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94958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谈葡萄沟教学达标策略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拟丰盛,在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结合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合理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趋势。现我就?葡萄沟一课为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意境,激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的一种传统的根本办法。我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除了教师的讲解引导,我主要用创设意境法,先让学生亲自品尝葡萄,观其形,察其色,品其味,乐其道,为揭示课题创下了良好的氛围,带领“葡萄沟的葡萄与你们吃的葡萄从颜色到味道是不是一样?这个问题,让学

2、生初读课文,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以“课文是围绕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当学生找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后,最后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看一看葡萄沟究竟好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教师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很高涨,思维也相当活泼,他们都很想知道葡萄沟这个地方究竟怎样,便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意境引导之中,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又如我在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意境:“学了这一段以后,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怎样?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后,接着我问:“同学们,

3、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那里的葡萄?这样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激起来了,思维也被激活了,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葡萄沟的葡萄是不是像课文里描写的一样。这样,我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另一个教学意境,思维得到再次激活。二、激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开展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师鼓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师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经过不断评价和螺旋回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如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首先让学生设疑,说说这节课他们想知道什么?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纷纷提出不同的问题:有的说想知道人们为什么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有的说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有的说想知道葡萄干

4、为什么非常有名通过这样,让学生充沛设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机,使教学更有的放矢。然后教师再归纳补充这节课的目标。这样,教师把学生的散发思维进行再集中,最后,带领一个个问题一段一段地学习分析课文,使学生“学有目的,教师“引有方向,克服了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做到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有疑难的问题教师引导他们半独立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创设情景一步步铺垫解决。如在教学第二段时学生对“热情好客这个词语不理解,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理解:“假如老师到你们家作客,你们欢迎吗?你会怎样招待老师呢?同学们听到老师要到自己家作客,都争先恐

5、后地抢着说,有的说给老师倒茶,有的说请老师坐,还有的说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请老师吃面对学生的一个个答案,我及时引导,葡萄沟的老乡也像你们一样,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家里最好吃的葡萄招待远方的客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又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学生对制作葡萄干的过程就更难理解了。在教学时,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下列教学过程让学生先带领问题读课文:阴房的结构是怎样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学生读课文,对阴房的结构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后,接着让学生看录象,使学生对制作葡萄干的阴房及制作过程从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这一教学办法是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为

6、主的特点确定的。最后分小组讨论问题,质疑问难,不但使学生活动时间充沛,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鼓励了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三、把语言文字训练同思维训练密切结合起来比方:将识字教学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把词句教学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拟中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学生屡次比拟分析,区别它们的异同,促进其迁移想象,培养迁移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该课,学生在进行训练,有的联系高低文理解,有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有的联系情境理解,有的联系旧知识理解词句。如:在理解“梯田、“热情好客这两个词,我那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凉棚、四面展开这两个词,我那么用投影展示“绿色的凉棚,通

7、过看图,让学生理解“凉棚是怎样的?“四面展开是什么意思?又如在理解“有名这个词时,我那么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理解,同“驰名、闻名、知名进行比拟。如学习句子:“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在理解“五光十色这个词时,那么让学生联系高低文理解,然后再与“五颜六色进行比拟,区别它们的异同。通过这样的训练,促进迁移想象,培养迁移思维能力。四、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开展中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我们的教学必须要注意到的。所以在教学时,我除了落实根底目标之外,还注重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如:在教学完课文,学生在本节课达标后,我那么对学生设计了一道拓展性的作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我们的家乡-广西,也有很多好地方,有很多有名的游览胜地,吸引了不少的中外游客到我们家乡观光游览,你知道多少?你到过什么地方?如果你是一位小导游,你打算向游客介绍哪里?这时,学生兴趣很高,不仅渗透了思想教育,开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明性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形成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沛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开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