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499817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附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多选题:女性,41岁,腰部撞伤后腰痛1个月来院就诊。诉疼痛与体位有关,平卧位时疼痛缓解,坐起或站立时疼痛加重A.局部封闭B.继续观察C.腰部理疗D.手术E.佩戴胸腰骶支具F.佩戴腰围答案:D、F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 多选题:患者男,34岁。盖房子时因土墙垮塌砸伤左小腿。伤后35分钟被送往当地卫生院行清创缝合术。第2天夜间,患者感伤肢沉重感,行走困难,疼痛逐渐加剧,自觉发热,全身无力。次日,病情加重,急来院就诊。查体:T 40,P 130次/分,R 20次/分,BP100/60mmHg,痛苦面容,贫血貌,表情淡漠,烦躁,呼

2、吸急促。整个左小腿延至大腿肿胀明显,左小腿下1/3外侧有一4cm长而不规则缝合伤口,周围皮肤苍白、紧张发亮,伤口中有恶臭味的血性液体和气泡溢出。触诊肢体有捻发音。实验室检查:RBC2.01012/L,Hb40%,WBC12109/L,N90%。尿常规:血红蛋白尿。左小腿X线平片检查:肌群内有积气阴影。根据患者情况,在其他治疗措施中必要的是A.多次少量输血B.维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C.保持避光安静D.给予三高(高热量. 高蛋白. 髙维生素)饮食E.保护心. 肺. 肝. 肾功能,每日尿量500mlF.以上均正确答案:A、B、D、E 本题解析:气性坏疽诊断一经确立,应立即急诊手术,即使患者处于濒

3、死状态,也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彻底地清创引流、最大限度地切除坏死组织和切开筋膜减压是治疗的关键。方法是在病变区域作广泛、多处的纵行切开,迅速切除所有坏死不出血的组织,直至颜色正常、出血良好的正常组织。因感染的范围常超出肉眼病变的范围,所以应整块切除肌肉,包括其起止点。如果感染限于某一筋膜间隙,可将受累的肌肉和肌群从起点到止点全部切除。如整个肢体的肌肉均已受累,即应在健康部位进行高位截肢,残端开放,不予缝合。术中用大量3%过氧化氢溶液或1:4000的髙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创腔,以改善无氧状态。术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并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的纱布松松覆盖,每日更换数次,直至伤口感染

4、控制为止。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一组G+梭状芽孢杆菌,主要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败血梭状芽孢杆菌、恶性水肿梭状芽孢杆菌、产芽孢梭状芽孢杆菌和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等,但以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最常见和最重要。术后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和甲硝唑,青霉素剂量要大,每天应在1000万U以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此类细菌已证实无效。气性坏疽伤口换药后,必须保持开放状态,不能包扎伤口。填盖伤口的纱布要定时用过氧化氢浸湿,以此保持局部的有氧环境,并有利于引流。3. 多选题:女性,67岁,不慎摔倒,左髋部着地,当即左髋剧痛,不能站立,急诊来院,检查见左下肢缩短,外旋畸形。A.缺血性骨坏死B.创伤性骨化C.坐骨神经损伤D

5、.创伤性关节炎E.髋关节滑膜炎F.骨折不愈合G.关节僵硬答案:A、F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 多选题:患者,女性,因急性阑尾炎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发现阑尾有一微黄色硬结状肿瘤,直径在1.5cm。送病检提示:瘤细胞呈条索状,细胞核小,细胞内有气泡和不同的分泌颗粒。其起源于胚胎部位不同可分为的类型有A.前肠类癌B.中肠类癌C.后肠类癌D.肠前壁类癌E.肠后壁类癌答案:A、B、C 本题解析:依其起源于胚胎部位不同可分为:前肠类癌,中肠类癌和后肠类癌。前肠类癌:主要指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系、乏特氏壶腹、胰腺、胸腺、支气管、肺、中耳等部位的类癌;中肠类癌:主要指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等部位的类癌

6、(有人将升结肠类癌也列为中肠类癌);后肠类癌:主要指发生在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卵巢等部位的类癌。5. 多选题:女性,56岁,久站或咳嗽时左腹股沟区胀痛1年,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近1个月咳嗽加重。查体:站立时左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突出半球形肿物,平卧时缩小,咳嗽时无明显冲击感。在术中可以发现股疝解剖结构上特点有A.位于腹股沟韧带上内方B.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外方C.可延伸到腹股沟韧带上方D.可延伸到腹股沟韧带下方E.股管下口为卵圆窝F.股管下口为筛状板G.腹内脏经股环向股管突出形成股疝答案:B、C、E、G 本题解析: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外方,但较大的疝可延伸到腹股沟韧带上方;股管下口为

7、卵圆窝。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或小肠,当腹内压增高时,可经股环向股管突出形成股疝。6. 多选题:男,26岁,10kV电压电烧伤右上肢、左上肢及双足,其中查体见右腕屈侧5.0cm5.0cm大小创面,屈指浅肌腱外露,周围皮肤焦糊部分肌肉外翻烧焦,左肩部及前臂创面局限皮肤色为黑皮革样,双足外侧不规则创面存在,伤后1小时入院,导尿后引出少量酱油色尿液。A.静注西咪替丁B.药物止血无效可局部缝扎止血C.给予洛赛克D.副肾冰盐水灌胃E.静注氨甲环酸答案:A、C、D、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 多选题:患者女性,27岁,产后6个月。因“左乳疼痛、局部红肿伴高热3天”就诊。A.防止乳头损伤或皲裂B.常做自我按摩C

