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10459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安全系列二防止触电培训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安全专题学习系列二防止触电伤害(1.5课时)授课教师:兰辉2015 年2 月 / 课程设置:1. 触电事故类型2. 电气安全知识3. 触电危险辨识4. 预防触电的作业安全要求和防护技能5. 事故案例教育(共1.5课时)培训备课记录表班名预防触电伤害培训时间2015.02.10培训人数25课时1.5个课时授课人兰辉班负责人王仕府授课课目:劳动安全专题学习系列一预防触电伤害培训重点: 1. 触电事故类型2. 电气安全知识3. 触电危险辨识4. 预防触电的作业安全要求和防护技能5. 事故案例教育授课安排:一、 课堂组织 于9:30车间生产会后召开学习会组织学习:劳动安全专题学习系列二,预防触电伤

2、害。二、主要内容:劳动安全专题学习系列一(预防触电伤害)1. 触电事故类型2. 电气安全知识3. 触电危险辨识4. 预防触电的作业安全要求和防护技能5. 事故案例教育三、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备课时间: 2015年2月8日劳动安全专题学习系列二(预防触电伤害)参考教材:西昌机务段职工教育科业务培训专刊(2014-2-【28】总009期)一、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类型:电流通过人体叫触电。人体触电方式有以下几种: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跨步触电、高压电场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对人体的伤害、雷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一、直接接触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

3、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等。 (一)单相触电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1.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后果与人体和大地间的接触状况有关。如果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因人体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

4、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就不会有触电危险,但如果地板潮湿,那就有触电危险了。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人中,单相触电事故在地面潮湿时易于发生。单相触电是危险的。如高压架线断线,人体碰及断导线往往会致触电事故。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用安全措施,碰及高压导线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这种情况下,电流将从电源相线经人体、其他两相的对地阻抗回到电源的中性点,从而形成回路。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的数值有关。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二)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

5、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线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线,这是很危险的。设线电压为380 V,人体电阻按1 700考虑,则流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将达到224mA,足以致人死命。所以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总之,直接接触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危险性也较大,往往导致死亡事故,所以要想方设法防止直接

6、接触触电。二、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会带有电压的),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 (一)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如图1-3 所示。当跨步电压达到40 V 以上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特别是人被跨步电压击倒后加大了人体的触电电压,从而造成意外和死亡。发现有跨步电压危险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

7、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二)感应电压触电由于带电设备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的作用,将会在附近的停电设役备上感应出一定电位。高压双回路、多回路同杆架设以及两条平行架设的线路,如果一条线路带电,会造成另外停电的线路带电,特别是当和停电检修平行接近的带电线路出现三相不平衡或单相接地时,对停电线路的感应使其意外地带有危险电压,称为感应电压。感应电防护办法:当线路电压等级在220 kV 及以上时,感应电压已经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其根本的办法是:穿上既能与地有良好接触,又有一定屏蔽作用的静电防护服或导电鞋,以保持人体与地的良好接触向大地流泄电荷。(三)雷电触电雷击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云层

8、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四)静电触电用电设备的某个部位上储存的电荷通过人体放电引起的触电二、电气安全知识:电能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使人接触电的几率大大提高;电气设备及电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后,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容易发生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以至影响生产,危及生命。一丶电气安全基本知识(一)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人的心脏每收缩一次,中间约有0.1s 的间

9、歇。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几十毫安),也会引起心脏振颤,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1s,就会造成极大危险,电流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脏功能紊乱,破坏原有的收缩、扩张节奏,心力衰竭,血液循环终止,使人因大脑缺氧而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脑部和脊髓),可使呼吸停止、瘫痪;电流的热效应会造成电灼伤;电流的化学效应会造成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电磁场的能量还会产生辐射。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如刺痛、灼热感、痉挛、麻痹、昏迷、心室颤动或停跳、呼吸困难或停止等内伤),最危险,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由电击造成;电伤(电烙伤、电灼伤、皮肤金属化等外伤).以上为一次伤害,还会引起二次伤害。对于工频电,按照

10、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及呈现的不同反应,分为如下4 个级别:1.感知电流:引起人体感觉但无有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2.反应电流:指通过人体能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最小电流值。通用值为0.5mA。3.摆脱电流: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的最大电流,成人为10 mA,也是人体的安全电流。4.致命电流:引起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成人一般为50mA。(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这时心、肺、脊髓等器官都处于电路内,很易引起心颤和中枢神经失调而死。从右手到脚的危险小一些,但会因痉挛而摔伤,造成二次伤害。从右手到左手的危险性比右手到脚要小些。危险性最小的是从左脚到右脚,但触

11、电者可能会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二次伤害。所以其安全性是相对的,每一种途径都会致人死亡。(三)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系列是一项防止触电伤亡事故的技术措施。安全电压的规定: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与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与导电途径、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导电扬尘、接触面、接触压力有关)的乘积为依据。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值。我国现行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 V、36 V、24 V、12 V 和6 V.-一般性的规定是:在干燥的情况下,安全电压36 V。在隧道或潮湿场所,人体皮肤受潮,同时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能导电的构造物表面结露,规定安全电压为12 V.在游泳池或设有电路的水槽内,规

12、定安全电压为6V.新国家标准特低电压( ELV)限值(GB 3805-2008)规定在干燥的情况下,特低电压极限值为33V ;在潮湿场所,特低电压极限值16V。(四)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1.电气绝缘:即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来衡量。2.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操作安全距离

13、等。3.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如果电流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选择导体截面和设备十分重要。4.标识:明显、准确、统一的标识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颜色标识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 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A 相为黄色,B 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明敷接地线涂以黑色。二次系统交流回路用黄色,负电源用蓝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仪表盘上运行极限参数画红线等。二、电气化安全知识电气化铁路,是以电能作为牵引动力的一种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它与蒸汽牵引和

14、内燃牵引不同的地方,是电力机车(或动车组)本身不带能源,必须由外部供给电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带有高压电,因此与非电气化铁路相比,电气化铁路对入身安全和作业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电气化铁路安全的有关规定,并且必须严格执行。(一)牵引供电1.供电系统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或动车组)和牵引供电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将电能从电力系统传送给电力机车的电力装置的总称叫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又称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组成。牵引变电所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电压从110 kV(或220 kV)降到27. 5 kV,经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电力机车升弓后便可从其取得电能,用以牵引列车。2.接触网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上的主要供电装置,它通过支柱及软横跨、硬横跨,以一定的悬挂形式将接触线直接架设在铁路的上方。它的功能是通过与电力机车车顶部分受电弓的滑动接触将电能供给电力机车(或动车组)。接触网额定电压值为25 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短时(5 min)最高工作电压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 kV(高速铁路为20 kV)。三、电气化区段作业一般安全规定电气化铁路牵引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