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KB
约10页
文档ID:484961593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_第1页
1/10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和论述题1. 万物有灵论 亦称“泛灵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该理论做出系统论述她觉得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人们基于对影子、水中映象、回声、呼吸、睡眠,特别是梦境等现象的感受,觉得在人的物质身体之内存在着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当这种东西离开身体不复返时,身体便丧失活动能力和生长能力,呼吸也随之停止2.  简述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成就   a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后来成为出名的人类学家,如埃文思普里查德,利奇,费孝通等   b 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的功能理论;觉得文化是由于需要而产生的理论;先开始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经济生活制度方面的内容 C 开创了“参与观测”式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措施论上做出科学的规则(学习本地语言,生活一年或一种季节性周期以上)    d 通过学科训练树立科学的态度;开创学习并使用土著语言进行参与观测和记录等3.  泛埃及主义  这是一种被称为英国传播学派所倡导的理论及它的学术代表,只由于其倡导者G.E.史密斯是曼彻斯特大学解剖学专家,因此学术界又俗称之为曼彻斯特学派。

其学术主张是: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和文化,所有以古埃及为中心和发祥地,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涉及所有的高档文化的元素,都是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化传播开去形成的,因此被称做“泛埃及主义”的传播论这种近乎武断的传播论在学术界又被称为“极端”的传播主义或“超传播主义”,借以指责它过度强调传播而忽视各地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发明潜能4. 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构成的学术社群被觉得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支其重要的人物涉及第一代的阿多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弗洛姆以及第二代的柏格、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人 社会研究中心成立于1924年,但要到1930年由霍克海默成为机构主任之后,才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方式,涉及以马克思及黑格尔、卢卡奇、葛兰西等人的理论为基本,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种族主义及文化等等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借助马克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她们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立所谓的批判理论,相较于老式社会科学要以科学的、量化的方式建立社会经济等等的法则规律,她们则更进一步要探讨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哈贝马斯提出的哈贝马斯沟通理性等,都是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5. 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是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一种种族类型俾格米分布在非洲中部,以及亚洲的安达曼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大洋洲某些岛屿俾格米人的体质特性是身材矮小,头大腿短,皮肤暗黑,鼻宽唇薄,头发卷曲,体毛发达依托狩猎采集为生,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非洲俾格米人又称“尼格利罗人”,亚洲俾格米人又称“尼格利陀人”,但至今尚未发现两者之间有遗传上的联系6. 简介德奥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一方面提出文化传播问题的是德国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她所倡导的“传播主义”成为“传播学派”的理论之源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尚有弗里兹·格雷布纳、莱奥·弗洛贝纽斯、威廉·斯密特等这些以德国为主,涉及奥地利等国的学者构成了人类学界初期的“德奥传播学派”1) 拉策尔德国地理学家兼民族学家,传播主义的先驱, 她十分认真地研究了自然环境对一种民族的内部生活和文化形成,以及各族之间交往的性质产生影响的一切形式有关这一点,拉策尔在最后一部巨著《土地和生活》中讲述最为详尽2) 格雷布纳    弗里茨·格雷布纳是德国的民族学家她的“文化圈理论”的源流除了吸取拉策尔和弗罗贝纽斯理论外,其思想本源是新康德主义历史哲学流派。

格雷布纳企图把民族学变为严格的历史科学,并且把它同自然科学区别开来格雷布纳的重要著作:《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3)施密特奥地利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施米特把格雷布纳的 “文化圈”理论作为她立论的基础,并用瑞典生物 学家科尔曼的俾格米理论加以补充施米特的基本观点,简要地说:她给格雷布纳的“文化圈”理论赋予了世界历史性阶段的性质,提出了文化圈和文化层进一步扩散和迁移的观点重要著作 《澳大利亚语言的分支》、《南美的文化圈和文化层》等7. 试评德奥传播学派传播论学派虽然风行一时,但是由于它过度强调了传播的作用而忽视了每一民族均有其独立发明性的一面,因而最后走进了死胡同她们把文化现象同其发明者即人和人民割裂开来,忽视作为发明力量的社会的人的作用,因而或者把文化完全机械地理解为只能在空间上移动的僵死事物的集成(格雷布纳),或者把文化看作是某种不依赖于人的活生生的独立的机体(弗罗贝纽斯),或者浮现所有文化在一种点上一次产生和后来才分布于全球的思想(埃利奥特·史密斯,佩里)传播主义者多种具体理论的牵强附会和毫无根据,就是这个主线缺陷导致的她们所主张的一种或数个全世界的发明中心的理论,已经为现代科学所否认。

