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01896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阅读练习题 (一)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文中有一对近义词,都有“好像”的意思,它们是( )和( )。2、仿写词语。浩浩荡荡( )( )( )( )3、作者是按( )顺序来观察潮来时的变化的,他观察时既用( ),又用( )。通过作者具体形象的描写,你仿佛看大了摄什么样的景象?( )4、画出文中体现钱塘江潮的“奇”的句子。 (二)这个无名小岛是鸟的天下。无名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叶

2、密密麻麻,相互交错,树林里栖息着上百种海鸟,它们在这里游戏、唱歌、跳舞愉快地生活着。白鸟是无名小岛上数量最多的鸟,每三只海鸟中,就有一只白鸟。每次在海面上飞翔时,它们都是成群结队,很少单独行动。当它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在岛上,白鸟家族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家族。这里形体最大的海鸟要数信天翁了,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黑板那么大,当它展开双翅自由翱翔的时候,就仿佛一个庞然大物穿梭在小鸟们之间。岛上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雪衣。最勇敢的海鸟要算是海燕,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别的鸟都躲起来了,海燕却在海面上迎着风浪快乐地飞来飞去,一点儿也

3、不害怕。1、 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写在横线上。2、 按要求写词语。A、 近义词茂密( ) 珍贵( )B、 反义词密密麻麻( ) 勇敢( )3、文中共写了( )( )( )和( )四种鸟。4、作者最喜欢文中哪种鸟,为什么? 5、缩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三)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 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这段话是指爬山虎的(

4、 )。第一句写叶子由( )变成( ),第二、三、四句话写( )的叶子,颜色( ),叶尖( ),在墙上铺得( )。3、最后一句中的“漾”字用得很贴切,写出了( )。 (四)花瓶碎片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且一扔掉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一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

5、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于是突然发现了我们的可悲。这就是,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没有,就因为迟钝!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1、画“”的句子都用了( )修辞手法,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2、 发现花瓶碎片规律的是谁?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 3、 你认为文中最富有哲理的是哪

6、一句话?把它抄写在下面。 4、这篇短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你能谈谈吗? (五)蚂蚁和喜鹊有一天,一只蚂蚁在树下挖土,挖到中(zhng zhng)午,口渴了,就到水塘边去喝水。谁知一不小心掉到水塘里了。蚂蚁着(zho zho)急地喊道:“救命呀!救命呀!”喜鹊爱树顶上听见了,连忙衔了一片树叶丢到水塘里。蚂蚁爬上树叶,风儿吹着(zho zho zhu zhe)树叶一漂一漂地浮到岸边,蚂蚁得(di de d)救了。蚂蚁对喜鹊说:“谢谢你!在危难的时候救了我的命。”喜鹊说:“不用谢,以后你得(di de d)小心点呀!”过了几天,猎人来打喜鹊,蚂蚁看见了,就( )爬到猎人的脖子上,当猎人聚精会神地瞄准喜

7、鹊,正准备开枪的时候,蚂蚁( )咬了猎人一口。猎人身子晃了一下,没有打中(zhng zhng)喜鹊,喜鹊得救了。喜鹊飞过来感谢蚂蚁。蚂蚁对喜鹊说:“你不用谢我。上次我掉进水塘里,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不早就被淹死了吗?”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2、 将下列词语恰当地放在括号里。A、轻轻地 B、狠狠地3、句子训练营。(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喜鹊衔来树叶丢在水塘里。(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3、 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

8、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 任性:(2) 冷酷:2、 巨人明白了春天不到他花园里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3、 这段话表达了巨人怎样的心情? (七)可爱的小鸡 我家养了几只小鸡,我很喜欢它们。 小鸡的身子是圆形的,身上的毛是黄色的,像一个个黄色的绒球。它们的耳朵很小,藏在眼睛后面的毛中间,如果你不仔细看,还以为它们没耳朵呢!它们都有一张发尖的嘴,用来啄食物。 这些小鸡可有趣啦!有一次我和小鸡在草地上玩,忽然,一只小鸡发现了一条又肥又嫩的虫子,它飞快地跑过去咬住小虫子的一头;另一只小鸡也发现了,跑过去咬住小虫的另一头。它们你争我抢,毫不相让,只听“啪”的

9、一声,小虫断了,两只小鸡呢?都摔了个大跟头。我看着它们那调皮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肚子都疼了。 有一次,一只小鸡的脚被大公鸡啄了一口,鲜红的血滴在地上。小鸡唧唧地叫着,好像在说:“哎哟!哎呦!好疼啊!”我看了心里难受极了。妈妈给小鸡的脚涂了红花油。我多么想让小鸡的脚快些好啊!第二天放学回到家,妈妈告诉我小鸡的脚好多了。我跑到厨房一看,小鸡的脚果然好多了!我心里无比高兴,心想:以后我要好好保护这些小鸡。1、选文描写小鸡外形时,先写( ),再写( ),然后写( ),最后写( )。2、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修辞手法。3、请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4、请找出短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0、并工整地写下来。 (八)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满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负责、慈祥、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1、母鸡为孩子是因为( )。2、母鸡为孩子找食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用“”画出来。3、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A、对母鸡的讨厌。B、通过对母鸡的赞美,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九)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

11、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城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1、这一段话写了长城的( ),结构( ),是一项伟大的工程。2、作者在( )近看长城。建筑长城的材料是( )。城墙顶上( );城墙外沿的垛子上有( );城台是( )。3、这段话的第三句至第五句是按( )的顺序写的,它们和第二句是( )关系。 (十)长城风光 放假了,爸爸带我去北京八达岭游玩,我( )了长城风光。 来

12、到长城脚下,我们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长城上。仔细看城墙,足有几十米高,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垛口,站在垛口处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城墙上面很宽很宽。听爸爸讲可以并行八辆马车。城墙如此坚固,这真是古代北方的屏(png bng)障啊! 从垛口处俯视长城内的下面,一条小河两旁树木茂盛,到处是(竟 竞)相开放的野花和丛生的杂草。我抚摸城墙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禁想到:这样高大的山,这样崎岖的路,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有任何机械(ji xi)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青砖运上来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 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转过身来看长城之外,最醒目的是烽火台。我在书本

13、里常常看到这个古代战争的“报警器”,这次我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只见它高高耸立,呈小山形状,顶是平的。前面是一条通道,左边有个石梯直通上边。虽然经历了无数年代,( )了无数狂风暴雨的侵蚀,但整个外形依然可见。陡然间我仿佛看到了烽火熊熊燃烧,侵略军(铺 捕)太难盖地而来,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站在长城上,望着这一切,我浮想联翩。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1、 用“”划去括号了不正确的字或音节。2、 选择填空。(1)文中的前后两个括号应分别填写词语( )和( )。A、饱含 B、饱受 C、饱赏 D、饱满(2)对文中标“”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长城修得很长,很壮观。B、说明长城是宏伟的。C、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3)这篇短文的观察顺序是(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C、从头到尾D、从尾到头3、用“”画出第四自然段中联想的句子。4、文中加点的词“血汗”的意思是( )。5、请你结合短文的内容展开想象,写出文末“”省略的话语。(十一)小钱( )地躺在病床上。( )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