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489352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政发〔2010〕27号宿迁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政发 201027 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林木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宿迁市林木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O O年二月-一日宿迁市林木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林木加工业是宿迁市的优势支柱产业,在促进全市经济发 展、劳动力就业和林业资源转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当前, 我市林木加工业正处于做大做强、 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引导 和促进我市林木加工业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特制 定本规划纲要。一、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快速

2、增长。 我市林木加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90年代初,现有林木加工企业近 3000家,其中规模企业 392 家, 2009 年全市规模以上林木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3.9 亿元,工业增加值 29.1 亿元,利税总额 9.7 亿元,利润 6.0 亿元,分别占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16.8%、14.8%、 12.0%、 12.4%。(二)社会贡献十分突出。 全市林木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沭阳、 泗阳两县,林木加工业占两县工业经济的比重高达30-40。林木加工企业以本土企业居多,从业人员达到 15 万人,富民作用 突出。 以临河、桑墟、贤官为代表的众多乡镇因发展林木加工业 而成为工业强镇, 林木产业

3、上缴税收占当地乡镇财政收入的比重 达到 90%以上。(三)产品门类比较齐全。 涵盖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 细木工板、刨花板、贴面装饰板、建筑模板、科技木、实木复合地板、家具、 LVL 板材、木制工艺品、画材等。 2009 年全市共 生产各种规格的人造板 691 万立方米,复合木地板 125.9 万平方 米,木质家具 24.8万件。其中,全市密度板生产线达到14 条,年生产能力 120 万立方米, 在全省排名第一; 画材生产能力 2 万 立方米,占全国出口量的 90% 。我市林木加工产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 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 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规模偏小。铺天盖地企业多,顶天立地企业 少,销售

4、收入上亿元企业只有 8 家,最大的大江木业销售收入只 有 3.7 亿元。二是产品档次不高。以初级产品和低档产品为主, 家具、地板等终端产品及高档板材产品比例偏低。 全市仅有 3 只 江苏省名牌产品, 3 件江苏省著名商标。 三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多数企业地处农村, 产业布局散乱, 不少是粗放发展的作坊式企 业,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人才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国内林木加工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人造板产量和消 费量均居全球第一,全国木业上市公司已有 10 多家,工艺设备 水平提高很快,我市周边的邳州、临沂均跻身全国 “四大板材基 地”,对我市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但应当看到,林木加工产

5、 业发展空间广阔,我市拥有丰富的杨树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丰港将建成华东地区最大 的木材进出口集散中心,因此必须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大 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机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依托杨树资 源和现有产业基础,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 积极 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新兴产业、终端产品和配套产业, 大力实施 品牌战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专业园区, 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进产业集聚。(二)主要目标到 2012 年,力争把我市林木加工产业打造成我省和淮海

6、经 济区产业链最完整、 配套环境最好、 制造成本最低、 竞争力最强 的林木加工产业集群。 全市规模以上林木加工行业实现年销售收 入 350 亿元,年产人造板 900 万立方米,家具 150 万件(套), 木地板 2000 万平方米,优质印刷纸 150 万吨。全市销售收入上 亿元林木加工企业达到 25 家, 其中百亿元企业 1 家,10 亿元企 业 2 家,争取培育上市公司 1 家。全市木材行业争创省级名牌和 商标 12 件,国家级名牌和商标 2 件。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并有 实绩的木材企业达到 80 家,自营出口业务比重达到 20%以上。 全市形成木材产品专业市场 2 个。到 2015 年,力争

7、产业规模达 到 550 亿元。三、重点任务(一)明确发展方向以延伸产业链、 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 加快林木加工产品向 终端发展进程,借助大丰港木材进出口集散中心,加速沭阳、 阳等地林木加工业原料与产品的大进大出, 并积极为沿海开发项 目提供大批量木制产品。1积极培育新兴造纸产业。 依托我市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杨 树资源, 积极发展以杨木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工业, 主要发展特大 型造纸企业,走林、浆、纸一体化道路,配套建设原料林基地, 实现制浆造纸和植树育林的良性循环。采用先进的制浆造纸技 术、污染治理技术和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发展高档印刷文化用纸、 新闻纸、 生

8、活用纸、 纸板原纸等,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特种工业用纸、 高档 白板纸、铜板纸和高档瓦楞原纸、箱板纸等。2调整提升人造板行业。 在巩固提高现有中高密度纤维板、 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科技木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基 础上,重点发展以绿色环保、综合利用、复合材料、替代珍贵树 种为特点的新型板材产品,不断扩大 LVL 、弯曲木、胶合梁、阻 燃防火板、防水板、木塑复合板、定向刨花板、异型板、超薄、 超厚板等科技含量高、 市场需求大的产品生产规模, 提高品牌产 品、精深加工产品、环保型产品的比重。3大力发展木业终端产品。 充分利用本地人造板资源优势, 大力承接发达地区家具、 地板制造产业转移,

