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94225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作文计划(教育精品)(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三年级第二学期作文教学计划周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备注一大作1看图写话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习作。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标点和词句。二小作1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爱自己的一件 事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爱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三大作2写人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四小作2写动物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写出动物胡特点五大作3我的发现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2能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3学着大声朗读、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发现有明显错误的语句。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六小作3记一次郊游活动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录像引发闭目回忆互谈感受(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

3、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七大作4看图写一段对话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小作4龟兔赛跑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并指导他们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出来,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九大作5端午节的来历习俗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

4、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能根据和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小作5夸夸我的同学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而且“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十一大作6对某件事的看法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十二小作6童话游戏让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就

5、能够感受到写作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了以学习写作,投入热情去学习写作,进行习作实践。十三大作7日记一则1通过阅读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2读懂例文要求,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以及日记的好处。3根据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仿照例文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写成日记,并逐步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十四小作7说说端午节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4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十五大作8编童话故事1 通过学习例文,激发编写童话的兴趣,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2能根据自己的认识,选用合适的图画,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

6、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十六小作8学写日记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2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3在练说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三年级下册第 1 次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题目(或范围)习作1(题目自拟)体裁看图作文练习目标1.看例图,读例文,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2.采用习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审题要点1从选材看:可以任选书上的一组图画,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来写。 2从表达

7、看:要仔细观察,要展开想象,还要注意各图之间的联系。指导要点含板书设计指导要点:1图文对照,探究写法。2.寻找联系,合理想象。板书设计:化图为文仔细观察寻找联系、合理想象 (看 听 想)先学提纲一、品读中悟方法读P15的例文及文后的问题,初步了解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二、观察中明图意 仔细观察P17第一组图画,大致了解每幅图的意思,注意各图间的联系。三、创编中加想象 P17第一组图上看到的可以说,图上没有的内容,也可展开合理想象来说。四、赏析中促积累阅读有关写景的美文,看看别人是怎样仔细观察,将景色写优美的。推荐美文片段:清晨,公园里的景色美极了!太阳公公在空中悠闲地散步,他把温暖的阳光轻轻柔

8、柔地洒向公园的每个角落。高大的数木郁郁葱葱,绿叶在阳光下轻轻地颤动,好像在诉说夏日的故事。小河安静地躺着,河面闪着点点碎金,蓝天白云为它轻轻抹上了一幅淡淡的画。几只小鸟在空中婉转啼叫,似乎为这里的一切谱写着动听的赞歌。指导过程指导过程指导过程一、精彩导入,揭示作题1.出示亡羊补牢的四幅图。同学们,这几幅图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老师讲给大家听吧!(老师讲故事) 2.看着这几幅图画,老师就编出了这么生动有趣的故事。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你也可以和我编得一样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看图写作文。(板书:化图为文) 【设计意图:欣赏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创编故事的兴趣。】 二、细观画面,弄清图意

9、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分别给她们取个名字吗?2总体观察,搞清这四幅图的先后顺序。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3仔细观察,分别简洁说说各图的意思。(板书:仔细观察)(1)春天到了妈妈给宋霞脱下了棉衣,换上了毛衣。(2)宋霞对好朋友郑美荣说要给小树脱下去年穿的棉衣。(3)宋霞和郑美荣用剪刀剪断了捆在树上的稻草绳子,帮小树脱掉了棉衣。(4)小树脱掉了棉衣后挺直了身子,不几天就长出了新的叶子。4重点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2)要描写小树在春风中的样子。(3)想象两个小朋友的对话。(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设计意图:很多孩子看过图画后,都能知晓

10、大意,但一般不会主动地寻找并发现几幅图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不会形成“化图为文”的意识。因此,引导学生观察这四幅图,弄清人物关系,排出图的先后顺序,目的就是理清这四幅图之间意思上的关联,明白这四幅图联系起来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对学生渗透观察方法、联系方法、有序表达的指导。】三、揣摩例文,习得方法。1阅读例文,思考并交流文后的问题。2教师小结:(以例文为例)写看图作文,要紧扣图画仔细观察,寻找每幅图之间的联系。叙述时,每段都简明地叙述一幅图的意思,语言通顺,层次清楚,想象合理。(板书:寻找联系、合理想象)【设计意图:充分凭借教材,增强目标意识。】 四、迁移创作,合理想象 关注细节,仔细观察1.过渡激

11、趣:刚才我们根据例文学习了看图作文的方法。下面先来轻松一下,聊聊天聊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今天也有只猴子,好像还是孙悟空的子孙,名叫孙小圣,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注意看这三幅图。老师给你们提个醒(结合板书)仔细观察、寻找联系、合理想象。 3.学生看图回答。(图画大意:孙小圣和小熊到公园去玩,他想在公园的小河里游泳,被小熊制止了;他又在公园的柱子上写了“孙小圣到此一游”这几个字,小熊批评了他,并希望他从今往后不能破坏公物。)【设计意图: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观察的指导点拨。】(二)关注背景,体会写景。1.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仅看懂了每幅图的意思,还

12、弄清了每幅图之间的联系。以后再多的图都难不倒大家了。但老师也要提醒一个刚才被大家疏忽的细节背景。不管是什么人物,他们总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活动的,就是人物活动的背景。2.看图说美景。我们来看第一幅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是另加上去的,只要把第一幅图上的孙小圣和小熊去掉就可以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写好公园的美景,为下文“爱护环境”的主题作好铺垫。)学生回答。(绿树、小河)3.如果故事用这样一句话来开头,大家会怎么形容眼前美景?出示: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无论学生说什么,只要有道理就可以。)4.出示“先学提纲”中的那段话,学生阅读,加深感受。出示:清晨,公园里的景色美极了!太阳公公在空中悠闲

13、地散步,把温暖的阳光轻轻柔柔地洒向公园的每个角落。高大的数木郁郁葱葱,绿叶在阳光下轻轻地颤动,好像在诉说夏日的故事。小河安静地躺着,河面闪着点点碎金,蓝天白云为它轻轻抹上了一幅淡淡的画。几只小鸟在空中婉转啼叫,似乎为这里的一切谱写着动听的赞歌。预设:A学生说到太阳,教师总结:对呀,原来画面上没有的,我还可以想象出来,只要跟这幅图有关就可以。B学生说到绿树,教师总结:是的,看到了绿树的生机,想到了绿叶的私语。C学生说到小鸟,教师总结:画面本没有声音,但我们看到鸟儿,耳边自然会响起那熟悉的鸟鸣。轻轻提醒你:以上的写景美文仅供参考,其实写作时根本不需写这么多,三两句即可。毕竟本文重点是叙事,切不可喧宾夺主。(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看、听、想)【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特地穿插这样一幅图,就是让学生别忘记观察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时“景”为“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这个环节也在引导学生采用看、听、想的办法把图上的景色描述具体,尝试把一幅图变成一段生动的文字。“看、听、想”其实是看图写文的关键,所以安排在这一环节出示,也为下一版块引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