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91977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方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是针对与人口、法人、地理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定向调研,为全面理解 市与人口、法人、地理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及共享需求,本次调研选用了共个政府局、委、办单位,涉及市政府构成单位的2个机构,0家市政府直属工作部门,1家市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和5家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其她6家机构,基本覆盖拥有人口、地理、法人有关政务信息资源较多的单位。本次 市信息资源的调研涉众为以上各部门,报告中若非特殊阐明,“各单位、各局委办”等均指上述47家单位。第二章 人员安排根据招标文献及实际调研和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需求,配备人员如下:资深项目经理1名负责管理和协调节个项目具体事项、调研组长名负责调研中提

2、问并引导客户提供有关资料、调研技术组长2名负责调研中波及的技术问题、调研成员2名负责记录调研过程中的信息、调研分析员2名负责调研数据的整顿和初步分析,报告编制组组长1名负责调研报告的总体架构安排、调研报告编制组专家3名负责调研报告具体内容编制。第三章 调研措施及过程3.1 调研措施(1) 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指调查人员直接把调查触角进一步到被调查的具体对象所在地,对调核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措施,它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及时、确切的特点。实地调研法重要有三种:访问调研法、观测法、实验法。其中访问调研法,又称询问调查法,就是调查人员采用访谈询问的方式向

3、被调查者理解状况的一种措施,它是调查中最常用的、最基本、最实用的调查措施。(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反馈法是调查研究中采用最频繁的一种基本措施,它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通过编写相应的问卷填写阐明或远程进行指引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辅助填写,从而收集研究对象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措施。问卷调查法的长处之一是原则化限度高,调查问卷的一致性为记录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本。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调研中的访问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形式对调研范畴内的4家单位信息资源现状进行理解和分析。3.2 调研筹划由于本次需求调研波及范畴广、调研工作繁重,其调研成果又是开展 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地理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同

4、步,各局委办平常工作繁忙,针对这种状况,需要统一安排,分步进行,为此我们采用了摸排调研和具体调研、调研报告编制三个阶段完毕对各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状况及需求的调研。(1)摸排调研阶段:根据有关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基本需求调查表格,对各局委办信息资源及应用系统现状进行全面摸排,初步掌握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分布基本状况等。()具体调研阶段:根据摸排工作状况理解,有的放矢的对各局、委、办进行实地具体调研,本阶段重点调研内容:l 调研并具体分析各局、委、办拥有的信息资源种类、属性、用途、采集方式、提供者、共享需求等等。l 调研并具体分析构造化信息资源的库、表、字段等信息及有关应用系统建设状况。l 整

5、顿多种非构造化信息资源种类、数量,涉及多种文字、图片、音视频。(3)调研报告编制阶段:汇总各局、委、办信息资源调研成果,绘制全市政务信息资源总体分布图、进一步分析共享资源的使用者、提供者及应用需求,出具具体的 市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报告。3.3 实际调研过程第一阶段 摸底阶段。设计、派发4家单位统一的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状况调查表,对47家单位的信息资源状况进行初步摸排、汇总,针对初步摸排状况制定下一阶段实地调研筹划。表 2.31 市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状况调查样表第二阶段 初次实地调研。根据摸底表设计实地调研表格,并将7家单位分为五个批次召开调研推动会,与各局委办协调现场调研时间,同步将调研人员分为3个

6、小组,根据招标文献规定进行合理的人员搭配,按筹划、分环节的进行实地调研,具体理解各单位信息资源基本状况及信息化建设状况。具体的调研内容涵盖了:政府局委办单位系统状况调研表、局委办单位信息化系统格式化数据状况、局委办单位非格式化数据状况及系统设计过程采用的管理制度与技术原则。调研表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第三阶段二次调研。对初次实地调研汇总的数据及调研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现获得数据较难支撑后期规划方案的编写,于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参照了某些地市成功调研的经验,制定更加合理、具体二次调研表格,并编写具体的填表阐明,推动二次调研。二次调研表格由业主方通过发文方式下发,各单位按照填表阐明进行填

7、写并反馈给项目组,其中发到各单位手中的二次调研表格里涉及了第一次实地调研该单位所填写的信息,在填写新增调研内容的同步,各单位可对初次实地调研本单位所填信息进行核算。收集各单位反馈的调研表格,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与共享密切有关的筛选原则,选择了其中16家后期与共享密切有关单位作为调研的重点,并召集这些单位有关领导召开了二次调研推动会,进行进一步的二次实地调研,进一步完善1家重点单位的二次调研表格。其中二次调研表格具体涉及:表1:各单位与共享有关的所有应用系统列表;表2:可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列表;表:可共享的应用系统具体调研表;表4:可共享的应用系统具体分析;表5:可共享应用系统的系统架构表;表6

