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101636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休憩节点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休憩节点设计景区休憩设施是供游客观景及休息的建筑物及坐具, 它们的存在, 可以使游客在旅游环境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精力更加充沛。 而且休憩设施直接与游客接触,所以它的品质直接影响旅游者对环境的感受。 通过休憩设施的设置, 景区可以有效控制观景点, 利用点景、 隔景等造景方式, 很自然地把景区最美的一面凸显出来。 下面以我国景区中最为常见的两类休憩设施观景亭廊和休憩坐具来说明休憩设施的规划设计。10.1 观景亭廊观景亭廊是一种开敞的小型景观建筑物, 是环境景观系统中重要的景观节点,同时也是供游客观赏景观的一种设施。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 还是在现代的景区及公园中, 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观景亭

2、廊。 在旅游景区中, 观景亭廊的形式多样,类似的设施还有台、塔、楼、阁、舫、榭、花架等,这些设施在结合景区旅游线路设计的同时, 还要从景区景观的空间构图出发, 选择良好的位置, 采用合适的造型和建材。10.1.1 位置选择观景亭廊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观景, 即供游人驻足休息, 眺望景色;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点景,即美化景观。虽说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但从自然地势上看,建亭还是常选山上、水边和平地三种地段。10.1.1.1 山上亭廊一般选在山巅或山脊上, 在此种位置建亭不仅能丰富山的立体轮廓, 使山色更有生气,而且也为人们远眺山景提供合理的尺度。10.1.1.2 临水亭廊在水边建亭既方便游人观赏水面景

3、色,也可丰富水景效果。其设亭位置一般应尽量贴近水面,宜低不宜高,被三面或四面水面环绕,突显于水面。10.1.1.3 平地亭廊这种地势下,观景亭一般应建在道路交叉口,路侧的林荫、花圃、草坪之 间,厅、堂、廊、室诸建筑一侧。10.1.2 造型设计观景亭的体量不大,但造型上的变化却非常多样和灵活,可以从平面形状、 建筑层数、屋顶形式几方面讨论。从亭的平面形式看,有半亭、四角亭、五角亭、 六角亭、八角亭等,廊的平面形式主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线型等;从布局形 式看,有单体式、组合式、亭廊结合式等;从建筑层数看,有单层和双层之分; 从建筑风格看,有现代式和古典式。观景亭廊选择何种具体的造型,应根据景区

4、地形地貌特点、景区的设计主题以及景区的整体建筑风格等确定。10.1.3 材料选择亭的建材选用,中国传统上以木构瓦顶居多,也有采用木构草顶及全部石构的。20世纪50年代后一些景区用水泥、铜材等多种材料制成仿竹、仿松木的 观景亭,看来也别有情趣。无论造亭采用何种建材,应达到:或与环境相映,视若天成;或与环境反衬,互表情趣。10.2 休息坐具根据国内外景区的建设实践,休息坐具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安置区位、 建筑材料及造型、大小尺寸及成本费用等方面去考虑。10.2.1 安置区位坐具一般设置在视野开阔、景观怡人的地段,便于游客驻足观赏。在具体的 布置时,或背后以花坛、树或墙为靠,或在水滨树荫之下,或与亭台楼

5、阁结合。10.2.2 平面形式坐具的平面形式一般有直线形、曲线形、多边形、复合形等。坐具的造型样 式很多,类型或坐或躺或站靠;立面或实或虚;形体或现代或仿古,等等。但在 坐具设计时,应符合景区主题,与其他环境设施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体工程学的 基本要求。10.2.3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一般宜采用条木或板石,以不加过多的修饰为佳。至于坐具的造型 设计,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形式可以自由,以达到美观 的要求。10.2.4 大小尺寸休息坐具的尺寸一般以2米以下的单人、双人及三人椅佳。其具体长、宽、 高规格是:长度,单人椅为60厘米左右,双人椅为120厘米左右,三人椅为 180厘米左右;宽度,一般为4045厘米;座面高度一般为3840厘米。另 外,板厚应为3厘米以上,座板间的缝隙应在2厘米以下。有背靠的座椅,具 倾斜角为100 110度.精选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