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491403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教案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2.5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景区管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景区越来越重视,旅游景区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本课程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学习旅游管理重要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包括旅游景区开发和旅游景区管理两大内容,涉及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旅游景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旅

2、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等内容。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旅游景区的内容等有全面认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旅游景区运营的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了解现代旅游景区发展的趋势和管理理论的动态,培养学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理念及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架构现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二、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本课程将以南山景区为基本实践参照,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原理清楚、技能培养切实可行;力求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本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向;力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

3、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提倡以多种研究取向加以分析。本课程课时分配、教学纲要因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网络教学情况 (1)结合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实例分析,使学生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及开发规划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2)加强实践课教学,实践课往往结合实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资料收集、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模型制作和各类规划地图的绘制等工作。实践课的内容主要有:在景区企业内进行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和认识、具体的旅游资源调查及规划方法的实际操作、景区主要工作岗位的轮流见习等。 (3)采用案例教学。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理解所学知识,教学过程全面采用案例教学

4、。通过在教学中对会计案例的深入分析,引出理论内涵,将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对应起来,力求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提高互动,组织课堂讨论。为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常针对学科目前发展动态和敏感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在学生广泛收集资料有了一定准备之后,组织课堂讨论。四、教学基本要求1、 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应具备以基本的辩证思维能力看待生活中的旅游现象和旅游经济活动,能对现实中的旅游事件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2、 教学模式基本要求(课程主要教学环节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适量的课堂

5、讨论和课外练习,并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案例,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原理清楚、技能培养切实可行;力求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本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向;力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提倡以多种研究取向加以分析。(2)本课程课时分配、教学纲要因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3、 考核方法基本要求。(1)学生必须按教师要求个人或集体完成所进行的测验;(2)学生成绩评定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3)考勤10%,作业20%,期中测试20%,期末总结性考试50%。

6、五、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了解旅游景区的类型、旅游景区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旅游景区开发的原则、内容和开发程序及旅游景区管理的具体内容。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述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的程序第三节 旅游景区管理方法本章重点(重要问题):运用旅游景区的基本原理对某一景区的开发和管理进行分析。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教学要求: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景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及对应的分类方法。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学会运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第二节 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第三节 景区旅游资源评价本章重点(重要

7、问题):运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第三章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教学要求:了解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意义、目的和作用,掌握可行性分析的内容与步骤;掌握分析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需求结构和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对旅游景区低于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区位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概述第二节 客源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第三节 旅游景区区位评估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对旅游景区低于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区位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和设计教学要求:掌握旅游景区规划的定义、特点、理论基础;制定总体规划的过程、原则;专属规划的内容;旅游地形象、旅游景区形象、景区形

8、象的特征、景区形象设计的意义与原则。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第三节 旅游景区专项规划第四节 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景区用地结构、功能分区、景点设计的操作技能。第五章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教学要求:掌握旅游景区产品的概念与特征、景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与特点、景区产品设计的原则与程序、旅游市场细分、景区目标市场定位的含义。内容结构:第一节 景区旅游产品设计第二节 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第三节 景区旅游促销策略第四节 旅游产品价格制定与管理本章重点(重要问题):运用景区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进行市场开发的实践。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教学要求:

9、认识旅游景区安全服务的重要性,掌握游客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处理投诉的程序,掌握在旅游景区中的导游服务管理技能。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景区导游服务管理第二节 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第三节 游客投诉处理第四节 旅游景区安全服务管理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景区中的导游服务管理技能。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求:了解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景区人力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景区人力资源培训步骤和开发管理的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概论第二节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计划和组织结构第三节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第四节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景区人力资源培训步骤和开发管

10、理的方法。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教学要求:了解旅游容量的相关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旅游景区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以及野生生物的保护与管理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第二节 旅游景区绿化管理第三节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第四节 野生生物的保护与管理。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景区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以及野生生物的保护与管理方法。六、学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教 学 时 数讲 授习题课实 验小 计1第一章绪论442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663第三章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664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445第五章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影响446第六章旅游景区服务管理887第七章旅游景区人力资源

11、管理888第八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88合 计4848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高峻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2。参考书:1、旅游景区管理,钟永德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7 2、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邹统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3、景区经营管理,董观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4、旅游学概论,王洪滨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5、基础旅游学,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6、旅游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克里斯库珀、约翰弗莱彻编著,张俐俐,蔡利平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7、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中国旅游出版

12、社,2001年版8、旅游经济论,张辉,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版9、江村经济,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教学要求: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景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及对应的分类方法。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学会运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景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及相应的分类方法技能目标:掌握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并学会运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能力目标:能针对某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能引入资源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内容结构: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一、基本含义 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美感和吸

13、引力,并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事与物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二、基本分类 旅游资源按树型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第二节 景区旅游资源调查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有:构成自然景观的岩石地层和地址构造要素、自然景观的地貌特征、旅游资源调查区的水文特征、旅游资源调查区的动植物特征、调查区的气象气候和环境因素、调查区的人文景观、调查区及依托城镇的经济交通和社会环境、可以的调查预测、其他方面。 四、旅游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五、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旅游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的范围、阶段和目的不同又可分为概查、普查和详查三种。 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第三节 景区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分级及开发前提和开发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区开发规模、开发主题、开发阶段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投资、目标市场、设施配套等提供依据。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内容 三、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三大价值评估: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评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条件评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 四、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