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94918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 则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上特大、大、中桥桥位勘测设计的准则。厂矿道路和林业专用公路以及城市道路上的特大、大、中桥桥位勘测设计,亦可参照使用。桥位设计包括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桥位布设应根据道路交通的要求,结合河段特点,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极环境等条件进行。桥位设计河段分类表一、第一种河段分类表河流类型河段类型稳定程度河 流 特 性 及 河 床 演 变 特 点序号分类形 态 特 征水 文 泥 沙 特 征河 床 演 变 特 征河 段 区 别 要 点山区河流峡谷河段稳定1、在平面上多急弯卡口,宽窄相间,河床为V型或U型。2、河流纵断面多呈凸型,比降

2、缓陡相连。3、峡谷河段,河床狭窄,河岸陡峭多石质,中、枯水河槽无明显区别。4、开阔河段,河面较宽,有边滩,有时也有不大的河漫滩和明显阶地,有的地方也会出现心滩和沙洲,比降较缓,河床泥沙较细。1、河床比降陡,一般大于2。2、流速大,洪水时河槽平均流速可达58 m/s。3、水位变幅大,个别达到50米左右。4、含沙量小,河床泥沙颗粒较大。由于流速大,搬运能力强,故洪水时河床上有卵石运动。1、河流稳定,变形多为单向的切蚀作用,速度相当缓慢。2、峡谷河段的进口或窄口的上游,受壅水的影响,洪淤、枯冲。3、开阔河段有时有较厚的颗粒较细的沉积物,且多是洪冲、枯淤变化。4、两岸对河流的约束和嵌制作用大。峡谷河段

3、,河床窄深,床面岩石裸露或为大漂石覆盖,河床比降大,多急弯、卡口,断面呈V型或U型。开阔河段和顺直微弯河段,岸线整齐,河槽稳定,断面多呈U型,滩、槽分明,各级洪水流向基本一致。开阔河段平原区河流顺直微弯河段1、平原区河流,平面外形可分为顺直微弯型、分汊型、弯曲型、宽滩型和游荡型。2、河谷开阔,有时河槽高出地面,靠两侧堤防束水。3、河床横断面多呈宽浅矩形,通常横断面上滩槽分明,在河弯处横断面呈斜三角形,凹岸侧窄深,凸岸侧为宽且高的边滩,过渡段有浅滩、沙洲。4、枯水期河槽中露出各种形态的泥沙堆积体。5、由于平原区河流多河弯、河滩连续分布,因此,河床纵断面亦深浅相间。1、河床比降平缓,一般小于1,有

4、时不到0.1。2、流速小,洪水时河槽平均流速多为24 m/s。3、洪峰持续时间长,水位和流量变幅小于山区河流。4、河床泥砂颗粒较细, 水流输送给泥沙以悬移质为主,多为沙、粉沙和粘粒;但也有推移质。5、或者为宽滩河流。1、顺直微弯河段,中水河槽顺直微弯,边滩呈犬牙交错分布;洪水时边滩向下游平移,对岸深槽亦向下游平移。?2、分汊河段,中高水河槽分汊,两汊可能有周期性交替变迁趋势。3、弯曲型河段,凹冲凸淤。自由弯曲型河段,由于周而复始的凹冲凸淤,随着凹岸侧冲刷下切和侵蚀,弯顶横移下行,凸岸侧成?岗地形并扭曲弯向下游;与此同时弯曲路径加长,阻力加大,颈口缩短,洪水时发生裁弯取直。4、宽滩蜿蜒型河段,河

