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8942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中考语文(第03期)微测试系列10(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语言基础与运用。1(2015届浙江杭州中考)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洗濯(zhu) 嗤笑(ch) 广袤无垠(mo) B臆测(y) 拮据(j) 义愤填膺(yng)C绮丽(y) 猝然(c) 众目睽睽(ku) D藩篱(fn) 归省(xng) 断壁残垣(hun)【答案】A【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2015届湖北荆门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

2、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C2014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B

3、:成分残缺,在“优质资源”后加 “的行为”。C:搭配不当,把“电视剧”改为“电视剧演员”。D:重复,把“包括”或“组成”去掉一个。【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2015届陕西中考)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 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活动一:知“服之美” 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1分)礼仪之大,谓之夏;章服之美,谓之华。 活动二:明“服之仪” 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活动三:话“服之礼”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

4、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要求:转述前须有开场白;完整准确;要点突出。(2分)讲话内容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程行为规范的要求。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活动四:传“服之道”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

5、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宣传语。要求:根据已有句子特点及句末用韵特点补写。(2分) 自尊自爱重仪表,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答案】活动一:略;活动二:示例学生对“个性”“品牌”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老师则较低;老师对“整洁”“朴素”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学生则较低。活动三:示例同学们,我代表我们(咱们)班参加了学校的座谈会,校领导就同学们(大家)在学校着装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一要讲求文明礼仪,二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三要注意身份和场合。活动四:示例一着装整洁堪称道示例二整洁美观显风貌【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

6、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2015届江苏南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7分)云阳洞北小刚记赵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

7、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注】解箨(tu):脱壳。庆忌塔:塔名。奁(li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报赛:祭祀。勤事:尽职。(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 亦 知 勤 事 之 酬 耶(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自云阳洞口北行

8、四十步 ( ) 临水坐 ( ) 即港之阳 ( ) 太息而返 (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4)文章第段分别从 、 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 、 的特点。(4分)(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答案】(1)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分,每处1分)(2)向北 靠近 水的北面 叹气(每个1分)(3)这山峰大概是庆忌塔的旧址。(3分)(4)视角 听觉 高峻 空旷(每空1分)(5)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

9、,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凄凉抑郁的心情;(2分)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抒发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2分)【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北”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向北”,“临”为古今异义,文中为“靠近”,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其”“盖”两词, 翻译后要

10、疏通句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阅读全文,读懂内容,根据题目中“小港景色”答点,按提示梳理内容,抓住有关语句,分析作者所写“小港景色”的特征,概括填写。【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2015届四川攀枝花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2)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2分)【答案】(

11、1)夸张、对偶(2)“绝”、“灭”、“孤”、“独”表现出孤独、凄凉;“独钓”表现出倔强、执着、孤傲。(或者思想感情:孤独、凄凉,倔强、执着、孤傲。表达情感的词语:“绝”、“灭”、“孤”、“独”、“独钓”)【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题,了解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根据诗句内容判断。此句中“千山”对“成径”,“鸟飞”对“人踪”,“绝”对“灭”,是对偶,第二句说千万条小路没有人的踪迹,是夸张。第二题,抓住最后两句中“孤”和“独”,结合诗中表现的环境“绝”“灭”“寒”等字即可体会到诗人凄凉的心境。【考点定位】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12、D。四、(2015届江西中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7分)汉字书法之美自序文/蒋 勋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

13、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

14、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