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第( 14 )课时课 题公顷的认识学习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难点:体会公顷的大小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环节学 习 活 动学习形式创设情境引入公顷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鸟巢”、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欣赏图片阅读文字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教学例1:认识1公顷的含义(1)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2)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2.出示教材第34页“做一做”(1)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少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引导学生推算出结果(2)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去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先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再让学生数一数围的人数,再把这块土地的大小估一估,说明这么大是100平方米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理解含义感受大小联系实际实践应用1.教材“练习六”第1题2.教材“练习六”第2、3题3.教材”练习六”第4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汇报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分享收获教学反思:学 习 预 案第( 15 )课时课 题平方千米的认识学习内容教材第35页例2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环节学 习 活 动学习形式创设情境,引入平方千米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欣赏图片阅读文字自主探究,认识平方千米1.教学例2(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2.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1)出示教材第35页天安门广场图片(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3. 教材第35页“做一做”4. 想一想、做一做、集体订正理解含义感受大小联系实际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教材“练习六”第5题2.教材“练习六”第6题3.教材“练习六”第7题4.教材“练习六”第8题5.阅读教材第35页“你知道吗?”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六”第9题查资料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汇报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分享收获学 习 预 案第( 16 )课时课 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学习内容教材第38~39页学习目标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难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建立角的正确概念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环节学 习 活 动学习形式引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观察思考学习新知1.认识线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B”,这就是线段AB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2.认识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课件) 3.认识射线把线段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名称区别联系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都是直直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5.认识角(1)我们认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记作:∠1 记作:∠2 读作:角1 读作:角2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实践应用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3.教材“练习七”第1题独立作业学 习 预 案第( 17 )课时课 题角的度量学习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
学习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 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重点难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怎样读出角的度数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环节学 习 活 动学习形式创设情境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大,谁的角小?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的?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板书课题:角的度量)观察比较自主探究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出示量角器(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板书:1°)(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2.教学例1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越大,角越大。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实践应用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3.教材“练习七”第2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4.教材“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5.教材“练习七”第4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课堂作业教材练习七第2~4题教学反思:学 习 预 案第( 18 )课时课 题角的分类学习内容教材第42页例2学习目标1.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重点难点理解各种角的意义区分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环节学 习 活 动学习形式创设情境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3.如果将角按大小进行分类,上面的这些角应怎样分类4.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角进行分类板书课题:角的分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直角1)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板书:90°的角叫做直角)(2)说说身边哪些角是直角。
2.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件演示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2)用活动角转出锐角和钝角3.认识平角1)课件显示一个锐角,一条边旋转,观察角的变化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演示折扇成一个平角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1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4.认识周角1)用上面的方法认识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2)演示折扇成一个周角,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周角5.讨论:一条直线是平角;一条射线是周角这种说法对吗? 6.教学例21)出示例22)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并说明这样解答的理由教师归纳并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实践应用1.指一指:一幅三角尺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2.拼一拼:用一幅三角尺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3.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方框里30° 105° 155° 45° 90°180° 75° 175°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