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01975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对策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王永康 张科养羊业是我市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近几年来,养羊业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以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之一的草食牲畜百万工程为依托,狠抓了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建设、主推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本地良种山羊这三只羊,大力普及推广了山羊高床舍饲配套技术、积极推广了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山羊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山羊存、出栏量稳定增长、山羊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山羊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已开始起步,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逐渐发展,羊肉产量增加、质量和效益提高,养羊业正在成为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将继续为加

2、快农业及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村小康进程,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作出新贡献。现就我市山羊产业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1我市山羊产业发展情况基本估价1.1总体情况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40个区(市)县,总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为30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49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1.7%,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城市,全市农业总产值430.62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53.6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69%;畜牧业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而以山羊为主的草食牲畜又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

3、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草食牲畜百万工程项目的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以山羊为主的草食牲畜的大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市肉山羊存栏达374.67万只,其中存栏能繁母羊达到136万只,出栏达285.63万只,羊肉产量34045吨,与2000年比,存、出栏分别增长了35.16%、62.2%。山羊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南的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其中以武陵山区的武隆、酉阳及三峡库区的万州、开县、奉节、云阳、巫山等区县为主,其山羊出栏量达211.6万只,占全市山羊出栏的80.18%。全市山羊的规模养殖有较大的发展。年出栏肉山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9451户,占全市肉山羊出栏总数的18.

4、87%。1.2山羊良繁体系建设情况优良的品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基础,从2001年开始,我们把以山羊为主的草食牲畜良繁体系建设作为草食牲畜百万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经过扎实努力的工作,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已在云阳、奉节、涪陵、万州、酉阳和江津建立了六个市级(管)种羊场,品种包括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和重庆黑山羊等,种羊群规模达2450只,形成年供种羊近0.4万只的生产能力。特别是重庆市波尔山羊原种场,积极争取到了国家投资进行扩建,目前已建成了占地200亩的波尔山羊纯种繁育场1个,引进波尔山羊150只,年可繁殖种羊300只,目前已产下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羔羊216只,成为立足重庆、面向西

5、南的一流波尔山羊供种基地。在养羊主产区县(市)建立了县级种羊场33个,每个种羊场规模在100-300只。同时,建立了4000多户种羊户,种羊群规模达5000余只。这为山羊产业发展奠定了种源基础。1.3基地建设情况通过几年对草食牲畜百万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了一批山羊生产示范基地。一是完善肉山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云阳、酉阳、开县、武隆4个县为国家级肉山羊优势区域基地县,规划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年出栏优质肉山羊360万只,其中云阳、酉阳各100万只,开县、武隆各80万只。以国家级肉山羊优势产业带为核心,带动城口县、万州区、奉节县、涪陵区、黔江区、巫溪县

6、、巫山县、丰都县、石柱县、彭水县、南川市、綦江县、梁平县、合川市、江津市、北碚区、忠县、渝北区等18个区县(市)建立市级肉山羊优势产业带,规划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年出栏优质肉山羊440万只,22个县共出栏800万只。二是工作成效明显。按照重庆市草食牲畜百万工程规划要求,通过近4年的扎实工作,基本建立了以武陵山区的酉阳、武隆等3个区县和三峡库区的开县、云阳、城口、奉节、巫山、巫溪、綦江等9个县为主的山羊优势产业带,2001年到2004年共建立了170个山羊标准化示范基地乡镇,完成任务达91%,其中酉阳24个、武隆20个、云阳23个、城口20个、奉节22个、开县23个、巫山13个、巫溪15

7、个、綦江10个,基地乡镇存栏肉山羊170万只以上,肉山羊基地出栏每年达204万只,山羊出栏完成任务达120%,今年建设7个肉山羊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三是山羊的生产方式不断地转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单一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市出栏商品羊的数量年年递增,质量不断地提高。2、由传统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向科学饲养、规范化管理方向转变。由单一的放养向放牧与圈养相结合或圈养方式转变,生产水平不断地提高。3、由千家万户的的农户散养向集中成片适度规模化、企业化方式转变。大量民间资本融入山羊产业开发,公司十农户、股份制、租赁山草坡办羊场等多种形式的养羊经济联合体悄然兴起,年出

8、栏山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9451户,出栏山羊444972只,占全市山羊出栏数的18.87%。4、由山区放牧养殖向中山平坝地区转移。随着科学养羊实用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广,山羊的饲养方式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养殖户改山羊靠放牧采食为人工种草,农作物秸秆舍饲养羊,解决了因放牧所带来的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为中山平坝发展山羊开辟了道路。1.4良种及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为推动山羊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和无公害方向迈进,结合我市山羊生产实际,大力推广良种和生产实用技术。一是很抓技术培训工作。从2001年以来,市级牵头单位(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有关畜牧技术专家,采取市级培训与县级培训相结合

9、的办法,以授课的、以会带训等方式,召集项目区县、大型养殖场(户)进行集中技术培训,市级技术培训总共达38次,直接培训人数达3000人,县级培训共达620次,直接培训人员达5万人以上;市级技术单位编写各种技术资料数万册,包括重庆市肉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培训资料、牛羊人工授精实用技术手册、波尔山羊养殖技术、肉山羊高床舍饲生产配套技术、肉山羊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手册等,免费发放到区县(市)及养殖户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养羊户的专业知识和生产管理水平。二是联系生产实际,下力气抓好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工作。如在市级有关部门支持下,摸索总结了酉阳山羊高床舍饲配套技术,并及时在全市山羊主产区县推广,在养殖

