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项目导向型思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06349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项目导向型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教育项目导向型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教育项目导向型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项目导向型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项目导向型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工程导向型考虑 摘要职业教育注重职业综合才能的培养,经常采用工程导向教学法,一要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培养兴趣的坚决信念,二要进步老师综合素质,精心设计工程任务,施行有效监控工程执行过程,客观公正鼓励性的评价工程效果,三要改变老师教学教学才能标准,不已老师内容逻辑为主,而以学生为本,实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1引言时下,职业中专或大专的学生会问老师,学这门课程有用吗?有些课程不能直接看出实用性,但是教育包括教和育。上一门课不只是无实际效果的问题。那么如何把有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如何变成通识性的关键才能呢?如何使学生的无趣变成有趣呢?让学

2、生从做中学,通过工程导向培养与职业对应的专业才能,方法才能与社会才能。2工程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它代表了当今国际上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职业教育界中对于关键才能的讨论逐渐演化成了对职业行动才能的讨论。在关键才能讨论、演化的背景下,行动导向;的概念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标志被确立下来了,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行动导向;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详细的教学方法,它指的是一种完好的创新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关键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

3、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要用脑,还要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从而进步学生的各种关键才能。关键才能理解为:它是一种普通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将来开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才能,即它区别于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是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才能。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而不易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所以,一个人假如具备了这些关键才能,就可以实现职业的变动和岗位的转换,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3兴趣培养对于已经对某一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老师自可轻松教育,但是假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学习热情高,老师就得反思教育教学效果。即使不与职业直接相关,老师也应该让学生深入认识到每一门课

4、程都培养了适应社会的才能:与职业对应的专业才能,方法才能与社会才能。职业教学学校的学生学术研究思维相对不强,老师用讲授法往往难以评价学生听课效果,让学生从做中学即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失为较好的途径。学生都有学习欲望,只是不知道学什么,假如让学生看到了学习效果,自然产生兴趣,能坚持学习。兴趣有时靠一定的毅力坚持。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人人皆可成才,学习兴趣与知识的积累成正比。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看懂高大尚背后的原因结果,兴趣自然增而不衰。笔者教了一个艺术设计班的课,经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评自己意愿选择视觉专业,但是,当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付诸作品后,获奖还是不过将,均提升了对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5、4老师应充分准备,适时有效监控,勤于反思无论采用教学方式,都必须从职业教育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其岗位适应性问题,即努力使学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持续开展。必须注重教与学的方法,注重授人以渔,同时也要强调根底教学,强调开展需要。这就要求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在培养学生的首岗才能,跟更重要的是各种综合职业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开展。工程导向教学法实际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以学生为本,只有学生学得好,才是一堂好课,意味着老师备课量更大。会讲的不一定是好老师,会布置任务的才是好老师。工程导向教学法要求老师,考虑一切可能的因素,并制定好调控工程顺利完成的规那么以及评价方法。工程任务是否合理明晰,简洁明了,时间期限

6、是否合理;工程是否能到达预计的效果,工程是否能真正保证每个人是否独立考虑,是否有交流,是否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是否意识到交流合作的好处和重要性,是否能保证学生平安,并朝着专业的方向开展;教学评价方式是否客观公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勤于反思,哪个流程方面除了问题,是老师教学理念问题吗,是类似工程经历缺乏问题吗?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同样的教学目的,在第二个教学效果好,就是因为反思而改良的结果。5教学效果评价传统教学评价,都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素质、教学效果等几个维度来谈,特点是以老师为主体,突出知识及其逻辑演绎,和突出老师的技能和手段,但是要真正保证学生有学习效果,评价主体

7、,标准均有待朝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才能目的,学习效果导向,观测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是否提升,独立考虑习惯和交流分享意识是否得到培养,知识和才能是否得到提升。此外,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应多元,评价标准应全面客观,鼓励每一个学生,评价不是把人撂倒,而是与人讨论。6结论老师应树立坚决的信念,通过全体老师的合力,培养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关键才能。总之,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思路比结论更关键,问题比答案更有用,体验比承受更有效。 姜俊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1】周建松.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立假设干问题的考虑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中国高教研究,2022(11).【2】张建中,陈锡德,吴亚曼等.谈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高职学生关键才能的培养.辽宁高职学报,202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