5、床演变与弯曲型河段类似。5、游荡型河段,河槽宽浅,沙洲众多,且变化迅速,主流、支汊变化无常。稳定性和次稳定性河段的区别:前者河槽岸线、河槽、洪水主流均基本稳定,变型缓慢;后者河湾发展下移,主流在河槽内摆动。分汊河段,两汊有交替变迁的趋势。宽滩河段泛滥宽度很宽,达几公里 、十几公里,滩槽宽度比、流量比都较大,滩流速小,槽流速大。分汊河段次稳定弯曲河段宽滩河段游荡河段不稳定山前区河流山前变迁河段山前变迁河段,多出现在较开阔的地面坡度较平缓的山前平原地带,河段距山口较远,其下多是比较稳定的平原河流,水流多支汊,主流迁徙不定,河槽岸线不稳,洪水时主流有滚动可能。1、河床比较介于山区和平原区之间,一般为

6、1 10;但冲积漫流河段有时大于20 50。2、流速介于山区和平原区之间,洪水时河槽平均流速可达到3 5 m/s。3、水流宽浅,水深变幅不大,既小于山区亦小于平原区。4、泥沙中等或较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水时往往携带大量细颗粒泥沙(既有悬移质又有推移质),是淤积的主要材料。1、山前变迁型河段,泥沙与河床演变特点有类似平原游荡型河段之处,但其比降和泥沙颗粒皆大于平原游荡型河段;主要还是山前河流的特点,夺流改道之势更为凶猛迅速。2、冲积漫流河段,通常无固定河槽,夹带大量粗颗粒泥沙的水流淤此冲彼;加以坡陡、流急造成水沙混合体奔突冲击,有很大的破坏力。洪水后,河床支汊纵横,支腐破碎,没有固定河漫滩

7、,是最不稳定的河段,河床有可能淤高。不稳定河段与次稳定河段的区别: 前者主流在整个河床内摆动,幅度大,变化快,河床有可能扩宽;后者主流的河槽内摆动,幅度小。游荡性河段与山前变迁型河段的区别: 前者土质颗粒细,冲刷深,回淤快,主流不仅在河床内摆动, 甚至可能造成河道改道;后者颗粒粗,冲刷浅,由于河床淤高扩宽和主流摆动,造成主槽变迁,河岸傍切扩宽幅度小。冲积漫流河段地貌大致具有冲积扇体特征,床面逐年淤高,较游荡型河段明显,洪水股流按总趋势在高沟槽中通过。冲积漫流河段冲积漫流河段,距山口较近,河床坡度较陡;因为地势单调平坦, 水流出山口后成喇叭形散开,流速、水深骤减,水流夹带大量泥沙落淤在山口坦坡上

8、形成冲积扇。河口三角港河口三角港河口段为凹向大陆的海湾型河口段。比降一般小于0.1, 流速也小;由于受潮汐影响,流速呈周期性正负变化;泥沙颗粒极细,多为悬移质。河口除受波浪和海流作用外,河流下泄的部分泥沙(进入河口后),由于受潮流和迳流的相互作用,常形成拦门沙,加之咸、淡水交汇造成泥沙颗粒的絮凝现象,促进了泥沙的淤积,洪水期山水占控制的河段,可能有河床冲刷。因此很多河口段河床的冲淤变化很明显。区别要点同形态特征。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河口段为凸出海岸伸向大海的冲积型河口;河口段沙洲林立,支汊纵横交错。注:表列河段为一般情况,如山区河段一般为稳定性河段,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有的山区河流有次稳定的、甚至有

9、不稳定的河段,遇到这类场合,应根据具体河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稳定性,决定采用何种勘测设计方法。二、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宽滩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稳定性及变形特点河段平面外形断面及地质特点水文特点河段区别要点交通正常营运状态下,顺畅地通过 设计洪水和凌汛;满足通航要求;与附近城乡、工农业和周围环境以及引道路堤和路面等的排水设施相配合。桥位设计所需收集的资料,应做好调查研究,鉴别其可靠性;对水文、水力计算结果,区域地质资料和有关测量成果,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和地区特征,进行合理性分析论证和选用。水利工程地区和通航河流上的桥位,原则上应按既有工程的现状进行

