19.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报。二、参考书目:1. Power ElectronicsCir

13、cuits,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ird Edition) (Muhammad H. Rashid)(电力电子学电路、器件及应用,第3版,高教出版社)2.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陈坚 编著,高教出版社)3. Power Electronics-Converters, Applications and Design (Third Edition)(Mohan, Undeland, and Robbins.)(电力电子学变换器、应用和设计,第3版,高教出版社)4.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C Drives(Bimal

14、 K. Bose)现在电力电子学与交流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5.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 (Erickson, Robert W. / Maksimovic, Dragan)(Kluwer Academic Pub. 2005)6.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王志良 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7.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原理与应用(谢小荣,姜齐荣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8.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陈建业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9.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王兆安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10.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徐徳鸿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1.大容量多电平

15、变换器原理.控制.应用(李永东,科学出版社)12.电磁兼容设计基础及干扰抑制技术(钱照明等,浙江大学出版社)13.DCAC逆变技术及其应用(陈道炼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4.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张占松,蔡宣三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5.高频功率开关变换技术(邢岩,蔡宣三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6.PWM整流器及其控制(张崇巍,张兴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7.太阳能发电原理与应用(冯垛生 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8.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叶杭冶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张争鸣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多电平变换器的理论和应用技术(何湘宁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3版)(陈伯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2.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技术(Ryszard StrzeleckiG.Benysek,徐政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情况表类别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