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4969396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习题(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专心-专注-专业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2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

2、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

3、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 C就业;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有效需求不足; B

4、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C微观效率低下。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那些问题? 16怎样理解GDP的含义? 17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18什么是萨伊定律?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怎样实现充分就业? 19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20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习题参考答案1(略)2A 3C; 4D; 5A; 6B; 7B; 8A; 9A; 10C; 11B; 12C; 13C; 14A; 15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量的考察,特别是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水平、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

5、样使一国的总产出水平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总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上下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原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16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理解上述定义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细节:(1)“一个国家或地区”蕴含着地域原则,即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不应计入本国的GDP

6、。如居民购买的化妆品,如果是在本国生产的,就应计入本国的GDP;如果是从国外进口的,就不应计入本国的GDP。(2)“一定时期”说明计入GDP的是核算期内(一般以年或季为核算期)所生产的产品,不包括以前生产、现期仍在使用的产品。例如,一幢旧房屋的买卖虽然发生在本核算期,但是由于旧房屋是过去生产的产品,所以不应计入本期GDP。但是,在买卖旧房屋过程中发生的经纪服务是本期提供的,其价值应计入本期GDP。(3)“所生产的”说明GDP只计算现期生产的最终产品。这就意味着,过去生产但在现期销售掉的产品不计入现期的GDP,现期生产但没有在现期销售掉的产品计入现期的GDP。(4)“最终产品”说明GDP只计算最

7、终产品价值。最终产品是指现期生产的不需要经过再加工就能直接供其购买者使用的产品,而中间产品是指现期生产的但必须经过再加工才能供其购买者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价值不应计入GDP,因为它会造成重复计算。(5)“市场价值”表明GDP是通过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分别乘以每种数量,然后加总得到的。同时说明计入GDP的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计入GDP。(6)GDP为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和,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17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8、二者的数量关系是:GDP等于GNP减去本国居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再加上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18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创造自身的需求,有多大的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古典宏观模型认为,健全的价格机制能导致充分就业。具体来说:(1)总产出等于总供给,总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2)工资的灵活变动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使总产出达到最大。(3)利息率的灵活变动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4)货币数量决定总需求,并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价格水平。19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革命

9、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从稀缺资源的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3)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 20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有两本划时代的名著。一本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另一本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宣告了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诞生。而160年后,即1936年通论的问世,则标志着作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不仅研究微观经济问题,而且还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如亚当

10、斯密既研究商品的价格与分配问题,也研究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问题。在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发表之前,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已日臻成熟,而宏观经济学则相当薄弱,与微观经济学不相适应。尽管如此,当时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如马歇尔、庇古等人对宏观经济运行毕竟还有他们的一套理论观点,人称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价格与工资具有灵活性,当供求失衡时,价格与工资会迅速调整,使供求趋于平衡。因而,总供给曲线大体上是一条垂直线。既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变动就不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因此,调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实际国民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而只能影

11、响通货膨胀率。19291933年,西方各国爆发了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整个西方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4千万。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此茫然无知,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难免陷于破产的结局。凯恩斯潜心研究萧条经济学,突破前人的旧框框,创造性地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和就业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解释了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一些西方经济学者把1936年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一般认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源头:一个是罗斯福新政,他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另一个是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理论的“凯恩斯模式”的基本观点

12、是:价格和工资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在经济不景气,实际国民产出水平较低时,总供给曲线基本上是一条水平线。在此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只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因此,调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和失业率。这样,凯恩斯理论也就为政府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

13、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理论风靡西方世界,不仅为绝大多数经济学者所信奉,而且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府也把它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南。凯恩斯主义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从战后的繁荣阶段步入“滞胀”阶段。对此凯恩斯主义理论不能对此做出很好解释,当然也开不出对症的药方。为研究解决滞胀问题,各种经济学派应运而生,纷纷著书立说,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种种修改和补充。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这些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 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企业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现实GDP、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劳动力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失业、奥肯法则。 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流量指标( )? A消费支出; BPDI; CGDP; D个人财富。3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 )。A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