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课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949355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本》——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日本》——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能读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该国家的特有的自然现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出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主要城市、居民。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22班是实验班,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学习地区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日本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

2、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此外,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所以要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并且要将基础知识进行多次复述,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三、 学习目标1、通过看图,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2、通过学习,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3、通过合作探究,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四、 学习重点1、 通过看图,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2、 能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五、 学习难点通过合作探究,能根据地图和资料,

3、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六、 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 2、 读图分析3、 小组合作探究4、 复述七、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日本宣传片。边看边思考,视频里涉及哪些你熟知的日本的事物?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自然地理环境如何?这将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预习案】任务及要求:请大家快速自主阅读课本P69P71页的文字及地图。3分钟内完成以下各题。1、 日本位于 半球和 半球, 洲东部, 洋西北部,大部分位于 带。隔海与 、 、 、 、 五国相望。 2、 日本的领土由 、 、 、 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3、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地形以 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岛内最大的平原是 。4、

4、日本属于 和 季风气候。气候的 特征显著。 【探究案】探究一 日本海岸线特点1、观察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2、日本的海岸线特点对其什么产业和经济发展有利?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探究二 气候的典型特征 读东京和北京气温和降水量对比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从降水量、气温变化幅度两方面比较东京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与北京相比,东京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 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探究三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和温泉。【训练案】1 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D ) 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季风气候,气候干旱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差,泥沙淤积严重A B C D 2日本最大的城市是( C )A神户 B横滨 C东京 D京都3关于日本农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农业劳动力充足B耕地面积大,重视发展高度机械化C以生产小麦为主D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八、 板书设计九、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