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驻地网通信线路专业建设原则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50KB
约7页
文档ID:485093566
驻地网通信线路专业建设原则_第1页
1/7

驻地网通信线路专业建设原则本原则探讨的前提、范围是:采用GPON综合接入技术,网路节点——主干交接箱——楼层分线盒——用户信息插座小区光缆新建小区和原有小区,小区用户布局特点,小区用户需求,小区用户收入,交接箱最大允许进如光缆条数,一、 用户入线方式1、用户信息插座方式可分为双口8位信息插座和光纤信息插座,应在进线点处预留安装信息插座位置,每用户配置1个, 86型信息插座旁边应提供交流220V带接地线的3孔电源插座;用户端ONT在用户装机时提供,可采用明放方式2、进户弱电箱方式入户光缆与电缆配置原则如下表:入户光缆与电缆配置表配置住宅建筑(高层、多层、别墅)双绞线(对)4对对绞电缆(条)光缆(芯)高配置 22~4中配置 12低配置11 二、楼层分线盒配置1、FTTB+LAN从用户数角度分析,不考虑带宽需求,按用户数配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做到1个楼层分线盒位置配置大量以太网交换机覆盖多个楼层用户,但是楼层竖向配管容量以及入户线缆的长度限制,使得这种集中配置不能完全实现此时,分线盒的设置必须考虑楼层竖向配管容量、入户线缆的长度限制主干光纤配置2芯或4芯2、FTTH从用户数角度分析,不考虑带宽需求,按用户数配置光分路器。

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做到1个楼层分线盒位置配置大分光比光分路器覆盖多个楼层用户,但是楼层竖向配管容量限制,使得这种集中配置不能完全实现此时,分线盒的设置必须考虑楼层竖向配管容量限制主干光纤配置2芯或4芯竖向管径宜为50~100mm,线槽宽X高宜为50X50mm~400X200mm;入户管径宜为15~25mm.墙体内的管外径不宜大于50mm,楼板垫层内的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同一单元或同一楼层设置多个分线盒时,分线盒之间允许采用光缆或电缆互连,可以采用皮线光缆以上两种模式下,当考虑用户带宽需求时,可以按静太带宽需求设计如果系统不具有动态带宽管理能力,设计所提供的带可以满足用户业务需要;如果系统具有动态带宽管理能力,将提供高质量的等级服务三、楼栋单元引入管道的配置多层住宅单元及别墅的引入段为1孔,内径不小于50mm;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引入段为1孔,内径不小于90mm引入管道手孔选用SK1型,每个手孔覆盖邻近的2~3个单元,此类手孔中不允许光缆接续一条引入光缆的容量应满足邻近的2~3个单元分线盒的需要,引入光缆芯数宜采用12芯、24芯、36芯四、配线管道的配置:小区内配线管道指由主干管道引向各楼栋的管道,管道容量为1孔梅花管(七孔),手孔选用SK1型,此类手孔中不允许光缆接续。

主干管道的配置:小区内由交接箱引至配线管道的管道,管道容量为2孔、4孔、6孔梅花管(七孔),手孔选用1200X900mm型号小区内配线光缆通常不在手孔中接头,除非管孔资源紧张五、交接箱的配置如果将PON系统与LAN系统组合超来,一个光缆交接箱可承载的用户量是相当可观的,那么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实际运行过程中主干光缆会出现断缆,交接箱也可能出现搬迁或被破坏,此种情况出现时交接箱承载用户量越大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因此,有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业务越集中越好通常情况下一个交接区覆盖用户数不超过1000户我们假设采用GPON系统,分光器的分光比为1:16,放置于楼层分线箱中,占用局端1个PON口,用户静态带宽为60M,主干配纤2芯,则理论上288芯光缆交接箱可承载1152个用户而288芯光缆交接箱可接入10条光缆当楼栋用户容量低时,如果按每栋楼占用1条光缆计算,若要接入1000用户,进入交接箱的光缆数量将超过10条,而减少进入交接箱光缆数量的办法就是同路由合缆,并在配线光缆分歧处的主干管道人孔中做分歧接头六、网络节点选择需考虑网络节点允许进出光缆的数量及配线设备容量,允许配置OLT的容量及其配套设备容量。

表3.2.1 管道最小埋深表 ( 单位 m ) 管材规格管道位置绿化带人行道车行道塑料管0.40.50.7 钢管0.20.20.4注: 塑料管的埋深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等保护措施钢管的最小埋深在冰冻范围以内时,施工时应注意管内不能有进水或存水的可能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验收规范GB/T 50624-2010表3.2.1 管道最小埋深表 ( 单位 m ) 管材规格管道位置绿化带人行道车行道塑料管0.50.70.8 钢管0.30.50.6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05-20101 FTTH方式光分配网(ODN)建设原则1.1 主干馈线光缆建设原则主干馈线光缆指OLT所在机房至园区光缆交接箱间的光缆这部分内容不包含在驻地网项目中,应说清投资不在驻地网项目之内主干馈线光缆投资不包含在驻地网投资之内主干馈线光缆系统的结构形式有三种:方式一:OLT机房、主干交接箱、园区交接箱优点是可以利用现有全业务光缆网络;缺点是主干交接箱增加了光通道损耗,减小了传输距离,缩小了覆盖范围,增加了障碍环节方式二:OLT机房、园区交接箱方式三:OLT机房、基站、园区交接箱。