10、设计。如需考虑发展规划,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文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航等级高、技术复杂的特大桥,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和地基承载力及摩阻力的试验;经过省、部级鉴定的试验成果应作为设计依据。第二章 勘测设计的任务和内外业工作第一节 勘测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主要任务:为桥位设计提供必要而可靠的基础资料。推荐经济合理的桥位和接线方案。预测建桥后可能引起的水文条件、环境条件变化和河床演变。确定桥孔长度、桥梁高度和河床最低冲刷深度及引道、调治构造物设计方案。 主要工作:勘测前的技术准备。野外勘测和资料整理。水文计算,桥长、桥高和冲刷计算以及引道和调治构造物等工程设计。编制勘测设

11、计报告(包括水文、地质、测量)。第二节 勘测前的技术准备 地形与测量资料地形图、航摄像片、水准点位置、高程及高程系统,三角点、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等资料。 水文资料流域水系图、桥位以上流域面积;桥位所有河段河床及河岸变迁资料;桥位附近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流量及其相应的水位、流速、糙率、水面比降、测流断面、含沙量和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以及特殊河段所需资料等。 气象资料桥位附近有关气象台(站)历年最大风速和最多风向及频率;年、月、日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历年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最大1小时降水量和最大24小时降水量、降水天数;以及相对湿度和最大冻土深度

12、等资料。 流冰、流木资料桥位河段最高和最低流冰水位、封冻最高水位;冰厚、冰块最大尺寸;冰块的密度、流冰的速度、冰坝抬高水位的高度;流木最大长度,以及漂流物类型、大小等资料。 通航资料桥位河段通航等级、通航船舶、船队尺度,排筏最大宽度和长度,航运密度和发展情况;航道图、航迹线位置图,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封冻停航水位、通航净空和通航孔数;以及航道整治、规划和船舶上、下行限制速度等资料。 地质资料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基本烈度、建筑材料以及桥位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等资料。 其他桥位所在地区的水利、农林、铁路、公路、水运、城建和环保等部门的有关设计和规划资料。第三节 勘测设计内外业工作

13、原则: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when两阶段设计,地质勘察工作按初勘和详勘分别进行。桥位测绘和水文调查原则上一次完成。外业工作 水文调查和测量1. 水文调查断面选择和测量;2. 洪水痕迹、河床演变的调查与测量, 河段类型、地表特征调查,现场划分滩、槽。3. 河床比降、水深、流速和流向测量。4. 调治构造物布设测量。5. 既有桥和有关涉河工程的调查测绘。6. 补充收集水文、气象资料。必要时,应收集堤防有关资料。 地形测量1. 桥位选择和桥位平面控制测量应包括比较桥位。2. 桥位总平面图和桥址地形图的测量。3. 桥位中线和引道纵横断面测量。4. 补充收集地形图等资料。 工程

14、地质勘测1. 桥位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勘察与测试。2. 天然建筑材料调查与勘察。3. 收集区域地质、地震等资料。4. 桥位和桥基工程地质条件的初步评价。 其他1. 收集编制施工方案及设计概(预)算所需资料。2. 与有关单位协商,签订协议。3. 必要时,应进行水文观测,并收集与测绘水工模型试验所需的资料。内业工作(不包括结构施工图设计) 水文资料整编1. 绘制水文要素及水文观测图表(水位-流量、水位-流速、水位-面积、水位-比降和流速、流向图等)。2. 设计流量、流速、水位的推算。3. 桥长、桥高、冲刷和壅水计算。4. 绘制桥位中线和水文断面图。5. 绘制河段比降图。6. 调治构造物的水文分析计算。7. 必要时,编制桥位河段行洪报告。 测量资料整编1. 绘制桥位总平面图和桥址地形图。2. 导线坐标计算和平差计算。 地质资料整编1. 编制桥位野外勘测说明书。第三章 桥位选择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一般地区的桥位选择 水文方面的要求:1、桥位应选在河道顺直、稳定、滩地较高、较窄,且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计算流量的河段上; 不宜选在不稳定的河汊、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