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89635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建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公共的建筑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且公共建筑也是评价一个建筑师好坏的很大标准,通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这本书,我们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公共建筑设计,初步形成对公共建筑的理解,为我们以后的设计打下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其本身具有艺术的含义,是建造房屋与设计的科学与艺术,即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结构、装饰、色彩、造型、设备等多方面的处理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同时,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公共建筑设计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性、艺术性), 反映地域性的风土人文(全球化中的地域文化

2、概念), 反映社会现象(大众参与设计,增加对建筑环境或者公共空间的认同感)。 公共建筑设计是把想象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重合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美观等多方面综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建筑观念中,地位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为广义的公共建筑设计,其本质是无所不包的环境,大到区域和城市规划,小到室内和家具设计,贯穿宏观和微观世界。广义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下面我们将简单了解和介绍的是城市规划中的部分公共建筑。我们很难去了解建筑师建造这些建筑时的真正想法,也很难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完全去解读一个建筑全方位的释义和所涵盖的一切建筑知识。只是怀着对建筑

3、前辈的敬畏去体会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作为杰出的华裔建筑师,我对于贝聿铭的建筑十分狂热,他设计大多数建筑我都有所了解,我认为他设计的建筑有着三个特点1,建筑造型与环境的自然融合;2,独特的建筑空间,3个性化的建筑材料使用。在东馆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这也十分符合公共建筑设计的大方向,与环境的融合,内部空间的处理,以及对立面造型的设计。(1) 东馆与环境布局的特色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位于政治与历史双敏感地带,东靠国会大厦,西望白宫,南临林荫广场,北近宾夕法尼亚大道,附近多为古典风格的公共建筑,让东馆布局变的复杂,为了使这座建筑与周围建筑形成高度协调的景色,贝大师采

4、取的是轴线画法,延伸了国会大厦的轴线通过东馆,同时采取三角形母体,让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为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部朝向老馆,三个角断面突起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为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上建筑实墙,只在第四层相连,使建筑分为两部分,却又互有联系,同时延伸的轴线刚好划分母体,采用钟楼式的造型,与老馆的哥特式风格相呼应。(2) 东馆的内部空间划分,流线组织,内部空间艺术特色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

5、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

6、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

7、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3) 东馆的造型艺术与立面艺术 东馆的整体造型以三

8、角形母体为主,形式是纯粹的几何体,用简单的形体勾勒出了丰富的造型与立面。对称的西立面造型是东馆艺廊的特色之一,这是延续与呼应西馆的设计,朝向西馆的西立面有高塔耸立左右两侧,这正是等腰一角形角隅处的展览室,整个西立面呈“H”型,既崇高又典雅,同时立面还拥有严格的比例关系,立面都是相似矩形的关系。西立面有三个开口,最大的开口向内退缩,左侧安置了亨利座尔的巨大雕塑品,很显明的标示出入口的意象。另两个开口,殊途同归通到研究中心的大门,雕塑品的安排及门的大小差异,使参观的人很容易辨识入口,而不致于误闯不对一般人开放的研究中心,贝氏以设计手法巧妙分别出两个不同的出入口 真言宗水御堂 安藤忠雄 (1)水御堂

9、与环境的融合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建于1991年,位于日本兵库县南部淡路岛兴建于古建筑本福寺后面的山丘之上。建筑物地上层是一座莲花池地底下是一座神寺整栋建筑物透过清水模面墙由上倾斜而下拉锯很长的斜坡度 要到水御堂需要经过旧庙沿一路满眼苍翠的路径往上走便到达一片铺满白色碎石的开阔地带穿过和绕过两堵一直一弯的混凝土墙之后就会见到一个椭圆形的莲花池。水御堂其实是藏在莲花池之下要进入建筑物需要在莲花池中央的楼梯拾级而下犹如进入水中。常见的宗教建筑大多是向上走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上天的接近反观水御堂的设计在莲花池的包围中慢慢进入庙宇其实有著洗涤心灵的意味。莲花池畔宁静中带有禅意, 神寺里又透露出一股不

10、可轻犯的庄严 水御堂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建筑设计也力求与环境协调。以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为主轴,借助简单的园与方为形式,椭圆与矩形的叠加组合,意味着冥想反省一生的过程。要到水御堂需要经过一段旧庙,沿着老式的过道前行,便到达铺满白色细石的开阔地带,穿过和绕过一直一弯的两堵墙后,就会见到一个椭圆形的莲花池。(2) 水御堂的内部功能分区,流线组织 含而不露”这个词用来形容他的建筑再合适不过了。这包含了他建筑中两个不同的特点:即简洁的外观和丰富的内部空间。他的建筑严格的符合几何构图的原则,材料运 用也极其克制,建筑的外表面通常是没有任何装饰的混凝土墙面,但一走入建筑内部,顺着建筑师精心

11、布置的流线,人们便会在运动中体味到他建筑空间变化无穷的魅力 在安藤的建筑内部,流线安排虽然多样,但决不会使人迷路。每一转折点都在建筑师精心设计下变得自然而连贯,你只会从心底发出赞叹:想不到外表如此简洁的建筑,内部空间却这般精彩。3水御堂的造型艺术 水御堂的造型充满了流动感,同时融合了东方哲学思想,每个形体的选择都有其象征意义,卵圆形的莲花池,象征着诞生与再生,圆形的大殿象征着生生世世轮转不息的轮回。著名的公共建筑太多,而现在我的能力有限,只能先简单的分析一些,通过对公共建筑原理这本书的学习,我们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公共建筑,如何分析与品读公共建筑,这门课,为我们打开了公共建筑的大门。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