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风筝》(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4944864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风筝》(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风筝》(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风筝》(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风筝》(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风筝》(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风筝》(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风筝》(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风筝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教学准备:准备风筝的资料、古诗, 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依据学案、自主预习: 学案:1、读读本课的资料袋,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2、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自由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难读词、句多读几遍。3、读一读,写一写, 理解词语的意思。精心 充满 希望 依然 飞舞 拼命 奔跑 大惊失色 _ 抖动 千呼万唤 寻找 垂头丧气 磨坊 继续_ _ 4、找找课文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熟练.5、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二、明确目标、学法指导:(一) 课题导入: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课件出示谜语:一线相通,飞挂空中,只怕下雨,不怕刮风 猜猜看,它是什么?(风筝) 2、板书课题。3、指名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风筝的资料。(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 充满 希望 依然 飞舞 拼命 奔跑 ”等词语,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读通顺。3、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三)学习方法指导: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想想词的意思。 (3)找到课文中的难度的句子,读读几遍,读流利。(4)再反复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三、自读探究,合作交流 (一)学生依据学法指导,自学探究。 (二)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长负责,指导小组成员发言交流1、小组内指名读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

4、字,并交流识字方法。2、组内读好学案中的词语,互说词语的意思。3、用自己的方法读课文并互相评议。4、小组成员分别说说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5、最后小组长总结。四、精读领悟、反馈点拨: 班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精心 充满 憧憬 希望 依然 飞舞 拼命 奔跑 大惊失色 抖动 千呼万唤 寻找 垂头丧气 磨坊 继续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垂头丧气磨坊(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学生齐读。3、学生交流词语的意思。 教师指导: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呀。你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吗? 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

5、坊图)。4、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5、指导书写。 (1)出示重点指导“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五、熟读积累,语言训练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2、学生交流读难读的句子。教师指导;“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其中有:“垂头丧气,田埂,半沉半浮,半圈儿”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读完后回答:课文围

6、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六、拓展运用、检测评价: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第二课时一、依据学案、自主预习: 学案:1、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找一找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分别是由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呢?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是怎样的心情?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3、搜集有关风筝的古诗。二、明确目标、学法指导(一)谈话导入 还记得作家贾平凹和他的伙伴们童年时,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吗?齐说:放风筝。他说,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7、第10课风筝,让我们再次走进他们的风筝世界,感受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快乐。(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三)学习方法指导:认真读课文,动脑筋完成学案中的任务。三、自读探究,合作交流 (一)学生依据学法指导,自学探究。 (二)小组合作交流:1、小组内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小组成员互相评价。2、同学之间交流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分别是由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3、根据学案中的要求,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

8、筝、找风筝时的心情。4、小组内同学交流搜集的有关风筝的古诗。四、精读领悟、反馈点拨:(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文中的我们在做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把你能够体会到心情的句子来读一读。 2、谁来说说文中的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读一读你体会到的心情的句子。 3、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指名读 2)大家看精心这个词,想一想“精心做着”是怎样做的? 3)同学们,你们曾经在什么时候也精心地去做一样东西呢? 4)谁来有感情地读读“精心”所在的句子 ?指名读 4、文中的我们精心地制作着一个蝴蝶样的风筝,看到小伙伴们这么投入地做风筝,老师也被

9、感染了,我也忍不住想做一只风筝,你们想不想做一只风筝呀?我先来做一个好吗?师读: 我想做一个蜜蜂样的风筝,希望它飞得高高的,飞上蓝天,与小鸟欢唱,与白云嬉戏。 假如让你做一个风筝,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我想做一个( )的风筝,希望它( )。 5、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你们说到的这些梦想,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板书“憧憬”) 1)带着你的梦想读这个词,带着你的向往读这个词,带着你的憧憬读这个词 2)带着你所有的向往美美地朗读这句话 6、 引读: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但是我们接读 不是什么都不像吗?怎么又被称作“幸福鸟”呢?(因为在小伙伴们的眼里,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快乐

10、的心情。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心灵的自由与快乐都是最幸福的事情。) 7、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一份憧憬与甜蜜一起来读这一段。 指导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集体读。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好,就让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憧憬,与无限的幸福,一起去放风筝吧! 2、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可以读读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4、你一定放过风筝,当你牵着线奔跑在空旷的广场上,看到那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生交流) 5、文中的那群放风筝的孩子也像我们一样的快乐,你能读读文中最

11、能体现快乐心情的句子吗? 6、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你能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这一句吗?指名读 ,集体读 7、这么欢乐的场面,老师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还有谁看到了? 8、想不想去看看那只翩翩飞舞的“幸福鸟”,想不想感受一下放风筝的欢乐的场面?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9、想读这一段吗?请你带着这份伙伴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一起读这一段。(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轻声读读48自然段,想想,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把能够体会到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

12、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1)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板书:大惊失色 2)你从大惊失色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 吃惊得脸都变色了。 3)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着急? 板书:千呼万唤 这里的“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很多,“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 4)是呀,孩子们,你们心爱的风筝不见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 3、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风筝,然而却让小伙伴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足以看出他们对风筝的喜爱。你还从哪句话中体会到小伙伴们当时的心情?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有谁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小伙伴们的心情?指导

13、读句 4、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呢?(课件出示: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的风筝。)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 希望 幸福 理想 快乐 童真)五、熟读积累,语言训练 1、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学生齐读。幸福鸟找到了吗?课文至此用一个省略号结束了。你觉得作者省略了什么?(学生交流) 2、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吗? 出示课件,引导读背:村居清高鼎 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风筝的古诗。(风鸢图 明徐渭 纸鸢宋寇准)六、拓展运用、检测评价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描写心情的词语,请同学们自己也写几个,比比谁写得最多。2、这只寄托了我们这么多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刚才同学生说得很好,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吗?如果能模仿课文用上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