8、.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D.防止乳汁淤积E.尽量使用吸乳器替代直接哺乳F.保持乳房清洁答案:A、B、D、F 本题解析:1.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有单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伴高热,应首先想到急性乳腺炎的可能。鉴于急性乳腺炎形成的原因,在问诊时应询问患者是否处于哺乳期,并着重询问患者是否有乳汁淤积、乳头皲裂或破损以及局部卫生情况。另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发热情况。发热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如果曾用抗生素治疗,有些临床表现可能被掩盖,所以还应询问患者是否曾于外院就诊,是否曾用抗生素治疗。2.急性乳腺炎可导致白细胞增高,因此检查血常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彩超检查是无损伤检查的首选,可判断急性乳腺炎的范围,有

9、无脓肿形成等。3.急性乳腺炎治疗的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早期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多数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急性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可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的结果。4.急性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应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新青霉素),每次0.51g,每日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应用红霉素。抗菌药物可被分泌至乳汁中,所以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药、甲硝唑等药物应避免使用,因其能影响婴儿,而以应用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更为安全。中药治疗可选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5.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包括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两个方面:乳汁淤积:乳汁有利

10、于侵入细菌的繁殖。细菌入侵:乳头皲裂或破损是造成细菌入侵的重要原因。6.急性乳腺炎手术时要有良好的麻醉,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漏,应做放射状切口,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做弧形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切开后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多房间隔,以利引流。脓腔较大时,可在脓腔的最低部位另加切口做对口引流。7.预防急性乳腺炎,应注意做到:防止乳头损伤或皲裂;积极治疗乳头损伤或皲裂;防止乳汁淤积;保持乳房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常做自我按摩,在自我按摩的同时,可稍用力挤压乳房,把乳汁从乳头挤出,以保持乳管通畅。8. 多选题:患者男,30岁。高处坠落造成腰椎骨折致截瘫1年。因

11、长期卧床发生骶尾部及大腿压疮。查体:精神较差,消瘦,贫血貌。骶尾部溃疡创面呈椭圆形,面积9cm6cm大小,溃烂状,基底为肉芽创面,渗出物较多,骶骨部分骨质外露,创周皮肤发暗变硬。左大腿股骨大转子处有一3cm3cm溃疡创面,肉芽组织水肿老化,渗出物不多。A.臀大肌肌皮瓣组织量丰厚,血供好,抗感染力强B.臀大肌肌皮瓣的血供来源主要于臀下动脉浅支C.臀大肌受臀下神经支配D.臀上动脉的体表投影在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的连线E.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的连线中下1/3交界处为臀上动脉出梨状肌上孔处,可作为肌皮瓣旋转轴点F.肌皮瓣供区必须行游离植皮覆盖答案:A、C、D 本题解析:患者截瘫后长期卧床,营养

12、不良,除常规检查外,还需做创面渗出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CT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对于评价患者全身情况和局部病情,以及治疗决策无甚价值。患者全身及创面条件较差,宜先改善全身和局部情况后,再考虑手术。压疮创面不仅要清除坏死组织,周缘的间生组织因活力较差,影响创面愈合,也应手术切除。压疮创面游离植皮不能存活,直接拉拢缝合张力较大,也不能愈合,需用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皮瓣旋转时形成的皱褶应二期再手术展平,以保证此次手术皮瓣的血供。臀大肌肌皮瓣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臀上动脉浅支,在梨状肌上缘和臀中肌后缘之间浅出,在臀大肌深面分支入肌,供养中上部臀大肌、髂嵴后部及邻近的皮肤,并有分支与

13、臀下动脉吻合,并受臀下神经支配。臀上动脉的体表投影在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的连线,臀上动脉出梨状.肌上孔处在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连线的中上1/3,肌皮瓣供区小于8cm可直接拉拢缝合。术后最重要的是观察皮瓣血运,加强引流,应用抗生素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该现象为皮瓣下血肿及回流受阻局部淤血,需清除血肿并改善回流,必要时将皮瓣放回原位待二期手术。局部理疗和高压氧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瓣血运。9. 多选题:患者男,32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半。症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常规抗感染治疗不奏效。近2个月反复出现尿液混浊及终末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加重,伴有恶心、低热,左侧腰部胀痛。A.静脉肾盂造影B

14、.泌尿系统血管造影C.X线胸片D.尿常规、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E.尿沉渣查抗酸杆菌F.膀胱镜答案:A、C、D、E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特异性感染与非特异性感染的临床鉴别问题,一般不难区分。尿常规检查简单易行,可快速判定是否有尿路感染。如果尿常规有大量白细胞,而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有助于泌尿系结核的诊断。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可了解患侧的肾功能、病变程度与范围。尿中查到抗酸杆菌,可明确泌尿系结核的诊断,若未查到抗酸杆菌也不能排除泌尿系结核。该患者有严重的尿路刺激症状,不宜行膀胱镜检查。泌尿系统血管造影无诊断价值。另外,肾结核常由肺结核引起,故还应行胸片检查了解肺部情况。确诊肾结核,首先采取的只能是抗结核治疗。由于该患者右肾功能正常,左肾破坏严重,左输尿管多处狭窄、扩张,应行左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术前至少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术后需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46个月。10. 多选题:患者男,48岁。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1个月。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为持续性,有时向右肩背部放射。近1个月来,右上腹痛加重,腹胀,食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