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10450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复习教案4课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姜畲中学备课纸课 题压强复习第一学时学时1总学时40授课班级175备学时间5 月2 日上学时间 5 月 16 日教学目的(1)懂得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压强的物理意义。(2)懂得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朴的问题。教学重点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压强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朴的问题。教学准备幻灯、白板教学过程备注知识梳理: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压力: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她力,则压力F 物体的重力G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FFFFF重为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多种状况下所

2、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F F-G F 重力与压力的区别:()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物体。(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由于物体支撑面有不同的方向,因此压力也有不同的方向。、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P73图13、1-乙、丙阐明:压力相似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将图甲图小桌上的砝码去掉,将看到的现象是:泡沫塑料压下深度减小。该现象阐明:受力面积相似时,压力越大压

3、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达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式 F 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a);F:牛顿(N)S:米(m2)。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核心是找出压力F(一般=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gh 压强单位Pa的结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 。它表达:人站立

4、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N灵活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1)运用F/S计算固体压强的核心是拟定受力面积,解题时,要抓住“受力”二字,分析物体表面究竟有多大面积受到压力作用,而不能取任意的一种面积代入。(2)解题的思路: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和物体间互相作用规律求出压力F;确认受力面积;再根据公式p=FS求出压力对受力面的压强,要特别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措施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措施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解

5、决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当作一种整体,先拟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液),后拟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板书设计压强复习第一学时教学反思进一步复习巩固了压力、压强的知识姜畲中学备课纸课 题压强复习第二学时学时1总学时4授课班级175备学时间5 月12日上学时间 5 月17 日教学目的(1)懂得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压强的物理意义。(2)懂得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朴的问题。教学重点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压强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朴的问题。教学准备幻灯、白板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练习1、压力是指垂直压力物体表面的力。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和作用

6、点:接触面表面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达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4、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其中F表达压力,S表达受力面积,P表达压强。国际原则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增长和减少压强的措施: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二、知识训练例1:三个质量均为2公斤的物体,如图放置,处在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窗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结: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要辨别清晰。请看如下对比:例 北京市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

7、小压强的是 例3: 广州市 一般状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似则压痕深度相似.野生动物调查员在野外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她把一种底面积是10c的容器放在足印附近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入沙子,直到容器在泥地上留下与黑熊足印深度相似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的容器总质量为125(g取1N/k) (l)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多大? (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例4: 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增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

8、”。汽油机工作时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载重汽车都安装了较多的车轮,且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其目的 ;据报道因车辆超载损坏公路,每年给国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国家规定,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5Pa以内。有一辆重104N的6轮汽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2,请你计算该汽车容许装载的货品的最大质量是多少?(g取10N/kg)四、堂上练习、南京 一头质量为6X0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00cm2,它的重力为 ,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0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0Nkg)、潍坊市 完

9、全相似的块橡皮,每块橡皮的长、宽、高为4:2:1。小明同窗在水平桌面上把它们摆放成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甲与乙 .甲瑟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措施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 )4、广州市海珠区黄华路小巷里的纪念碑“血泪洒黄华”(图8),铭记着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段历史,承载着日本欠下中国人的一份血债。碑身高约15,宽约0.6m、厚约0.m.已知碑石密度为2.103k/m3,求:(本题g取0Nkg)()纪念碑的碑重?(2)它对地面的压强?图8图24、石家庄市如图24所示,质量为8g的小华同窗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所用时间为100

1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体重的1/1。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若自行车质量为12kg,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m2,则该同窗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取g=1N/kg)板书设计压强复习第二学时教学反思进一步复习巩固了压力、压强的知识姜畲中学备课纸课 题压强复习第三学时学时1总学时42授课班级75备学时间5月12 日上学时间 月 19 日教学目的()阐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因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2)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朴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朴实际问题。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教学重点()阐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因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1、。()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朴的问题。教学准备幻灯、白板教学过程备注知识梳理1、液体的压强:()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因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均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长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ph(4)压强公式: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抱负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懂得了建立抱负模型法,这个措施此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78图13、2-5) 液柱体

12、积=;质量m=V=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S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 液体压强公式p=g阐明:、公式合用的条件为:液体、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出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足阐明这一点。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F 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措施:一方面拟定压强pgh;另一方面拟定压力F= 特殊状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作图法 对直柱形容器FG2、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

13、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3、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达。阐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2)产生因素:由于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出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过程:在长约1,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

14、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某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由于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结论:大气压p0=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阐明: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成果偏小。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多种状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支持7c水银柱的大气压叫原则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