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048512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示投影1)伯牙绝弦(示投影2) 课前:古今交友的名句大家喜欢交朋友吗?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生:这里老师搜集了我国古今的一些有关交友的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生: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生: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生: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是之。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都说友情是一杯茶,需要慢慢品尝;友情是一杯酒,越醇越香。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友情有关。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上课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示投影3)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跟我一起板书课题。25 伯牙绝弦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这

2、是一个关于谁和谁的故事?师:伯牙和钟子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径汉阳江口,他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这优美的琴声吸引了砍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因为音乐成为朋友。于是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生:伯牙绝弦(再读课题)师:对“伯牙绝弦”。“绝”怎么解?“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生:“绝”就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师:你说的一点也没错,“绝”就是断绝,那么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二、纵情吟咏1、把握语气初读(示投影4) 师:

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7页,请同学们借助课文里的两个小老师-括号里的拼音和课文下边的注释,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再借助注释,把句子读通顺。开始吧!(生按要求自由读文)(示投影5) 师:请看大屏幕,课文中这两个是带有注音的词,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词语: 善哉 峨峨兮师:善哉、峨峨兮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生:(示投影6) 师:注释里面已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了,“善哉”就是对别人表示赞叹,“哉”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善哉”就是“好啊”!既然“善哉”是表示赞叹,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只“好啊”这一种理解,我们还可以怎么说?生:妙极了!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可有多种解释,不论

4、是“好啊”还是“妙啊”,还是“棒啊”还是“行啊”,都表示赞叹。那表示感叹的语气应该怎么读呢?请你-生:师:在 哉 和 兮 后面语气一停顿、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一起读。生齐读: 善哉 峨峨兮(示投影7) 师:好,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谁来?生:生:齐读此句。师:这么难读的句子同学们都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指生读课文。)2、借助注释理解读(示投影8)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课文读的更好。请看大屏幕,这三组词语是没有注释的,你能把这三组的词语也弄懂了就能把课文读的更好。我想请同桌之间互相的合作、交流,互相地来讨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

5、句子的意思,开始吧。生合作交流(示投影9) 师:先来看第一组,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善”,谁解决了。生:师:请你说说句子的意思。生:(示投影10)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师:这两个词语,你解决了吗?生:伯牙所念的“念”就是伯牙心里想的东西,钟子期必得之就是钟子期都能准确地知道伯牙所想的东西。(示投影11) 师:再看第三组,你解决了吗?请你-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这里的“谓”是什么意思?谓:称为 认为,以为 评论生:认为、以为。那么“乃”呢?(“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示投影12)师:理解了之后,我相信能读得更好。咱们一起来读课文。3、互相合作多种读(示投影13)

6、 师:同学们读的太好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师生合作读:我们先来合作读读。你们读黑色的部分,老师读红色的部分学生合作读:下面我要请一位同学读有关伯牙部分,一位同学读有关子期部分,对读,我就请你们两位同桌读。男生来读有关伯牙部分,女生读有关子期部分,读。(示投影14) 老师把每句话去掉了半句话,你还能读吗? 让我们配上动听的音乐再找一找读背古文的感觉吧!(点击播放)三、读懂故事(示投影15) 师: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生: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这个故事读懂了。伯牙和子期之间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深厚情谊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

7、那个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途径汉阳江边的夜晚。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就不由得赞叹道(示投影16)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呀!读出那种气势来。钟子期赞叹道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子期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除了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可能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生:(示投影17) 师: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真的都能从琴声里听出来吗?咱们来试一试。老师来当伯牙,你们当子期,看哪位能听懂我的琴声,并发

8、出由衷的赞叹。(示投影18) 师:我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师:我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师:我志在白雪。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师:我志在大海。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师:真乃知我者子期也。无论伯牙我想什么,你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我的心意,用文中的一句话讲就是: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示投影19) 师:好一个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 必得)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心声志)这才是伯牙真正之所念,钟子期真正得之所在。师:假如你是伯牙,得能遇到钟子期这样的朋友,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拿出你的笔用几句话写下来 。

9、 生:拿出笔进行练笔。交流(示投影20) 师: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示投影21)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师:想象犹吾心,伯牙和子期一个所念,一个必得,你觉得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能形容他们之间的情谊?生:心心相印生:心有灵犀师:是啊,只有这样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的人,才可以叫做知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示投影22 出示24句)四、破琴绝弦祭知音师:有道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的中秋再来以琴会友。可是,世事难料,伯牙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兴冲冲赶到汉阳江边时,他见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坟墓(示投影23 出示

10、第5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指读齐读第5句(示投影24) 师:古书中记载,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让我们一起吟诵: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五、传唱知音(示投影25) 师:同学们,这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这就是知音难觅的故事,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像这样千古传唱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来读,下面,伴着这曲高山流水(播放音乐),让我们齐背伯牙绝弦,将这个故事传颂下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