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01164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1公共空间定义与特征1.1.1 公共空间定义。作为特定名词,“公共空间”早出现在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马奇(CharlesMadge)于 1950 年发表的私人和公共空间,以及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的著作人的条件中。国内外学者从建筑、社会、城市规划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其定义进行探讨。西方学界认为应该将其分为“公共(public)”和“空间(space)”两部分来理解。单就“空间(space)”来说,它“不仅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的存在,还表现了社会机构运作的机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Madanipour)。对于“公共(p

2、ublic)”而言,由于其自身具有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概念,赋予了“公共空间”较一般城市空间更突出的社会价值属性。国内学术界定义的出发点主要是其属性与特征。一部分学者认为公共空间等同于室外空间或者开放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了街道、广场、公园等”。另一部分学者则着重强调社会属性,认为与自然环境空间最大区别在于其经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为城市居民提供精神、文化与感知方面交流与互动的场所和平台,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从上述国内外学者定义中可知,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解已逐渐超越单纯的物质形态与特性,进而关注隐藏于其后的社会、经济与人文价值,标志着在建筑和

3、城市领域出现了新的文化意识。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公共空间是指有实体形态的,供人们日常生活与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形式,它既可以是室外空间,如步行街、商业广场、游乐公园、林荫道等,也可以位于室内,如购物商场、咖啡室、博物馆、会展中心、火车站等公开社交场所。1.1.2公共空间特征。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具有良好的可达性,适宜的尺度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等三个主要特征。可达性良好:良好的可达性是公共空间基本特征。除了实体构造方面利于进入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还包含“社会意义层面的内涵”,即不仅允许不同社会阶层、种族和团体都能进入,而且允许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尺度适宜:适宜的尺度是公共空间品质保证。现代城市

4、设计中,“为人制造场所”逐渐成为主流,要求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并结合人的审美特点和切身感受,应具备“紧凑宜人的空间尺度,空间与合围的建筑应具有开放,以及互相联通的空间关系”等特征,营造温馨、亲切的高品质公共空间。文化氛围浓郁: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公共空间吸引力来源。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民俗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与个性,它通过赋予公共空间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不同的人集聚在一起,而忽略种族、年龄、阶层和爱好等各种差异”。在实现个人情感与城市精神共融的同时,增进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与认同。1 生态学原则 植物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命的造景要素,它的生长必须给予必要的土壤、水分、空气、光照等生活条件,否则将无法生

5、存。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保证其成活,才能实现各种功能和效益。1.1 地域性任何区域的植物对本地区环境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存活下来的植物就是地带性植物,也称乡土植物。如,油松、蒙古栎、辽东栎、糠椴、大叶朴、榆等是沈阳地区的乡土树种,在沈阳东陵、北陵以及东部山区均有大面积的分布。同时它们也是沈阳的主要绿化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如银杏、华山松、丹东桧、银中杨、火炬树等外来植物,经过长期驯化,已经融入到沈阳本地植物群体之中。但是应当注意到,这些外来植物只是对绿化物种进行有益的补充,不可能充当主流。1.2 适地适树如果地域性是针对大环境而言,那么适地

6、适树则是针对植物配置场所的环境条件的(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各种条件)。每种植物都有自身的生长习性,有的喜光,有的耐阴;有的喜湿润肥沃,有的耐干旱瘠薄;有的抗污染能力强,有的能指示某些有害气体。植物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选择性,即使是地带性植物在该地区也不能任意栽植。比如,油松因耐干旱瘠薄、忌水湿,在沈阳也不能栽植在季节性积水处。所以植物配置时根据所在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选择银杏、合欢等喜光的阳性植物,而在庇荫的地方可栽植耐阴性的青木千、云杉等植物,在干旱瘠薄的地方可选择火炬树、紫穗槐等性强健的植物,真正做到适地适树。1.3 物种多样性在一个植物群落中,物种多

7、样性不仅反映了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也反映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水平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与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3。天然形成的植物群落一般由多物种组成,与单一物种的植物群落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能更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城市中多为人工植物群落,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重/物种多样性0原则,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物种的配置形式。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对环境及其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调节能力,还可以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和发挥多样化的功能。1.4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寿命长短以及对光、水、土壤等环境因子要求不同,配置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种间关系,那么就会影响每一个体生长,如黄刺玫与紫穗槐搭配种植

8、,黄刺玫会因为萌蘖力强的紫穗槐迅速生长,最后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死亡。种间的恶性竞争会导致在数年后植物群落退化,功能衰减,达不到设计的预想效果,同时也是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在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中,除了注意构建规模、物种多样性外,还应根据本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充分考虑群落的物种组成,选配生态位重叠较少的物种,并利用不同生态位植物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差异,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结构,以保持群落的稳定性。此外,正确处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增强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持群落自身系统以及与外环境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过程的正常进行,维持植物群落平衡与稳

9、定的发展。2 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作为造景手法,在保证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艺术构图体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以及巧妙地运用植物寓意体现园林的意境美,实现园林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2.1 形式美在园林设计中,离不开植物的形式美。孤植、对植、群植以及丛植等种植形式,就是按照统一与变化、协调和对比、均衡、韵律与节奏等艺术构图原理对植物进行配置。如在道路植物景观设计时,常选用同种、同龄的乔木等距离种植,或在其间配置同种、同龄的灌木,这种配植形式就是运用统一与变化的方法,使植物在形态、色彩、质地、体量等方面既保持一定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在高大的建筑前配置大体量的乔木或者大

