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0: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 2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 5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在职风景园林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 7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一、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各类别(领域)应结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我校全日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硕士(简称含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思想品德、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要求,特别是体现本学科的特定要求二、研究方向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使导师与研究生有一定的主攻目标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相对稳定,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密切关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使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社会发展的前沿,并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三、学习年限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如下:1.全日制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为2.5年;2.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翻译硕士为2年;3.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艺术硕士为3年4.在职软件工程硕士为2.5年;5.在职工程硕士(除“软件工程”)、风景园林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为3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延长学习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含休学)四、培养方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全日制专业硕士应在导师指导下于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出培养计划,一般应于第三学期结束前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分流办法》参加中期考核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利用周六、周日来校学习,或者学校选派老师到异地教学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由学院为其制定出培养计划,在第三学期结束前转入论文工作并按时进行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开题报告半年以后进行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前沿性;,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过程要探重视运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模拟训练等方法,要重视和加强教材、讲义等教学资料的建设1.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以课程模块建设为基础,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专业提升课、职业素养课五大模块,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为主线,辅以专业提升课、职业素养课(见图1)各相关学院须以此为原则,建设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过程要探重视运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模拟训练等方法,要重视和加强教材、讲义等教学资料的建设原则上,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为:分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思想政治课S00010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必选S0001025自然辩证法概论181学院二选一S0001026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1公共英语课S0002033英语听说722必选S0002027英语读写321研究生五选一S0002028现代英美社会文化321S0002029实用英语写作321S0002030商务英语321S0002031英语视听说-新闻与影视欣赏321各类别(领域)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设置其他相关课程,课程设置原则应遵循《关于加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研院字[2010]第126号)文件精神。
2. 在职专业学位各类别(领域)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设置课程原则上我校在职工程硕士和风景园林硕士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为:分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思想政治课Z0001005自然辩证法概论322必选其余公共课Z0002011第一外语(英语)603必选Z0002010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322工程硕士必选Z0004003知识产权161Z0003001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542根据需求选择Z0003004数值分析542Z0003012随机过程562Z0003010最优化计算542.0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基础课设置为:各类别(领域)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设置其他相关课程,课程设置原则应遵循《关于加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研院字[2010]第126号)文件精神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过程要探重视运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模拟训练等方法,要重视和加强教材、讲义等教学资料的建设六、专业实践及学分要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课程学习阶段融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训练后,还应专门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到相关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
从第二学期末开始,还应专门安排专全日制专业硕士到相关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全日制专业硕士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上必须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为63个学分同时,各学院应根据学校要求指定符合本类别(领域)特点的专业实践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专业实践的管理与考核办法七、必修环节1.中期筛选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中期筛选,按《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分流办法》实行2.技术讲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10次以上技术报告会每次应填写“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参加技术讲座考核表”,其中至少3次附不少于1500字由导师签字认可的小结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专业实际,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可结合调查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内容撰写全日制专业硕士申请毕业答辩的具体要求由各学院规定。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按《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执行除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以外,各学院可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学术性、效益性、系统性、创新性、写作等)提出具体要求,还可对论文工作的阶段考核做出规定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应严格参照全国各领域制订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对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提出要求,特别是体现本领域的特定要求二、研究方向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兼顾行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确定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三、培养年限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其中前四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 6个月,学位论文工作不得少于一年半(从论文选题到申请答辩)四、培养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利用周六、周日来校学习,或者学校选派老师到异地教学。
工程硕士入学后两周内由学院为其制定出培养计划,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选题并进行开题报告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开题报告半年以后进行五、学分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4门)不少于10学分六、课程设置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课程每学分一般为16学时具体设置如下: (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 1、自然辩证法概论(32学时,2学分)2、第一外语(英语)(3学分,60学时) 3、数学(自定)4、知识产权(1学分)5、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2学分) 6、基础理论类课程(3学分) 7、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10学分,不少于4门) (注: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由学校与企业协商,并报学校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确定)(二)选修课程 1、计算机应用类课程2、管理类课程3、行业发展概论类课程4、相关学科课程(三)必修环节1、开题报告2、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七、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内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工作按《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在职风景园林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一、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是与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风景园林事业相关领域培养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具体的培养要求如下: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风景园林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具备承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的能力3、具备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研究方向 在风景园林硕士培养方案中,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兼顾行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确定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
三、培养年限风景园林硕士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四、培养方式1、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学校集中授课与学生结合工作实践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2、采取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由高等学校相关学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