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奖评审指标评审指标指标含义分值等级标准打分科学发现程度指对重要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探索、认识或阐明 的程度,包括所述科学发现是否为首次提出或主要观点为 首次阐明20一级:所有观点和发现为首次提出或阐明 ±18二级:大部分观点和发现为首次提出或阐明 ±15三级:部分观点和发现为首次提出或阐明 ±10四级:基本不属于首次发现或阐明 W9研究领域的开拓 性、理论学说的创 见和研究方法及手 段的创新程度指率先选择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首次提出研究的新 方法和手段;创立新的理论、学说;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 综合分析上有系统性和创新性20一级:有重大开拓与创新 ±18二级:有大的开拓与创新 ±15三级:有较大开拓与创新 ±10四级:开拓与创新程度一般 <9学术水平、技术难 度及复杂程度科学水平指该项目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 在学科上取得的科学发现和科学价值所处的地位;技术难 度和复杂程度指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项目规模、 项目风险程度、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数量等15一级:国际领先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很大 ±13 二级:国际先进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大 ±11三级:国内领先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较大。
±8 四级:国内先进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一般 <7主要论文发表刊物 或论著的影响及被 他人正面引用或应 用情况指发表论文、论著的数量及刊登发表论文的学术刊物 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及该项目研究成果在正式发表的 论文、论著中的主要学术思想、观点、方法被国内外同行 正面引用或应用的情况,包括引用文章的质量、数量,引 文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引用内容、结论和作用等20一级:本学科国际权威刊物,被公认和广泛引用±18 二级:本学科国际重要刊物,被公认和较多引用±15 三级:本学科国际较重要刊物,被承认和引用 ±10 四级:本学科一般影响刊物,被引用 <9对推动本学科或相 关学科发展的作用 及国内外学术界同 行对本研究项目的 评价情况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发展的作用:指解决了学科 发展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促进 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同行对本研究项目的评 价情况:指国内外同行专家对该项目重要科学结论或成果 所作的评价E z 15L一级:有重大作用或影响,得到高度评价 ±13二级:有较大作用或影响,得到较高评价 ±11三级:有一定作用或影响,得到好评 ±8四级:作用或影响一般,得到一般评价。
<7对社会发展和经济 建设的作用指该项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 作用和影响J 10一级:有重大作用或影响 ±9二级:有较大作用或影响 ±7三级:有一定作用或影响 ±5四级:作用或影响一般 <4合计100技术发明奖评审指标评审指标指标含义分值等级标准打分新颖性与创造性指项目技术发明在技术思路、原理、方法上的 创新程度25一级:技术独特,创造性突出 ±22二级:新颖性、创造性明显 ±18三级:新颖性、创造性一般 ±13四级:缺乏新颖性、创造性 <12技术先进性指项目与国内外冋类技术相比,其总体技术水 平、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与生 态指标等所处的位置25一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领先水平 ±22二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18三级:达到冋类技术国内先进水平 ±13四级:技术水平般 <12成熟完备性与转 化应用情况指项目发明已经形成生产能力或达到实际应用 的程度,包括技术的稳定、可靠性,已经形成的生 产规模与应用范围20一级:已实现规模生产或实际应用 ±18二级:已实际生产或初步应用 ±15三级:技术基本成熟,能够进行实际生产或应用±10 四级:技术不够成熟,尚未实际应用。
<9已获经济或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指项目发明成果通过产业化和实际应 用后,在应用中取得的直接经济,包括新增利税、 降低成本等社会效益指项目通过实际应用后,对提高科学 研究基础建设水平的贡献、或在环境、生态、资源 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综合效益20一级: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8二级: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5三级: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0四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不明显 <9发展前景及促进 科技进步的作用指项目的发展趋势及扩展潜力,对解决关键性 技术问题,促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的作用10级:发展前景和促进科技进步作用巨大 ±9二级:发展前景和促进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7三级:有一定发展前景 ±5四级:发展前景不大 <4合计100评审指标指标含义分值等级标准打分技术创新程度指项目在技术开发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并取得技 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并进行集成创新的程度,自主创 新技术在总体技术中的比重20一级:有重大突破或实质性创新 ±18二级:有较大突破或创新 ±15三级:有一定创新 ±10四级:基本没有创新。
W9技术经济指标 的先进程度指项目与国内外最先进技术相比其总体技术水平、 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参数等)、经济(投入产 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等)、环境、生态等指 标所处的位置20一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领先水平 ±18二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15三级:达到冋类技术国内先进水平 ±10四级:技术水平般 <9技术创新对提 咼市场竞争能 力的作用指项目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作 用的情况,如: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竞争实力,替代进 口产品或突破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等已经取得自主 知识产权或形成先进技术标准的项目可酌情提咼等级20级:市场需求度高,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18二级:市场需求度较高,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 ±15三级:有一定市场需求与竞争能力 ±10四级:缺少市场需求,不具备竞争能力 <9已获经济效益指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包括主要完 成单位已经通过技术转让、增收节支、提高效益、降低 成本获得的新增利润、税收的金额及他人由于使用该项 技术而产生的经济收益25一级:经济效益重大 ±22二级:经济效益较大 ±18三级:经济效益一般 ±13四级:未获得经济效益。
