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89649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印度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印度的位置及地形特点。 2、能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3、知道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以及人口的过度增长与 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本插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导入多媒体播放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1、图片上是什么花?2、你知道“印度”这一名称的由来吗?教师引言:由此可见,我国跟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那么早在1954年,周恩来总理就对印度进行了访问(同时展示图片),那么印度究竟是怎样的国家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了解。学生欣

2、赏图片,并回答问题。印度的国花:荷花。印度名称的由来:唐代高僧玄奘西行赴天竺取经,将“天竺”译为“印度”,这一名称沿用至今。运用多媒体素材,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并导入今天的新课印度。 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的位置及地形特点。 2、能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3、知道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以及人口的过度增长与 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快速浏览课本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主要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合作探究一:印度的地理位置展示:图片1: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提问:印度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图片2:课本第69页图8-3

3、-2 印度地形图指图回答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邻国。二、印度的地形分布1、沿着途中的箭头和虚线,从北到南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2、印度的地形有山脉和大面积的高原,但是印度耕地面积约1.7亿公顷,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提示:再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三、印度的气候分布及特征教师引言: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描述:“我们生活在热带的淫威之下,每时每刻为了最起码的生存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探究:1、请大家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泰戈尔的这句话?小结:2、印度的降水主要来源于什么季风呢,请将下表填完整。师声:由此可见,印度的降水主要来源于西南季风,而西南季风的强弱变化是引发水旱灾

4、害的根本原因。请将下图填完整:【自主学习】印度的河流根据图8-2-3找出:1、印度主要有那些河流,分别流经哪些国家,注入什么海?2、印度的母亲河是那一条河流?四、文明古国师声: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正是印度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才缔造了印度五千年的文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文明古国丰富而神奇的美。播放视频:印度的婆罗多舞蹈。图片欣赏:印度的数学阿拉伯数字、十进位制;印度的宗教-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的建筑泰姬陵。五、人口大国读课本图8-3-3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1941年2011年,印度的人口增长了多少倍?2、1941年2011年,每隔十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

5、越少?3、概括印度人口突出的特点。探究:根据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压力?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据图不难分析出: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中国的西南方向。学生先在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8-3-2中用笔描绘出北回归线,标出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同时思考如何描述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学生到讲台指图回答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邻国。 印度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邻国:北部(中国、尼泊尔、不丹),西部(巴基斯坦),东部(孟加拉国、缅甸)学生用笔在图8-3-2中标出主要的地形

6、区。学生根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出沿着图中的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喜马拉雅山、恒和平原、德干高原。学生再次读图8-2-3,根据提示,从图中不难看出,尽管高原面积广,但是大部分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间,所以地势较为平坦,适合耕地的形成。学生通过图片可以了解泰戈尔说的话实际上指的是印度的洪涝灾害和旱灾学生根据亚洲气候分布图和孟买气候直方图,独立思考后回答。根据亚洲气候分布图,学生可以看出印度半岛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气候直方图可以分析得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师生共同总结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回顾旧知识,结合图片,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们很容

7、易就能理解:水灾是由于西南季风来的早退得晚风力强,旱灾是由于西南季风来的晚退得早风力弱。学生读图标出恒河,通过课本的阅读,可以了解恒河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阅读“印度风俗”,了解印度日常的风俗习惯,另外学生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印度的其他风俗,教师补充,图片展示印度“手抓饭”、“印度神牛”、“印度瑜伽”等。通过这两张图片,学生可以看出印度“人多”的状况。浏览课本第71页文字内容。学生分析坐标图,很容易计算出1941年2011年,印度人口增长了将近4倍,每个10年,人口增长数越来越多。根据图文资料可以概括出印度人口突出特点:庞大的人口基数、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总

8、结,根据资料可以分析印度人口过多,增长过快降低了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国民在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出现众多矛盾。应该采取计划生育的政策。结合图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眼、脑、手并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图片比较直观的反映了地理现象,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相结合,培养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自主读图可以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播放视频及优美的图片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分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直观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对

9、印度的了解。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培养总结问题的能力。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归纳能力及纵观整体的整合能力。【巩固训练】:1.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A.印度河B.恒河C.布拉马普特拉河D.湄公河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15月为旱季,610月为雨季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C.目前印度已能出口一定的粮食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3.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恒河水量

10、丰富,全年水流平缓,有利于航运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4.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B.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是造成水旱灾害的根本原因C.全年气温高,但降水量偏少,气候较干旱D.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填图:邻国名称_。河流名称 _。地形区名称 _。首都名称 _。海、湾、洋名称 _;【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从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导入,以及教学中插入印度的舞蹈、印度国人对“牛”和“恒河水”崇拜的风土人情的介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其次是活动的开展,从多

11、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看图、读图、上台指图,增强了学生的识记和判读地图能力;通过学生获取图表的信息及相关思考题的讨论与交流,从而更直观、更透彻地了解了印度人口的现状和问题。本活动拓展部分,“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理解众多的人口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压力;人口的负增长会带来劳动力不足等社会问题,同样会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观和发展观:人口的增长要与本国的资源、环境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填表格的形式,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以填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增加了直观性和针对性,从而比较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尽管如此,经过教学之后的学生作业检查和对教学环节的回顾,仍然感觉到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