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13901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1期(2002年10月)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Estimation许宪春Xu Xianchun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核算司Department of National Account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摘要本文阐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逐步发展过程、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过程、数据的形成和发布程序、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近些年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若干改革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

2、一步改革的若干建议和设想。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建立和发展、计算方法 改革措施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ain supplements and adjustments of its historical data, data formation and dissemination procedure, main data source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some reform measures adopted by National B

3、ureau of Statistics in the recent years, some problems which still exist at present and further reform suggestions and idea on China GDP estimation.Key words: GDP,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calculation methods, reform measures 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发展(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产生于前苏联

4、、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的国民收入。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物质生产部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反映非物质服务业的生产活动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非物质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信息咨询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以便制定正确的服务业发展政策,协调三次产业的健康发展。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于80年代初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1985年3月19日,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陈述了开展第三产

5、业统计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提的是建立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但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主。的必要性。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1985年4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在继续做好国民收入核算的同时,抓紧建立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根据这一通知精神,统计部门于当年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发展1、从生产核算到使用核算在建立初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只包括生产核算,不包括使用核算,即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989年,开始试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993年,正式开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从间接推算到直接计算在建立初期,中国国

6、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数据也不是独立地计算出来的,而是以国民收入生产核算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得到的。基本做法是:剔除各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中的非物质服务消耗,加上相应部门的固定资本折旧,把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调整为相应部门的增加值;利用财政部门的财政决算资料、金融机构的会计决算资料、税务部门的税收资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工资、从业人员统计资料,等等,加工推算出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把上述两大部门增加值相加,得出国内生产总值。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改变了以国民收入为基础的间接推算方法,采用了直接利用原始资料计算的方法。3、从附属指标上升到核心指标 在建立初期,中国仍以MP

7、S体系的国民收入指标为主,以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为辅,用于补充前者不能反映非物质服务业生产活动成果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宏观经济指标更加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统计局不断加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使之从附属指标上升为主要指标。1993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4、从年度核算到季度核算从1992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总结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了解季度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需要。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八个产业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批发

8、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行业。5、调整和细化产业部门分类1995年,根据新颁布的国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国家统计局对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产业部门分类进行了调整和细化,由原来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教文卫体育福利事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12个产业部门变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

9、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16个产业部门。6、规范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1995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中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手册,逐步规范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二、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形成和发布程序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形成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一)初步估计过程及其数据发布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次年年初进行。这时,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所能得到的资料较少,基本上以国家统计局有关专业司提供的主要专业初步统计资料(快报

10、)为基础,进行估计和推算。因此,初步估计过程所得到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以满足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初步分析和判断的需要,它有待于获得较充分和完善的资料后进行核实。这也就是称这一过程为初步估计过程的理由。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估计数一般在次年二月份发布的中国统计公报和次年上半年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上公布。(二)初步核实过程及其数据发布 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第二季度进行。这时,国家统计局各专业年报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年报统计资料和部分行政管理资料陆续获得,但是大多数行政管理资料和会计决算资料,如财政决算资料和金融保险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邮电通信系统等会计决算资料尚不能获得。因此

11、,与初步估计数据相比,初步核实所获得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进一步核实。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实数据一般在次年下半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三)最终核实过程及其数据发布 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第四季度进行。这时,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初步核实数据相比,依据这些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显然更准确些。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据一般在隔年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四)历史数据调整及其发布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确定过程除了经历

12、初步估计、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过程外,还往往包括一个历史数据的调整过程。它是指出现下述情况或下述情况之一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全部历史数据或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数据进行调整的过程。这些情况包括: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与原有的资料来源相比,新的资料来源在数据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有关分类发生变化,如产业部门分类或最终使用项目分类发生变化;基本概念、核算原则或计算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等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往往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结构或增长率数据发生变化,如果不进行调整,这些数据就会失去历史可比性。历史数据调整所涉及的年度的多少取决于上述变化所影响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时间的长短。 三、中国国内

13、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补充和一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调整。(一)两次重大补充如前所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始于1985年。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对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的要求,中国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第一次是对改革开放后的1978至1984年数据的补充,这项工作是在1986至1988年间进行的。第二次是对改革开放前的1952至1977年数据的补充,这项工作是在1988至1997年间进行的。这两次重大补充的内容基本相同,都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也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两次重大补充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在生

14、产核算方面,首先对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和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进行调整,扣除其中对非物质服务的支付 (如金融保险服务费用,广告、信息咨询服务费用,等等),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得到这些部门的增加值;然后补充计算各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将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在使用核算方面,就是对国民收入中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积累)、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进行补充和调整。对最终消费进行补充和调整就是扣除国民收入的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中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中间消耗的物质产品价值,增加居民和政府对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的全部支出,使之分别形成国内生产

15、总值的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对资本形成进行补充和调整主要是把固定资产折旧补充到国民收入的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固定资产积累)中,使之形成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进行补充和调整主要是把非物质服务进出口补充到国民收入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中,形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第一次补充数据最先简要发表在1988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第二次补充数据最先发表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一书上。该书还发表了第一次补充数据的详细资料。(二)一次重大调整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的第一次重大调整是在中国进行首次第三产业普查后的1994和1995年间进行的。由于长时期只重视物

16、质产品生产和长期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国对非物质服务业生产活动统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1985年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以后,非物质服务生产活动的资料来源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时,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运输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常规性统计对这部分活动覆盖不全。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中国于1993至1995年进行了全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普查年度是1991和1992两年)。根据普查得到的资料,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调整的时间范围涉及1978至1993年16个年度,调整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生产核算的调整包括第三产业中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调整和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调整,使用核算的调整主要是最终消费的调整和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