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96035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保护摘要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和土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的前 提,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拥有丰富的水 土资源是立国富民的基础 。水土资源遭到破坏、进而衰竭,将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这个结 论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证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罗马帝国、 巴比伦王国的衰亡,都因为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民不聊生 而亡国。希腊人、小亚西亚人为了取得耕地而毁林开荒造成严重的水土 流失,使这些地方变成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1。近几十年来因沙化导致 撒哈拉大沙漠多次南侵,迫使邻近国家不得不

2、放弃大片宜农宜牧的土 地;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因水土流失使耕地岩漠化、沙漠化等成为不毛 之地。水土保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修订后的新水土保持法 于今年 3 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水土保持法制建设的又一个里程 碑,对于进一步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改善生态 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水是基础性 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合成节 约、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现实社会的一大 课题。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1 中

3、国水土资源保护现状中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据 90 年代初遥感普查,全国有水土流 失面积 36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 179 万平方公 里,风力侵蚀面积188 万平方公里。中国七大流域均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其中黄河 中游和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而仅 因土壤退化每年就要损失耕地约46.653.3万公顷,因自然灾害而丧失耕地约10 万公顷。耕地面积在减少,可是每年人口却增加 1400 万人,如这两个逆向增长继 续下去,我国的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日趋严重,生存空 间日

4、益缩小,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 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 重要的意义。十九世纪以来全世界土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盐渍化、沙 化、瘦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退化而丧失了 生产能力。目前,全球 15 亿公顷的耕地,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每年要损失 500700万公顷,到本世纪末将会达到1000万公顷。如果土壤以这样的毁坏速度 计算,全球每20年丧失掉的耕地,就等于今天印度的全部耕地面积(1.4亿公顷)。 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会逐渐减少状况。1.1 问题

5、与危害水土流夫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危害有:(1) 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退化。据不完成统计,近 40 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损 失的土地4000多万亩,每年平均100万亩以上,全国每年至少流失50亿吨沃土。(2) 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比 地面高 5 一 7 米,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3) 降低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寿命,给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带来困难。中国大中小蓄水 工程已淤积泥沙200亿吨以上。(4) 生态环境恶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1.2 成绩与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把水土保持作为经济

6、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治水、 治土、治沙斗争。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4 万平方公里,近几年全国每年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 一 4 万平方公里。通过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 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 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 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1997 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 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随后,中央领导多次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

7、 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 孙后代的大事。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从 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明确的策略和奋斗目标。目前,国家已全面启动了跨世纪生态建设工程,水 土保持已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实践中,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水土保持经验。主要有:(1) 根据水土流失的规律,以流域为单元,坚持工程、生物、农业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相配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多年实践证明,植树造林 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任何单一的措施解决不了水土流失问题。只有采

8、取 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在近期和长远始终起到控制水力和风力侵蚀土壤,防止水土流 失。(2) 必须把治理水土流失同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愿望紧密结合,充分调动 广群众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如中国现在普遍推行的治理开发农村“四荒” (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的工作,就是依靠政策,调动千家万户,综合治 理千沟万壑,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生产条件,扩展了人口生存环 境容量,达到了一方土养一方人,富一方人的目的。(3) 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拿出专项资金,开展重点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 用。国家已在七大流域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0 多个县开展了重点治理, 总面积 6

9、0万平方公里。1.3 对策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面 广量大,今后治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另外,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边治理、 边破坏的现象还十分严重,由于人为因素,每年新增加水土流失面积达 1万多平方 公里。面向21 世纪,为了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根本得到改变,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根本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恶劣生态环境的伟大号 召。当前,全国人民正在积极相应这一伟大号召,扎扎实实地实施这一宏伟工程。 主要措施是:(1) 加快以长江、黄河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争取到 2010 年,使 长江、黄河等流域上中游水土

10、流失严重地区得到初步治理,使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得到改善。(2) 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制等 多种形式,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3。(3) 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执法,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 规体系和监督执法机制,控制人为的新的流失面积的增加。2 中国的水污染及防治2.1 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命脉性、不可替代性和不能广泛交流性,以及在中国的紧缺现状, 决定了保护利用好现有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 23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 发展,缺水问题日

11、益严重。水污染加剧了中国的缺水。据全国水环境监测网 1997 年的监测成果,1997 年全国各大流域主要水系水质与 1996年相比,总的趋势是继 续恶化,这也是水污染程度持续加重的第 18 个年头。在受监测的 51124 公里河长 中,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的河流长度占58%,未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 准III类的河长占42%,其中严重污染的超V类河长占12%。中国水污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河流污染从局部开始,沿河蔓延,殃及上、下游,影响左右岸,最后污染整条河。(2) 城市周围水环境污染严重,并不断向农村蔓延,影响乡镇供水,农业生态环境遭 受破坏。(3) 地下水污染由点发展到

12、面,污染正由浅层水向深层水发展。(4) 季节性突发水污染事故逐年上升,南方多水地区也由于污染出现水质型缺水。(5) 一些湖泊富营氧化严重,威胁供水安全和渔业生产,水库富营氧化问题也呈发展 趋势。2.2 对策近年来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把水资源 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 的法律法规。“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强了淮河、辽河、海河、滇池、太湖、巢湖 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水污染加剧的趋势还未能得到根本扭转。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1) 做好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 在开

13、发利用和调度水资源时,统筹兼顾,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地 下水体的合理水位。(3) 对水体进行功能区划分。对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 及其它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严格措施,保证保护区 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使用标准。(4) 加强对排污口的管理,严格控制向水域排污,对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减少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5) 建立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造成水污染的单位,要负责治 理并承担全部治理费用。(6) 鼓励水资源保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

14、消化和普及推广。3 中国的土壤流失现状及防治3.1 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因素植被破坏。植被破坏使得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流失的先导因 子。坡耕地垦植。它使土壤暴露于水力冲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动因子,土壤流失量 与坡度呈指数关系。由于我国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丘陵地区农 业活动势必由平地向坡地推进。坡耕地农业是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和黄土高原的特 色。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长江流域、江南丘陵、黄土高坡土壤流失严重与季风气 候的影响有关。1 风气候的特点是:降雨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因此也加重了水土 流失。3.2 土壤流失的防治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从几方面下手: 树立

15、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土壤流失是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农 业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要在处理人口与土壤资源,土壤治理与生态环境 治理和保护上下功夫。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和全国性荒地开垦,农、林地监督性法 规,制定土壤流失量控制指标。要像保护环境一样处理好土壤流失。防治兼顾、标本兼治。对于土壤流失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搞好土 壤流失防治。(1) 在森林、草地植被完好的地区,采育结合、牧养结合,制止乱发乱砍,控制采伐 规模和密度,控制草地载蓄量。(2) 在坡耕地地区,实施土壤保持耕作法。对于农作区,可实行土壤保持耕作。丘陵 坡地梯田化,横坡耕地,带状种植。实行带状、块状和穴状间隔

16、造林,构筑生物篱 等田间工程,以促进林木生长,恢复土壤肥力,(3) 在土壤流失严重地区要将保护放在首位,高标准梯田化以栏沙蓄水,增厚土层, 培育森林植被。在江南丘陵、长江流域可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乔、灌、草木作物, 以植物代工程。总之,防治土壤流失,应从生态工程、生物工程和水利工程三方面着手,开展 综合治理。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资源保护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保护的联系里约宣言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部份, 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 极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 试金石。中国总理温家宝 25 日在“斯德哥尔摩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部长对话上发表演 讲,就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出三点看法。他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