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021399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问题。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体现、内向自卑。2、抑郁冷漠。3、布满憎恨。、暴躁易怒。5、嫉妒敌对。二、导致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因素1.家庭管理跟不上。.学校教育不够进一步。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对策。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1、避免父(母)爱变宠爱。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3、培养自信,消除自卑。4、严而有度,减轻压力。、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单亲子女的学校教育、精心扮演三种角色,用爱心安慰创伤。2、以情动人,使单亲孩子向教师敞开心扉。3、摆正态度,对

2、单亲孩子不厌恶,也但是分同情。4、以理服人,让单亲父母更关注子女的成长。5、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核心词:单亲家庭学生 教育管理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 录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体现。1、内向自卑。、抑郁冷漠。、布满憎恨。4、暴躁易怒。5、嫉妒敌对。二、导致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因素。、家庭管理跟不上。、学校教育不够进一步。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对策。(一)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1、避免父(母)爱变宠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3、培养自信,消除自卑。4、严而有度,减轻压力。5、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四、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对策研

3、究。(一)营造爱的氛围,让单亲家庭学生感受到爱气息。(二) 建立谈话制度,让单亲家庭学生沐浴温馨亲情。(三)加强心理疏导,让单亲家庭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四)增强信任鼓励,让单亲小学生扬起自信风帆。(五)充足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德育氛围。五、问题与反思 。参照文献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位同窗的父妈妈离异了,她们都为了各自己的幸福都不要孩子,从此,这个孩子变得少言寡语,不乐意和同窗交往,看别的同窗都是从眼缝里投射出一种仇恨的目光,还常常由于一点小事和同窗大打出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教师找她谈心,她置若罔闻。因种种因素,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

4、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问题。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体现、内向自卑。处在一种没有爸爸或妈妈的家庭里,孩子缺少依托,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执都是导致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 2、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对失去爸爸或妈妈十分痛苦,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体现出常常闷闷不乐,容易悲哀,情绪低沉。在学校,她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自我封闭,我行我素,对周边的人和事漠不关怀,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3、布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布满憎恨,她们讨厌父母争执,憎恨父母不顾自己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会对孩

5、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爱好,甚至对她人、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4、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体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因此会浮现打架、斗殴等行为。 5、嫉妒敌对。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她们嫉妒同窗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她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二、导致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因素 1、家庭管理跟不上。从家庭管理来看,有两种状况。一是由父母一方抚养。作为单亲子女的爸爸或妈妈对孩子大多只注重物质上的关怀。但在情感上投入不够,更谈不上思想上的交流。另一种状况是直接把子女交给长辈看守,老年人往

6、往对孩子过于宠爱,再加上条件和精力有限,抚养都成问题,教育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学校教育不够进一步。有的教师干了一年多的班主任工作,却不懂得学生中哪几种是单亲家庭,更谈不上对个别学生思想、性格的理解,因此教育工作就缺少针对性。发现一种问题解决一种问题,解决问题也仅是就事论事,主线挖掘不到学生的思想本源,触及不到学生的灵魂。由于第一印象作崇,常常错怪学生。尚有的教师工作措施简朴,主线做不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她们不信任,失去了信心,有时甚至屈打成招。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屡教不改。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觉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起盟教师,首长要从家庭教

7、育抓起,同样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怀着一颗慈母之心关爱她们,要努力协助她们树立起自信心,引导她们健康成长。 (一)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 、避免父(母)爱变宠爱。 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爱,她们常常把这份爱无私的奉献给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的父母。她们离婚后,觉得自己亏欠孩子的太多而予以的太少,于是倾其所有,在物质生活上的照顾优越有加,而对孩子的精神规定严格局限性,常常对孩子的规定是有求必应,生怕自己的孩子受点苦,吃点亏。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作为单亲家庭要像婴儿断奶同样,对孩子要“狠心”,少扶多放,鼓励孩子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多想措施,大胆面对,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

8、的能力和坚强果敢的意念,又解除了事事想靠的依赖心,让孩子可以独立地融入社会之中。 、培养自信,消除自卑。 作为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多给孩子温暖,淡化父母不全的缺憾,对的地引导孩子走出封闭小圈,把自己融入集体与社会之中,学会关怀她人,放松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严而有度,减轻压力单亲家庭在较之正常家庭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上更加急切,但凡事都要掌握一定的度,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该放松时坚决放松,家庭要洋溢着民主氛围。给她以充足的自主权,让她们干自己感爱好的事情。但原则问题决不宽松。炼钢要讲究火候,教育要讲究尺度。因而,单亲家庭教育要做到严而有度,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度

