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ord完整版)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压轴题复习卷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0KB
约7页
文档ID:485074610
(word完整版)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压轴题复习卷_第1页
1/7

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复习卷1如图甲,点 0是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 0、B同时出发,以2cm/s、4cm/s 的速度在直线 AB上运动,点C段0A之间,点D段0B之间.(1 )设C、D两点同时沿直线 AB向左运动t秒时,AC : 0D=1 : 2,求丄厶的值;OS(2 )在(1)的条件下,若 C、D运动兰秒后都停止运动,此时恰有 0D - AC=」BD,求CD 的长;(3)在(2)的条件下,将线段 CD段AB上左右滑动如图乙(点 C在0A之间,点D 在0B之间),若M、N分别为AC、BD的中点,试说明线段 MN的长度总不发生变 化.A CO D R甲A .V C 0 D N B 乙2 .已知线段 AB=12 , CD=6,线段 CD在直线 AB上运动(C、A在B左侧,C在D左侧).(1) M、N分别是线段 AC、BD的中点,若BC=4,求MN ;(2) 当CD运动到D点与B点重合时,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IPA - PB是定值;②…一 是定值,请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出其定值.#3. 如图,已知点 A、B、C是数轴上三点,0为原点.点 C对应的数为6, BC=4 , AB=12 .(1) 求点A、B对应的数;(2) 动点P、Q分别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每秒 6个单位和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 方向运动.M为AP的中点,N在CQ上,且CN=」CQ,设运动时间为t (t> 0).①求点M、N对应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t为何值时,0M=2BN .4. 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 A、B、C, AB=」AC,点C对应的数是200 .2(1 )若BC=300 ,求点A对应的数;(2) 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 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A点出发向右运动,点 P、Q、R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 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 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多少秒时 恰好满足MR=4RN (不考虑点R与点Q相遇之后的情形);(3) 如图3,在(1)的条件下,若点 E、D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Q分别从 E、D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 P、Q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 每秒,点M为线段PQ的中点,点Q在从是点D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上QC- AM2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A 3 C7 q rffllP R Q 200 *图2E A D C 誠 贏§ 0 200 ■5. 如图,A是数轴上表示-30的点,B是数轴上表示10的点,C是数轴上表示18的点, 点A, B, C在数轴上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点 A运动的速度是6个单位长度每秒,点B和C运动的速度是3个单位长度每秒.设三个点运动的时间为 t (秒).(1 )当t为何值时,线段 AC=6 (单位长度)?(2) t对时,设线段 OA的中点为P,线段0B的中点为M,线段0C的中点为N, 求2PM - PN=2时t的值. I I I i 事A O B C6. 如图,数轴上线段 AB=2 (单位长度),CD=4 (单位长度),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6 .若线段A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1)问运动多少时 BC=8 (单位长度)?(2 )当运动到BC=8 (单位长度)时,点 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 ip(3) P是线段AB上一点,当B点运动到线段 CD上时,是否存在关系式…’'■ =3,若存PC在,求线段PD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II ■ I I 1A 3 0 CD1如图,点0是直线AB上一点,0C平分/ AOB,在直线AB另一侧以0为顶点作/ DOE=90(1) 若/ AOE=48 ° 那么/ BOD= ; / AOE 与/ DOB 的关系是 (2) / AOE与/ COD有什么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BOC=6O °(2)(3)(4),贝U / AOD= / AOD=E8_;(指小于平角的角,下同)如图2,若 / BOC=100。

则如图3,当/ AOB的位置固定不动, / COD绕角顶点O任意旋转,设 / BOC=n °, 则/AOD的度数是多少(用含 n的式子表示),说明你的理由.3.已知,O是直线 AB上的一点,/ COD是直角,OE平分/ BOC .(1) 如图1,若/ AOC=30 °求/ DOE的度数;(2) 在图1中,若/ AOC=a,直接写出/ DOE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 将图1中的/ DOC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① 探究/ AOC和/ 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② 在/ AOC的内部有一条射线 OF,满足:/ AOC - 4 / AOF=2 / BOE+ / AOF , 试确定/ AOF与/ 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说明理由.4. 已知点O在直线AB上一点,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一直角边ON在直线AB上, 另一直角边OM丄AB于O,射线OC在/ AOM内部.(1) 如图2,将三角板绕着 O点顺时针旋转,当/ AON= / CON时,试判断OM是否平分 / BOC,并说明理由;(2) 若/ AOC=80时,三角板 OMN绕O点顺时针旋转一周,每秒旋转 5°,多少秒后/ MOC= / MOB ?(3) 在(2)的条件下,如图 3,旋转三角板使 ON在/BOC内部,另一边 OM在直线AB 的另一侧,下面两个结论:①/ NOC - / BOM的值不变;②/ NOC+ / BOM的值不变.选 择其中一个正确的结论说明理由.5. 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 O作射线OC,使/ BOC=120 °将一直角三角板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 ON在直线AB的下方.(1) 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 0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0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 分/BOC .问:此时直线 ON是否平分/ AOC ?请说明理由.(2) 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 O以每秒6°勺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 AOC,则t的值为 (直接写出结果).(3) 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 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 AOC的内部,求/ AOM - / NOC的度数.S 16. 已知:如图(1), / AOB和/ COD共顶点 O, OB和OD重合,OM为/ AOD的平分 线,ON 为/ BOC 的平分线,/ AOB= a, / COD= 3-(1) 如图(2),若 a=90 °, 3=30。

则 / MON= .(2) 如图(3),若/ COD绕O逆时针旋转,且 / BOD= y求/ MON .(3) 如图(4),若a=2 3, / COD绕O逆时针旋转,转速为 3° /秒, / AOB绕O同时逆 时针旋转,转速为1° /秒,(转到OC与OA共线时停止运动),且OE平分/ BOD,以下两个结论:①为定值;②/ AOD - / COE为定值,请选择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