10、小区实现山羊生产的“六化一配套一结合”的生产新模式;认真总结开县开展山羊人工授精推广良种,改良山羊品种的实践经验,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10个区县传授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快了山羊品种改良步伐,对提高养殖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科学实用新技术。引用胚胎移植技术,开展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在奉节、武隆、万州、云阳、丰都等9个区县应用,共产波尔山羊438只,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加快了山羊良种化进程。四是积极抓好无公害基地建设工作。优质、无公害的产品是新的市场格局所必须,建立无公害基地是生产无公害产品的基础。五是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正在组织专家制定山羊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和养殖模式的技术规程

11、,为推广山羊标准化养殖、抓好山羊养殖小区建设,全面推进山羊产业的大发展夯实基础。1.5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情况配合我市山羊等草食牲畜的发展,先后在我市的武隆、彭水、石柱、巫溪等8个县实施了草种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在城口、石柱、万州、云阳、黔江、江津、铜梁、丰都、忠县、巫溪等10个区县(市)实施了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和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建设项目,总投资4700多万元,以及近几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等,这此项目的实施,对区域内植被结构、牧草产量、草食牲畜饲养量均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以石柱县鱼池乡大麻坪村、云阳县莲花乡千峰等为代表的典型的“牧业村”,广大

12、群众正逐渐从农民转变为牧民,牧业收入成了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6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情况1.6.1加工型龙头企业随着山羊等草食牲畜的发展,我市草食牲畜加工型龙头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全市已发展了20家从事牛羊兔肉加工的龙头企业,山羊加工型龙头企业代表企业有阳春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阳正在筹建年宰杀100万只的山羊屠宰加工厂。1.6.2供种型龙头企业主要有重庆市波尔山羊原种场、重庆市渝欣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还有一些正在兴建的良种供应企业,如重庆市良种羊繁育中心、开县山川良种山羊繁殖公司等,这些种羊场建设与投产,为全市山羊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7山羊为农民增收情况我市活羊价格基本稳定在4元

13、/斤,杂交优质羊比本地羊肉质好、等级高、价位也较高;我市主要生产波杂羊、南杂羊,10月龄波杂羊只平体重35.2公斤,比本地山羊提高12公斤,按均价8元/公斤计,每只波杂肉羊比本地山羊增加收入96元。南杂羊比普通羊多出3公斤,每只南杂肉羊比本地山羊增加收入24元,我市总共4年出栏肉羊为816万只,按杂交羊和普通羊、波杂羊和南杂羊占有一半计算,农民增收2.5个亿。2山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良种基础规模小,种羊供不应求,良种覆盖面低,良种在生产中的贡献率不高。2.2对地方品种羊的保护和选育缺乏性措施,造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呈现优质的地方肉羊品种出栏个体小,胴体产肉率低,不能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14、和入世后的市场格局的需要,市场竞争力不强。2.3分散养殖所占比重大,规模化养羊程度不高,生产水平差,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4加工流通体系尚未建全。山羊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数量少,规模小,幅射带动能力弱。商品羊主要依靠个体贩运户运往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销售,就地加工量小并且多是初级加工产品,没有创立具有特色的羊肉产品品牌,加工增值少。2.5规模养羊面临土地问题。近几年国家进行土地宏观调控,规模养殖与土地之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2.6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每年市上有百万工程项目支撑,县里都要拿出一定资金扶持,但由于饲养量大、分布面广,根本无法满足生产发展急需的资金投入,

15、全市的山羊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2.7发展山羊产业的政策配套力度不够。如新条件下建圈用地问题,扩大规模融资问题,粪便处理沼气配套问题等等,急需市上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出台奖励扶持配套政策;环境控制问题,这几年在发展草食牲畜百万工程的同时,对环境的控制力度不够,特别是近郊的奶牛、禽类以及生猪生产等。2.8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生产服务的信息体系,与现代化商品生产的格局不相适应。3山羊市场前景分析从世界总体上看,2004年的羊肉受到青睐,价格在不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供不应求造成的。与去年和其他时期相比,2004年国际市场羊肉价格呈现明显上涨趋势。从FAO国际市场羊肉价格可以看出,2004年国际

16、市场羊肉达到每吨3208美元,明显高于前几年水平,是历史上羊肉价格较高的时期。精选羊肉(55-65磅)平均批发价格从1月份的125.81美元/英担,一直攀升到12月份的166.75美元/英担,上升幅度高达32.54%。美国羊肉价格继续走高。欧盟羊肉价格波动较大,但一直保持在较高价位运行。随着人们对羊肉需求的日益增加,近几年来羊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国内鲜羊肉价格已达到猪肉价格的2倍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羊肉年人均消费量1.08公斤,占肉类消费的3.01%。2004年我国带骨羊肉平均售价为15.96元/公斤,与2001年相比上涨3.71%,各季度价格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04年国内羊肉价格都高于前一年。羊产品进出口均大幅增长,但进口大于出口。2004年1-11月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