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第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96364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第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总论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计量等。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特征一、会计的分类人类的社会活动大多是通过某些组织完成的,组织通常可以分为营利性组织、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一般被称为“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的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而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是指各级政府机构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各类学校、医院、公共福利组织等。以企业经济活动为核算对象的会计,称为“企业会计”;以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为核算对象的会计,称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一) 企业会计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获利是企业经

2、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利润,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等筹集资本、扩大收入、降低成本、合理分配利润。因此,企业会计涉及从接受投资到赚取、分配利润的全过程,要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二)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与企业不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政府管理、提高全社会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由于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具有与企业不同的目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在会计核算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也不同于企业会计,从而形成了与之不同的会计门类。 二、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

3、依据,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方法,确认和计量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反映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净收益的形成及分配,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并通过分析会计报告,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全面的反映。(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会计学科。它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计划和控制的需要,以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资料,运用数学、统计学等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

4、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为企业管理部门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三、财务会计的特征(一)对外提供通用的财务报告现代社会中,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众多,既有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也有企业内部管理当局。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向企外部同企业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各方提供财务报告,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由于企业外部与其利益相关的集团或个人众多,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千差万别,因此,财务会计并不是也不可能针对某一外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满足其个别决策的需要,而是通过定期编制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向企业外部使用者传递企业财务状况、经

5、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 以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财务报告是由企业管理当局负责编报的,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来自企业的外部。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远离企业,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获得有关的经济信息。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焦点。为使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防止企业管理者在会计报表中弄虚作假,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并按照法定的程序对有关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三)运

6、用传统会计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活动财务会计是从传统会计演化而来的,它沿用了传统会计中有关确认、计量、记录等方法及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映和监督。同时,财务会计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将传统会计的方法、程序提高到一定的会计理论高度,并以公认会计原则的形式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形成较为严密而稳定的基本结构。请思考 会计分为那两大领域?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不需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的前提条件。为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确认、计量、记录和

7、报告会计信息,所以会计假设也成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对所处的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我国的会计基本假设为四个,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基本前提的实质在于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如董事长自用买房款要入到企业账上就违反了此假设。(二) 持续经营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持续下去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倒

8、闭进行清算。在这个基本前提下,会计便可认定企业拥有的资产将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合理的支配和耗用,企业的债务也将在持续经营中得到有序的补偿。例如,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按取得成本而非清算价格予以计价,并且在持续经营期间视其耐用年限将其价值分配转移,即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将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去。持续经营前期,认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产总以原定的用途被使用、消耗,其资产的现时价值并不重要。倘若持续经营前提不存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原则以及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三) 会计分期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分期,是指

9、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相等的、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考核其经营活动的成果。企业以持续经营为理念,但是债权人和投资人乃至经营者却不能等到经济活动完全结束(承包期满或解散)才核算一次盈亏,这就促使企业将经营活动截成一段段的距离,分期记录经济业务、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会计分期的意义在于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为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等奠定了基础。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季度或者月度报告。(四) 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

10、在会计核算中以假定价值不变的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请思考 什么是会计基本假设,分为那几个假设?二、会计基础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

11、础。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判断收入是否实现,主要看产品是否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是否已经提供。如果产品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收款权力,收入就算实现,而不管是否已经收到款项,都应计入当期收入。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判断费用是否发生,主要看与其相关的收入是否已经实现,费用应与收入相配比。如果某项收入已经实现,那么与之相关的费用就已经发生,而不管这项费用是否已经付出

12、,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与之相关的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在收付实现制下,对收入和费用的入账,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定它们的归属期。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 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原则有四方面的含义:一是真实性,指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二是客观性,指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不偏

13、不倚,以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所左右;三是可验证性,指有可靠的凭据,以供复查其数据来源和信息提供过程;四是信息完整,如收入大幅提高是由于国家政策所致时,只报表提供收入信息不够,应披露国家政策的影响。(二) 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如相关产品过剩,企业存货跌破账面价,会计上计提跌价准备就是提供资产已经减值的相关性信息。(三)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理解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信息利用

14、者的决策有用,因而必须使信息利用者理解会计记录乃至编报报告语言、方法的含义和用途,可理解性原则应贯穿于会计凭证开始的各个阶段。(四)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同一企业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如企业将存货计价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会对存货发出成本和留存存货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附注中应该说明。2不同企业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企业经营的好坏,资产情况如何,靠企业间会计报表

15、信息比较,如果企业记账都口径一致,无疑可比性增强。可比性原则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并不意味着不能有任何选择,只要这种选择仍然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如为了如实反映应收账款的风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五)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未能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会计核算的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如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就是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六)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损益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如某项资产过少可不单独在会计报告中列报,而在财务报告中合并反映。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