主干馈线光缆可以结合组网需求综合考虑光缆的引出位置,48芯及以下光缆可以利用全业务光缆引入到小区,也可以由城域网光缆环引入到小区48芯以上大芯数光缆应结合全业务光缆合理布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OLT所在机房直接引入至小区是否划分48芯?如何考虑主干馈线光缆的芯数选择应满足宽带网络组网需求,同时考虑室内分布、WLAN等业务对光纤的需求进行选择主干馈线光缆原则上采用24芯以上光缆进行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在FTTH建设中,由于PON技术的引入,主干光缆至小区交接箱的纤芯使用量大幅下降,主干光缆容量不再是主要矛盾PON系统的传输距离成为主要矛盾,如何简化网络结构,减少链路损耗,提高OLT机房覆盖范围成为关键)1.2 配线光缆建设原则配线光缆指园区光缆交接箱至楼道光缆接续箱或光分路箱的光缆配线光缆可以采用递减方式或直接配线方式进行建设配线光缆的芯数选择应满足所覆盖楼宇的全部需求,并且每个单元预留1-2芯备用纤芯配线光缆优先选择管道方式敷设,没有管道资源的区域可采用墙壁吊挂和墙壁钉固的方式敷设进入光缆交接箱的配线光缆条数应作限定,288芯光缆交接箱不宜超过10条,576芯光缆交接箱不宜超过24条,每条光缆芯数原则上不小于24芯;当管道子管数量少于3孔时,应采用同路由合缆设计方案;每条配线光缆所覆盖单元数,七层以下住宅不得小于3个,七层以上住宅不得少于2个。

1.3 引入光缆建设原则引入光缆指楼道光缆接续箱或光分路箱至用户的光缆入户光缆选用皮线光缆时,推荐采用小弯曲半径光纤,室内宜选用非金属加强构件、扁平形阻燃聚乙烯护套光缆当采用架空或挂墙方式引入用户时,宜选用自承式扁平形阻燃聚乙烯护套光缆1)新建小区:每户均配置单芯引入光缆,并实施入户皮线光缆成端,配备光纤面板对于开发商提供家用多媒体箱的可将皮线光缆引入到家用多媒体箱内,原则上我公司不提供家用多媒体箱,多媒体箱至用户各房间的布线应由开发商或用户投资入户皮线光缆利用弱电暗管进户,不建议作预留2)原有小区应结合用户的业务需求,分期进行入户单芯皮线光缆施工和成端原有小区皮线光缆不得采用明线方式敷设,入户皮线光缆尽可能利用原有暗管入户,无暗管可利用时,在楼道内打穿楼板敷设PVC管(或线槽)到各个楼层,再穿放皮线光缆,PVC管(或线槽)的管径选择应一步到位引入电缆指楼道ONU至用户信息插座(家居综合箱)的4对双绞线电缆引入电缆宜选用非屏蔽5e类4对双绞线电缆,特殊情况下,因保密需要可选用屏蔽5e类4对双绞线电缆1)新建小区:每户配置引入电缆1条,86型RJ45单口信息面板1块对于开发商提供家用多媒体箱的可将电缆引入到家用多媒体箱内,原则上我公司不提供家用多媒体箱,多媒体箱至用户各房间的布线应由开发商或用户投资。

引入电缆利用弱电暗管进户,不建议作预留2)原有小区应结合用户的业务需求,分期进行入户引入电缆施工引入电缆尽可能利用原有暗管入户,无暗管可利用时,在楼道内打穿楼板敷设PVC管(或线槽)到各个楼层,再穿放引入电缆,PVC管(或线槽)的管径选择应一步到位引入电缆可以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但应选择不易受外力碰撞,安全的地方采用钉固式时应每隔30cm用塑料卡钉固定,必须注意不得损伤电缆,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1.4 光分路器的选择(1)初期建设应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分光器集中设置在光交接点处2)在光链路预算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选择N:32或N:64的大分光比光分路器,以节省光分路器上联对主干馈线光缆的压力3)对于特殊用户,考虑PON网络的主干光纤保护,光分路器可采用2:N光分路器,公众用户采用1:N光分路器4)光分路器不应用满,至少预留1-2的光分路器支路端口,作为故障倒换使用5)光分路器集中设置时,其数量应按用户需求配置,并做少量预留一级分光时每个光缆交接点最多设置2个光分路器1.5 引入光缆成端引入皮线光缆在楼道光分路箱或光缆接续箱及终端面板内成端或接续时,可以采用热熔和冷接方式,建议尽量减少冷接数量。

入户光缆在光缆接续箱内采用热熔方式将配线光缆和皮线光缆进行直熔,在光分路箱侧优选热熔方式进行成端,在用户终端面板处可以采用热熔或冷接方式进行成端,采用冷接方式成端时应优先采用光纤快速连接器,原则上不采用冷接子进行连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