9、过小朋友时代。(二)单亲子女的学校教育 、精心扮演三种角色,用爱心安慰创伤。 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到处关怀她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是扮演“慈母”的角色。二是扮演“严父”的角色。三是扮演“朋友”的角色。2、以情动人,使单亲孩子向教师敞开心扉。 要教育好学生,只有先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干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是要理解学生,核心要进一步到学生中去,细致地观测每一种学生的动向,让学生感到与教师拉近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敢于倾诉,视教师为知己。二是要善于协助学生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让学生能以便地向

10、教师诉说,也使教师有机会及时解决问题。我的做法一般是:一、运用自己上语文课之便,规定学生常常写日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拘一格,只要是真心话,皆可入文;二、少开大而空的集会,多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谈学习,谈生活,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在学生的日记本上,她们敢于写下秘密;在与教师单独交流时,容易产生信任感,从而敢讲真话。从这两个渠道,我得到了许多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她们乐意跟教师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历来教师诉说,使我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单亲孩子的许多问题。 、摆正态度,对单亲孩子不厌恶,也但是分同情。 单亲家庭孩子心灵受到过伤害,比其她学生更敏感、更脆弱,教师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11、中,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循序渐进地协助她们改正缺陷获得进步,切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在没有在预想效果时迁怒学生、厌恶学生。过度同情会导致单亲家庭孩子更多注意自己的不幸,整日陷入自我怜悯之中,产生一种“我是弱者,我很可怜,要别人同情”的心理则是有害的。因此,教师在与单亲家庭孩子接触时,应当适度隐藏自己的怜悯之情,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尽量使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健康成长,成为生活的强者。 4、以理服人,让单亲父母更关注子女的成长。 家庭、学校、社会,构成德育工作“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环节。作为班主任,我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有家访、电话联

12、系、家长会方式。看待单亲家庭,我一般采用家访形式,这样更便于我与家长坦诚地交流有关家庭教育的多种问题,并且只有进行单独交流时,单亲家长才会不回避与孩子有关的家庭问题,利于我们教师更多的理解孩子,更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5、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孤僻,在集体中也少有自己的朋友,我们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来感染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要鼓励全班同窗与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接触,特别是班干部关怀、团结、协助她们之外,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措施,组织某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窗协助单亲孩子,使班内同窗都能意识到自己协助她们的责任,向她们伸出友谊之手。同步,

13、也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大胆地交朋友,参与各类活动,如夏令营、读书活动、义务劳动、社区活动等;鼓励她们大胆地与同伴、教师交往,为她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以便,使她们得到人们予以的协助,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单亲孩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对同窗、教师的爱,对父母的爱。四、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一)营造爱的氛围,让单亲家庭学生感受到爱气息有人说:“一切最佳的教育措施,一切最佳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火热心灵中。”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她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她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努力营造一种爱的氛围,从不在班上挖苦,挖苦学生。 教育学

14、生积极关怀,协助单亲家庭学生,不容许其他同窗讥笑她们的家庭状况。协助她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她们生活在一种布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有布满阳光的生活。原先我们班有一种跟随妈妈的明明,是个性格有点古怪的男孩。由于妈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她。她常常空着肚子上学,生活上缺少大人的关怀。懂得这一状况后,每天我都为她准备早餐,天气转凉见她衣衫单薄时把外套脱下给她披上,练习薄用完了买新的给她,为她削好铅笔。在我的带动下,当明明的笔芯断了,又没有转笔刀时,总有热情的小手帮她解决。沐浴在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中,明明也学会了关怀她人,并走进班集体中。课间常能见到她和学生一起玩耍、一起欢笑的身影。尚有某些单亲家庭

15、的学生,当遇到家庭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窗、教师交流的窗户。爱是打开她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过年回校后,我发现本来活泼可爱的琪琪不见了,课堂上没有了举小手的她,操场上也不见了她嬉戏的身影,换之而来的是一副大人才有的忧郁。于是我对她进行了家访,才懂得她的爸爸在大年初七病故了,从得知有病到拜别只有1天,一切来得那么忽然,收入微薄的妈妈无奈地对孩子说不要读书了,家里没钱。而我在那天从她忧郁的眼神里,看到了一颗受伤的心,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人们关爱的心。我通过多次和她的妈妈交流,协助她掌握教育孩子的措施。同步积极引导、训练,使琪琪意识到妈妈不是不爱她,也不是不要她读书,只是想要她懂得妈妈养大她不是件容易的事,让她受教育是件更难的事。教师和同窗都关怀她,乐意协助她。学校领导也对她嘘寒问暖,帮她申请经济补贴,减免她的学杂费。班上的同窗也在我的教育下,不在琪琪面前说自己的爸爸对自己怎么样。平时观测她的表情变化,寻找教育的机会。当她体现出想睡时,我就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问她感觉怎么样;当她闷闷不乐时,我就拉着她的手和同窗一起玩游戏,当她忘了带学习用品时,几十双小手都把自己的放在她面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在教师、同窗、领导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