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96749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分析说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社会急需的人才,对口企事业单位近年来越发强调毕业生的自主性及创新性,这要求电气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理论性向实践性改革。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为例,阐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思政建设0引言电气专业应用范围较广,就业范围可覆盖社会生活中电气、电子等复合型企业,毕业生主要承当工程技术职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也随之变大,对其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重庆某电气公司为例,2021年本科院校电气专业的毕业生仅能从事一

2、线根底工作,且试用期1年。因此,如何为企业培养出适应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六盘水师范学院电气专业处于起步阶段。为有效实现我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该专业的深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突出自己的特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1现有问题分析现有课程体系依旧按照公共根底课学科根底课专业平台课实践教学课的教学体系进行设置表1。与其他学校电气专业相比,其中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教育平台课仅有13%的比重,远远贵州某一本大学专业教育平台课的25%,更低于排名前5的学校。而电气类与其他专业的区别需要通过专业课来表达,这是造本钱校电气类特点不突出,学生无技术特长的主要

3、因素。目前,六盘水师范学院电气专业人才当量缺乏,教师多为自动化专业。知识架构与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符,无法引导学生未来就业选择等。这要求六盘水师范学院需要引入大量的人才来把电气工程工程传承下去,且要求有一定的企业经历,不能依书教书。电气专业课程多、课时量大,传统的教学文件已经占用了学生绝大局部的时间,而新技术的引入不够及时。在本校,教师任务重,一人承当23人的课时量,教师无法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因此在某些课程的讲授中,只能按图索骥,将书本知识照本宣科的讲解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困难,课堂气氛差。其次,电气类毕业生应看重动手能力,而本校缺少相应设备及实验环境。学生无法将课本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出

4、现了不少学生毕业后不认识相应设备、不懂相关操作的情况。其次,缺乏实验设备造成了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将学习变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2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2.1增加专业课比重,构建有专业特点的能力体系为打造合理、完备、高效、创新的有机整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可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按照重根底,观实践,强专业,领创新;的原那么进行过渡阶段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根底;是要求师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根底理论知识与方法,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专业根底知识及实践专业根底的能力,以便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保障。观实践;是指着重观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动手能

5、力调整教学方法。强专业;是指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使之具备较强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一技之长;。领创新;是指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以教师为领头羊,带着学生多做创新工程,多学社会新技术,多开展新思想,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新形势。2.2加强教师培训,因人制宜教学学校适时的开展培训,通过邀请具有良好经验及能力的老师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培训老师学法的研究,能极大地促进教师教法的改良。同时也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应,并对学生的反应加以研究,这可以反向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也能到达因人制宜教学。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方法,我们常说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说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

6、要找到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此到达一个平衡,这要求教师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结合自己实际,去设计每一天的教学,去活泼他的课堂。2.3加强思政建设,培养正能量专业技术人员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学校培养社会人才成功率的上下正相关。作为国家未来开展的核心力量,高校的大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前期对学习内容的设置进行思考,找到值得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的问题,例如职业道德等,从而到达引导学生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并当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核心被大家所接收之后,教师要找到这个核心的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技术价值,接着对社

7、会价值进行延展,拓展出课程内容的思政点。在核心内容结束时,教师可以结合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思政和技术两方面同时思考和总结出问题、结论,同时让学生自主分析课程的始末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3结语今天的电气专业人才适应性强,毕业前景一片大好。在需求如此大大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对于人才的培养,同时更要注重专业性和应用性,将其培养为具有技术特长,不可替换的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王泽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标准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32(S1):5-8+23.【2】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开展分析.山东工业技术,202

8、1(11):177-178.【3】梅杨,陶春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标准与专业特色关系的探讨.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4(03):73-75.【4】金佳露,杨嘉锋.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开展.科技与创新,2021(10):142-143.【5】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管理观察,2021(01):119-122.【6】李晓,刘天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83-86.【7】电子信息学科根底教程研究组.电子信息学科根底教程2004.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戴先中.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内容、地位与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张爱玲,韩富春,卜庆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71-74.王兆安,邱捷,罗先觉,赵金娥.关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132-134+141.赵舵,冯晓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S1):88-8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