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98370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学校课程新体系 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课程是教育最重要的内涵要素,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宁阳实验高中围绕素质教育目标规划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三级课程”管理所释放出来的空间,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并依据泰安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意见中建设和开发“幸福教育”课程的要求,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形成了以德育课程、基础课程、和艺术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新体系,让丰富多样的课程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优质“食粮”, 让学生在选择学习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幸福感。一、德育课程 为践行我校的

2、德育理念“融德于教,践知于行”,培养“德厚品端,学高志远,特长突出,全面发展”的人,我校借“幸福学校”建设之机,从课程建设的层面来思考德育活动,从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落实德育活动,将德育活动纳入“课程”系列。我们主要进行了主题教育课程、离校教育课程和校外资源课程三个方面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之路。1、主题教育课程学校注重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让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主题教育课程中自然生成。 (1)“文渊”分层课程近年来,我校学管处、团委每年都按年级分层举行学生行为习惯达标活动,高一的主题为“告别不文明行为,做合格高中学生”,高二的主

3、题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成就幸福人生”,高三的主题为“做一个高尚的人”,三个年级三个主题,既相互联系,又层次分明,把三个年级开展的活动整合成课程,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让学生全面发展 让文明渊远流长”,从中提炼出“文渊”二字统领课程,形成我校的“文渊”分层课程。(2)主题月课程我们建立起“一月一主题”的课程化管理机制,确立了“爱国、文明、勤俭、感恩、理想、信心、安全、环保”等八个主题教育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责任感得到培养、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洗礼。2、离校教育课程学校将学生毕业前的的文明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等活动进行课程化,达到文明离校的目的。基本模式为:在教室举办以“感恩”

4、和“憧憬”为话题的主题班会 在餐厅举办全年级师生和家长参与的以“父母恩”、“师生谊”和“母校情”为主题篇章的毕业典礼在校园里组织全校师生为毕业生送行。离校课程,让学生感受到毕业不仅是一种别离哀愁,更是一种责任和感恩。3、校外资源课程校外资源课程指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丰厚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德育实效的持久性的活动课程。如青年志愿者活动、艺术团慰问武警活动、校园广播站活动、气象站参观体验活动、科技馆参观学习活动、学生值周班活动。二、基础课程我们除了按国家

5、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程外,还针对我校生源和师资进行校本化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科模块课程纲要、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开发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1、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模块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某一模块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主要是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符合学校的教学实际。一般由教学目标、内容校本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包括重点、难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盲点也就是空白点)、实施策略、考试评价、课时安排、保障要求等构成。2、学习策略课程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课程主要是学生的通用学习技能,如记忆学习策略、复习

6、策略、巩固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可以是某科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是某科某专题的结题策略,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三、艺术课程为突显我校“艺术润心、文化铸魂”的办学特色,我们构建了以艺术欣赏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课程1、 艺术欣赏课程面向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课程内容为: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美术欣赏、音乐欣赏以及校本课程歌声伴成长、写字与书法I等。通过开设艺术欣赏课,学生能够普遍掌握美术、音乐、书法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提高。2、社团活动课程面

7、向部分学生开设,以社团为组织形式,学生报名志愿参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 课程内容为5个系列31个模块:(1)艺术润心课程系列,包括:合唱团、声乐、竖笛、二胡、拉丁舞、写意花鸟、泥塑、速写、素描、影视欣赏、硬笔书法;(2)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系列,包括:电脑美术制作、海报设计、博客制作、影像处理;(3)人格修养课程系列,包括:普通话、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话剧表演;(4)人文睿哲课程系列,包括:美学初步、中国文化选讲、演讲与辩论、故事哲学;(5)节庆文化课程系列,包括: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以及我校设计开展的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3、专业基础课程面向有志于升入高校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课程内容为3个系列11个模块:(1)美术专业基础课系列,包括:素描静物、水粉静物、素描人物头像、人物速写;(2)音乐专业基础课系列,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3)书法专业基础课系列,包括:开设楷书、隶书、行书。同时,编写了艺术课选修校本教材素描静物、水粉静物、歌声伴成长、写字与书法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