但是某些通过修正的观点,如许多文化特质也许来源于数量有限的社会之中,后来再通过模仿和迁徙而扩散,则逐渐为人所接受除此之外,传播学派对于诸多重要问题,均难以回答例如:为什么某一特殊的文化因素会在某一特定地点产生?为什么会产生传播?为什么人类集团在接受外来的影响时会接受某些文化因素而屏弃此外某些?工具或技术的传播借用与宗教或风俗习惯的影响能否同等看待,等等尽管如此,传播学派仍然有其积极的建树传播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对的的同抽象地、在时间和空间之外考察人及其文化的进化主义者相反,传播主义者完全合理地提出了各族间具体的文化联系问题她们指出了被进化论学派所忽视了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这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接触、互相作用的模式的区别;人类集团互相适应的措施以及她的适应自然环境的措施之间的区别9. 文化的超有机体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提出的理论克鲁伯觉得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涉及语言、社会组织、宗教信奉、婚姻制度、风俗习惯以及生产上的种种物质成就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具有“超生物”或“超机体”的性质,且也是超“个人”的它固然与遗传无关,与种族无关说同一语言的人也许属于不同的种族;不同种族也可以说同一语言。

语言是不固定的,今天的语言不同于往昔,嗣后也还会变化而种族遗传则比较稳定语言的状况如此,文化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文化有其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规律,每一文化均有它的独特的特点这些都不属于生物的范畴这个观点为批判种族主义妄图把文化成就当作种族优劣的体现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理论武器10. 人类文化发展的非规律性(文化独立论)   文化独立论美国博厄斯学派的理论,又称“非决定论”,一种与文化的地理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直接对立的观点觉得文化自身是一种独立的整体,任何用单一因素推论文化形式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文化现象极其复杂,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个方面互相作用的成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有生物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影响,多种影响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无疑都是决定因素之一,但都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地理环境或经济条件虽然都能影响文化,但其影响的限度要视文化自身的性质而定,并且只能影响文化的细节,不能决定文化的模式,而文化反过来限制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发展这种理论特别这种理论特别强调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否认11. 文化区  文化区就是指具有相似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文化区的概念是20世纪的产物,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等一方面使用了这个术语人类学家的文化区最初是为了用地图表达和划分南北美洲种族类型的一种有创见的手段12. 文化模式论文化模式一般就是指一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明、积累的各部分文化内容之间彼此联系而成的系统的文化构造体现本尼迪克特觉得,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觉得,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也许,这种也许是无穷的但是一种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无穷的也许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某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选择的行为方式,涉及看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多种规范、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形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合成一种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13. 基本人格论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诞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重要代表人物有A·卡迪纳、林顿和E·萨皮尔其特点是着眼于理解一种社会系统中文化的构成、文化老式的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心理过程和状况重要对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文化与人性的关系;文化与典型人格的关系;文化与个别人格的关系具体说来,便是一种社会如何教育小朋友学习,接受文化老式;这一套小朋友教育方式如何影响其人格形成;基本人格构成如何趋向于文化典范;异常行为的文化心理因素及过程;文化传递过程中容许变迁和发展的也许等。

这种理论的研究者觉得,社会化过程是个人与文化传递的核心所在它运用奖惩,运用肉化了的双亲偶像、运用升华的欲望,使社会成员都纳入文化所盼望、规定的轨迹之中这样,每个社会成员有许多种性因素是共同的这种共同的因素便是基本人格14. 简述摩尔根对民族学的重要成就(1)对氏族社会的科学阐明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她在重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本,并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族团队中找到了一把解开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并且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可以讲《古代社会》一书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补充2)一方面使用了问卷调查措施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并在易洛魁部落进行考察工作,收集的资料可靠、翔实、丰富3)运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这种研究途径是摩尔根首创的,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后来,美国出名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在摩尔根开创的研究基本上,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世界上六种重要亲属称谓制度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指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发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恩格斯指出:“摩尔根在美国,以她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

15. 简述历史学派的措施论特点    1、 反对演绎法,注重归纳法   博厄斯反对演绎法,反对资料局限性就匆忙得出结论她的治学措施重要是归纳法,即注重实验、实证,强调个性和相对性,注重实地调查,主张应当寻找特定文化的历史脉络,强调以客观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研究对象和所收集的资料,主张让历史和资料自身来发言这种研究措施导致了博厄斯的人类学研究基本上只是资料的收集,而缺少必要的理论建构2、注重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1)田野调查:博厄斯觉得必须注重具体的实地田野调查,且调查一定要参与到被调核对象的生活中去,还要站在被调查者立场上思考问题、观测问题2)田野调查必然波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对社会文化系统的理解,需要多学科相结合进行3、具体研究措施博厄斯指出: “在某部落所有文化关系的实际中,具体研究风俗习惯,及调查研究某部落与邻居部落间的地理分布这种措施可以提供一种对的的历史因素,它至少可以做到:(1)揭示环境条件,这个条件已发明或变更了文化成分2)也许理清心理学上的因素3)也许实现历史的连接16. 简析英法两国构造理论的不同 法国二战后在民族学界影响最大的学派是构造人类学派法国和英国的“构造”理论是不同的。

英国的构造主义表目前一大批杰出学者的著作中,而法国的构造主义实质上只有一种唯一的代表——列维·斯特劳斯英国的构造主义者在自己的研究中是从现实的具体共同体(部落、人民、国家)出发的,并且研究每一种这样的共同的构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