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04118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地理概况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2013武汉高三联考下图的甲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该区域P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 2014年冬奥会在索契举办,下列关于该城市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降水多,积雪量大北部位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A BC D解析:索契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北部位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该市位于山地南部,因为山脉的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答案:B2. 根据气候资

2、料统计图判断,R河流经P城市的河段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 由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地冬季降雪量较大,但冬季气温较低,降雪无法融化,当春季气温回升时,大量积雪融化,从而引起R河的径流量增大。答案:A2013唐山高三考试一些科学家使用微型GPS设备追踪了北极燕鸥从地球一极飞往另一极的整个迁徙路线。他们使用的设备能够记录光强度,这样就能估算鸟儿到达地点的白天长度,以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从而确定北极燕鸥的大致纬度位置。下图为北极燕鸥飞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 北极燕鸥在南极地区栖息的时期应为()A45月 B67月C811月 D12月至次年3月解析: 12

3、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北极燕鸥应在该时期栖息在南极地区。答案:D4. 下列日期中通过追踪设备难以确定迁徙途中北极燕鸥所在纬度的是()A. 6月21日 B4月22日C. 8月15日 D秋分日解析:秋分日全球各地昼长相等,故难以根据昼长判断北极燕鸥所处的纬度位置。答案:D5. 北极燕鸥在向北迁徙途中可能顺风的地点是()A. B C. D解析:读图可知,地位于东南信风带,北极燕鸥的飞行方向是向西北,顺风飞行;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盛行偏南风,北极燕鸥在该地也顺风飞行。答案:B2013昆明高三调研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4、.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B. 均为重要的石油产地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均较小D.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作用为主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印度,乙地位于越南,其中甲地属于印度洋板块,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乙地属于亚欧板块;两地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及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都较大;两地的降水都较丰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答案:D7. 近年,我国某知名摩托车企业在乙地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当地()A. 市场广阔 B资金雄厚C. 资源丰富 D劳动力廉价解析: 乙地所在的越南人口密集,摩托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我国的摩托车企业在乙地投资建厂,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市场广阔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答案:A一艘

5、轮船于当地时间4月12日15时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起航,沿下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10天零8个小时到达伦敦港。读图回答89题。8. 该轮船到达伦敦时,伦敦所在时区的时间及航行期间日出时间的变化分别是()A. 4月2日7时 日出时间逐日提前B4月2日10时 日出时间逐日延后C. 4月23日3时 日出时间逐日提前D4月22日23时 日出时间逐日延后解析: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分别属于零时区、西四区,时差为4小时,到达伦敦的时间为4月12日15时10天8小时4小时,即4月23日3时。4月12日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轮船向东北航行,因此越向北昼越长,日出时间逐日提前。答案:C9. 与拉沃拉耶相比

6、,伦敦的气候特点是()A气温年较差较小B年均温较高C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解析:伦敦、拉沃拉耶分别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据图比较即可作出判断。答案:C2013长春高三调研二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此完成1011题。10. 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A. M湖是内流湖,N湖是外流湖B.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C. M湖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D. 两湖均位于西半球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M湖是维多利亚湖,属于构造湖,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北美五大湖中的休伦湖,属于冰川侵蚀湖,是

7、受外力作用形成的;两个湖泊都是外流湖,M湖周围的植被是热带草原,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M湖位于东半球,N湖位于西半球。答案:C11. 有关两湖泊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 甲、乙两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C. 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 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分别为铁矿和石油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区域为非洲东部,分布的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乙区域为美国东北部地区,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甲区域拥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适合发

8、展大牧场放牧业,但经济不发达。乙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但甲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甲区域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乙区域煤矿资源丰富。答案:B二、综合题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1)分析甲、乙、丙三地出现荒漠景观的原因。(2)甲地治理荒漠化,可采取哪些措施?(3)从自然角度分析甲地发展棉花种植的优势和不足。解析:第(1)问,结合甲、乙、丙三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分别进行阐释。第(2)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回答合理即可。第(3)问,从该地自然区位因素和棉花的生长习性等方面考虑。答案:(1)甲地深居内陆,受海

9、洋影响小,降水少;乙地位于高山的背风坡,降水少;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2)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控制人类经济活动,禁止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行为;恢复自然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3)优势:光照强,土壤透气性好,地形平坦。不足:降水少,水分条件差。13. 2013江西百校1月联考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的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这是有记录的最高的地球表面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下图为伊朗及其周边地区略图。(1)根据湖泊与海洋的关系,说出伊朗的湖泊多属于哪一种类

10、型?并分析该国中东部地区多时令湖(季节性湖泊)的自然原因。(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3)阿巴斯港南部的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的咽喉”之称,也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称号的由来。解析:(1)图中湖泊很多是时令湖,湖水不能注入海洋,所以是内流湖;主要原因是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区,降水少,同时纬度低而气温高,从而蒸发量大。(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等,同时材料中提示了黑色熔岩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3)注意要分析“海湾的咽喉”和“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两个称号。答案:(1)内流湖。东部地区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

11、化;气温高,蒸发旺盛。(2)该地所处纬度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及地形的阻挡,降水量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3)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且水道狭窄,因此有“海湾的咽喉”之称;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运往西方国家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国家经济就会遇到重大威胁,因此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三、探究性学习14. 2013福建厦门一模读图回答问题。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

12、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解析:(1)结合图例,获取图中信息,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回答即可。(2)注意图中下面的柱状图表示气温日较差、上面的柱状图表示月降水量,比较可知气温日较差的异同,原因应利用降水量、海陆位置、地势高低等信息分析。(3)注意材料中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差异的表述内容,沿海为园艺业

13、、内陆为放牧业;影响因素可从农业区位条件角度分析。(4)注意图中显示A市横跨两洲,则具有交通和市场优势;人口约1350万,则具有劳动力优势;再结合位置可判断距离石油产地近。答案:(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相同: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原因: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适合发展园艺业。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放牧业。(4)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等;工业技术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