8、:可共享应用系统硬件支撑环境表。以残联的调研为例,具体调研内容如下所示:第四阶段 共享需求分析。完毕所有47家单位的二次调研之后,汇总、分析二次调研所得数据,将各单位已拟定的可共享信息资源进行整顿汇总并下发,让各单位相应的勾选自己所需的共享信息资源,从而明确可共享信息资源的供需双方。第五阶段 方案编制阶段。对各局委办调研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具 市政务信息资源调研报告。第四章 分析根据(1) 与共享有关的应用系统分类根据政府的重要职能重要集中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是将这四大职能电子网络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

9、水平,因此相应用系统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类进行分类,体现应用系统的建设趋势。(2) 与共享有关的核心应用系统分类根据与共享有关的核心应用系统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其调研的具体内容将作为规划方案的重要根据,因此将通过应用类型、建设时间、运营的网络、应用系统来源、数据库部署所在地等多维度进行分类和总结。(3)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根据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原则化工作组文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中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原则将根据主题、行业、服务和资源形态四个方面进行分类。(4) 共享需求分类根据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发布了7号文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关国内电子政务建设指引意见

10、。该文献将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基本数据这四个国家基本信息数据库列入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完善地理、人口、法人”等基本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本期调研也是基于人口、法人、地理进行具体调研,因此共享需求按照人口、法人、地理及其她进行分类。(5) TopN分析法TO-N分析法是通过OP-N算法从研究对象中得到所需的N个数据,并对这N个数据进行重点分析的措施。在调研分析中,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排序,并从排序列表中选用出最大或最小的N个数据,这就是T-N分析法。第五章 阶段里程碑产物表51阶段里程碑产物序号阶段里程碑产物147家单位

11、摸底反馈表第一次调研纸质表格3第一次调研汇总表格4第一次调研共享需求总表5二次调研各单位反馈电子表格与共享有关的信息化现状应用系统总表7可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大类总表8可共享的应用系统现状总表9与共享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大类总表已拟定共享需求总表第六章 术语、定义(1) 政务信息资源 由政务部门或者为政务部门采集、加工、使用、解决的信息资源,涉及:政务部门依法采集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在旅行职能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依法授权管理的信息资源。(2) 元数据定义和描述其她数据的数据。(3)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性的政务信息归并在一起,通过其类别的

12、属性或特性来对政务信息进行的归类,据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分类体系,具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服务、共享等,以便有序管理和开发运用政务信息资源。(4)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按照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或其她方式对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互换服务核心元数据的排列。(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由目录服务系统、支撑环境、原则与管理、安全保障等构成的整体。目录服务系统是通过编目、注册、发布和维护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发现和定位的系统。(6) 政务信息资源互换政务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从一互换节点到其她互换节点的传送和解决过程。(7) 政务信息资源互换体系由服务模式、互换平台、信息资源、技术原则语管

13、理机制构成的整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互换与共享。(8) 与共享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本次调研是针对与人口、法人、地理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定向调研,因此本次调研的政务信息资源重要是指与共享有关的,若无特别阐明,本调研报告中提到的政务信息资源都指与共享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9) 与共享有关的应用系统本次调研是针对与人口、法人、地理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定向调研,因此本次调研的应用系统重要是指与共享有关的应用系统,若无特别阐明,本调研报告中提到的应用系统都指与共享有关的应用系统。(10) 与共享有关的核心应用系统根据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定,需要对接入共享平台的应用系统进行具体的调研分析,这些接入共享平台

14、的应用系统定义为与共享有关的核心应用系统,若无特别阐明,本调研报告中提到的核心应用系统都指与共享有关的核心应用系统。(11) 可匹配的共享需求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各局委办共提出25条共享需求,但由于部分共享需求的提供者不在本次调研范畴等因素导致只有217条共享需求可匹配。第七章 调研范畴及数据阐明(1) 调研范畴阐明本次调研范畴为全市47家政府局、委、办单位,调研所得数据能基本反映 市与人口、法人、地理类政务信息资源现状,不能体现 市政务信息资源的全貌。(2) 调研所得数据阐明本次调研重要与各单位的信息化部门(如:信息中心、办公室等)进行对接,由于各单位业务部门参与的力度、对调研的注重和配合限度不一,协助填写表格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反馈资料的完整性上存在差别,调研报告中所得数据也许有所缺漏,但不影响整体调研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