<12对科技进步的 推动作用指项目技术水平提高的幅度,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 化,解决行业、区域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推 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和相关行业竞争 能力,实现行业技术跨越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匚15一级: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显著促进行业科技进步±13 二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11 三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对行业作用一般 ±8四级:技术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7合计100评审指标指标含义分值等级标准打分技术创新 集成度指项目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及推 广方法、措施上的创新程度15一级:有重大突破或实质性创新,或技术集成度咼 ±13二级:有较大突破或创新,或集成 ±11三级:有一定创新,或集成 ±8四级:基本没有创新,或集成 W7技术经济 指标的先 进程度指项目与国内外最先进技术相比其 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性能、性状、 工艺参数等)、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 价格比、成本、规模等)、环境、生态等 指标所处的位置15一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领先水平 ±13二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11三级:达到冋类技术国内先进水平 ±8四级:技术水平般。
<7项目规模 及难易、复 杂程度指项目的推广应用程度、综合技术难 度,包括涉及专业领域广度,解决复杂、 关键技术问题的数量,协作程度以及工作 条件和环境的艰难性、特殊性等20一级:已在区内外推广应用,规模、难度极大,十分复杂 ±18二级:已在区内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规模、难度很大,比较复杂±15 三级:已在区内部分地区推广应用,规模、难度较大,复杂程度一般±10 四级:仅在本地区或本单位应用,规模、难度不大,比较简单 <9推广组织 模式及成 熟性、示 范、带动和 扩散程度指项目推广组织模式及技术成熟配 套性、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等25一级:推广组织模式先进,技术成熟配套性、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很强,有 更大范围的推广前景 ±22二级:推广组织模式较好,技术成熟配套性、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强并有推 广潜力 ±18三级:推广组织模式一般,技术成熟配套性、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一般±13四级:推广组织模式不好,技术成熟配套性、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不够<12经济、社会 效益和作 用意义指项目对我区经济建设、社会持续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 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25一级: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及作用意义。
±22二级:有较大经济、社会效益及作用意义 ±18三级:经济、社会效益与作用意义一般 ±13四级:经济、社会效益与作用意义小 <12合计100评审指标指标含义分值等级标准打分技术创新 程度指项目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取得的进展和创 新程度,包括建立新技术、新方法、新装置,掌握新 规律,及进行系统集成创新等25一级:有重大突破或有实质性创新 ±22二级:有较大突破或创新 ±18三级:创新程度不咼 ±13四级:基本没有创新 <12技术指标 的先进程 度指项目与国内外冋类技术、方法、装置比较,其 性能、功能参数及总体技术指标等的水平20一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领先水平 ±18二级:达到冋类技术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15三级:达到冋类技术国内先进水平 ±10四级:技术水平般 <9推广、应用程度指项目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已经推广应用的范围 对显著促进行业标准提升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可酌情提高等级20一级:实用性很强,已广泛应用 ±18二级:实用性较强,已在较大范围应用 ±15三级:实用性一般,已经部分应用 ±10四级:无实用性,尚未应用 <9已获社会、 生态、环境 效益指项目对提高国家科学研究基础建设水平和科学 技术普及的贡献,或在环境、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 利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防灾、减灾, 保障经济、社会有序、持久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综合 效益。
25一级:社会、生态、环境效益重大 ±22二级: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18三级: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一般 ±13四级:尚未取得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12对科技进 步的推动 作用指项目技术水平提高的幅度,和对解决行业、区 域、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技术跨越或技术进步, 制定国豕、行业(学科)标准,推动行业(学科)或 区域科技进步的作用10一级:实现技术跨越,对行业技术进步作用显著 ±9 二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对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