10、面积的草坪、花卉,注意植物与建筑体量、重量的比例关系,体现了调和的原则;相反地,为了突出某些景物,则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如我国造园艺术中/万绿丛中一点红0就是运用植物在色彩上的对比来突出主景的。均衡的原则是植物配置的一种布局手法,如在规则建筑门口两旁对植雪松、龙柏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三株碧桃丛植,最大的一株与最小的相距较近,中等大小的一株远离,且三者在平面布局上成不等边三角形,在不对称中寻求稳定感。音乐之所以有韵律或节奏感,是因为其有内在的规律,植物配置时有规律的变化,同样会产生韵律感。比如,杭州白堤上桃柳间隔种植,早春桃红柳绿,游人漫步其间自然会产生韵律的感觉。2.2 意境美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深

11、受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的影响,形式上注重色、香、韵,手法上常用比拟、寓意的方式,意境上追求深远、含蓄,讲究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因为松苍劲耐寒、竹虚心有节、梅迎雪怒放,所以常用来比拟文人志士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0象征廉洁朴素、正气一身,菊花/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0象征离尘居隐、临危不惧。此外,在民间桃花象征幸福、理想,石榴和葡萄因果实籽多象征多子多福;在古典私家园林中,常种植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来象征/玉堂春富贵0。这种由人及物,又由物及人的造景手法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3 功能性原则 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旨在解决问题,满足特

12、定功能。因而设计者无论是选择植物种类,还是确定布局形式,都不能仅以个人喜好为依据,应根据绿地类型,充分发挥植物各种生态功能,结合设计目的进行植物配置。3.1 创造景观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植物群落,因具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而构成植物景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如高大雄伟的古油松,翠顶如盖,枝干虬曲侧展;高大笔直的加杨,树姿垂直向上,挺拔而有气势;亭亭玉立的垂柳,枝条轻盈下垂,随风飘舞。这些植物都是造景选择的对象。植物丰富的色彩主要由叶片、花朵、果实、枝干体现,如银杏的黄叶、山梨的白花、京桃的红干,并且这些特色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在植物配置时,应充分了解植物的季相变化,注意色彩搭配,形成具有鲜

13、明季相色彩为主的特色景观。如杭州/西泠印社0的杏花,早春蓓蕾含笑;/曲院风荷0的荷花,夏日芙蓉挺水;/雷锋夕照0的丹枫,晚秋绚丽如霞,/花港观鱼0的雪松,冬天迎霜傲雪。植物除了独自成景外,还常与建筑、地形、水体结合共同创造景观。在建筑环境中,植物以柔和多变的线条弱化建筑生硬呆板的线条。在地形改造中,将高大的植物植于凸起处,低矮的植物种在低凹处,组成起伏的林冠线可以增强地形的变化。园林中各种水体无一不借助植物来创造丰富的水体景观。无论是池中的睡莲、荷花,还是水畔的枫香、水杉,都以幽雅含蓄、色彩柔和的格调加强了水景静态的美感。3.2 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使用群体植物作为城市中特殊群体,在对环境进行有

14、限索取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众所周知,植物是环境中CO2和O2的调节器。据估算1hm2阔叶林,一天可消耗1t CO2释放0.73t O2,其制造的O2可供1000人呼吸。植物还是城市空气的净化器,树冠庞大浓密、叶面多毛、以及能分泌油脂或粘液的植物具有较强的滞尘能力,另外许多植物的叶、芽和花粉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能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还有一些植物的叶片可将空气中有毒物质吸收解毒或富集于体内而减少空气中的毒物量。同时,植物在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水固土、减弱城市噪音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功效。因此植物配置应视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作为城市防护林的植物必须具

15、备植物配置方式目前植物配置的方式主要从孤植!丛植!片植!对植!列植和篱植等方面进行研究,一般的研究方式是从理论出发,指出各种栽植类型适用的环境,以及所能表达的意境有的学者对各种造景方式在特定空间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比如平面栽植形式分为四周栽植!两边栽植!内侧栽植和全面栽植;立面栽植形式包括栽植的立面形状及其产生的心理效应!树型的不同组合形态以及一些立面的模式图;区域性栽植形式包括规则性区域和不规则性区域;数量一定的树种栽植形式包括一列!两列!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栽植方式等5还有的学者对个别栽植方式进行相对较深入的研究,比如绿篱的种植,国内外都有学者对其进行专门的论著,涉及用途!类型!植物种类!适用区域!管理养护等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对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46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生态思想的深入人心,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含义也有所扩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单纯的观赏为目的的配置形式,还包括为满足某种生态功能而进行的植物配置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属性1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J(ur匕onpublie印aee)目前仍无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城市空间概念的属概念并与城市开放空led(openoPoee)相近。广义的oPensPoce是指城市中完全或基本没有人工构筑物覆盖的空地水域及其上面所涵盖的特性如光线和空气等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