9、 加快家具、 木地板、 木制品等终端产品的发展, 不断延伸林木加工产业链, 增加产品 附加值。家具行业重点发展板式家具、实木家具、办公家具、古 典家具等。 木地板行业重点发展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 实 木地板。木制品行业重点发展质量好、档次高、环保型的画材、 木制工艺品、玩具、木门、家居装饰材料、体育文化用品、托盘 等。4不断完善木业配套。 以产业链的填平补齐为方向,培育 专业化、规模化、环保型的胶粘剂生产企业,积极引进林木加工 机械设备生产厂家或服务点,发展刀具、五金件、塑料件、人造 板饰面纸、油漆涂料、木纹印刷等配套产品。(二)促进产业集聚全市重点打造 5 个特色产业基地。1造纸产业基

10、地。 以正在筹建的市经济开发区 “江苏林浆纸 产业园 ”为载体,加快推进总投资 136 亿元的一期制浆造纸工程 项目的实施,同时配套建设 90 万亩木材原料林基地 120 万亩林 农复合经营杨树基地,达到年产 60 万吨杨木化机浆、 150 万吨 优质印刷纸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达到 114 亿元。2家具制造基地。 加快总投资 15 亿元的市经济开发区双虎 家具产业园建设投产步伐,不断提升市经济开发区金海马家具、 宿城区丰艺工业、 泗阳县荣马家具、 沭阳县蒙欣家私等一批家具 企业的生产能力,拉动五金配件、环保涂料、 印刷包装等配套产 业的发展,改善用工环境,全力推进我市家具制造业发展壮大。 形成年

11、产家具 150 万件(套)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达到 40 亿 元。3人造板生产基地。 以沭阳县、泗阳县木材加工产业集群 为基础, 以沭阳县桑墟、 贤官、扎下、青伊湖等乡镇工业集中区、 泗阳县经济开发区木业园区等为载体, 依托大江、 新概念、 巨豪、 福鑫、福庆、顺洋等现有骨干木业企业,大力发展中高密度板、 胶合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精深加工产品, 形成 900 万立方米的 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达到 160 亿元。其中,中高密度板生产能力 达到 140 万平方米,保持全省行业领先地位。4木地板生产基地。 依托泗阳县东佳木业、沭阳县海沭木 业、东盛装饰材料等地板企业,加快实施顺洋木业、福庆木业、 东佳

12、木业二期等新建扩建实木复合地板项目, 大力招引国内大型 木地板企业落户宿迁,形成年产木地板 2000 万平方米的生产能 力,产业规模达到 20 亿元。5木制品加工基地。 以沭阳县凤凰画材、蓝鸽画材、东方 文体等企业为支撑, 打造全国最大的画材生产基地; 以沭阳深特 工艺品、泗阳蓝宝托盘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工艺品、玩具、 托盘、木门等木制品加工业,产业规模达到20 亿元。四、政策措施(一)拓宽政策渠道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针对林木加工企业多数属于乡镇企业, 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 鼓励各金融机构放宽抵押物范围, 开展 设备抵押、 原材料抵押、 股权抵押、 公务员担保、 企业互保联保、 出口订单抵

13、押等多种抵押担保方式, 逐年增加对林木加工业的信 贷额度, 每年增加幅度不低于 15%。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积极为 林木加工企业和园区争取国家、 省专项资金支持, 每年包装一批 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 确保向上争取资金逐年增长, 并在苏北 五市平均数额以上。 市县新型工业化资金用于扶持林木加工业的 比例要根据其贡献份额确定, 并保持适度增长。 财政资金主要用 于支持本规划以及 “十二五 ”后三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布局中的园区发展。 加快专业园区建设。 各地 要做好木业专业园区的规划, 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统筹考虑项 目和基础设施布点,加快供电、供热、道路、标准厂房、

14、污水处 理建设。 木业专业园区挂靠县区经济开发区分区, 区内企业享受 省级经济开发区企业待遇。 减轻企业负担。 全面落实市政府对困 难工业企业相关收费项目及其标准实行临时性减免缓收等文件 精神, 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减轻林木加工企 业的负担。 在工业用地指标分配中, 对具有发展潜力、 高附加值、 高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的林木加工项目用地优先供应。(二)突出扶持重点扶持骨干型企业。 对纳入本规划纲要的重点技术、 重点项目、 重点企业,以及今后三年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林木加工企业, 优先提供要素保障及各类政策扶持。 突出抓好造纸、 家具和木地 板重点项目的招商服务工作, 鼓励骨干企

15、业采取联合、 兼并、 收 购、参股等资本经营方式做大做强。 扶持创新型企业。 对企业实 施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 引进先进设备工艺的, 财政资金给予补助。优先支持苏北木材及其制品技术服务中心、 泗阳南林大木业 博士后流动站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研发机构、 检测机构的 发展。 鼓励产学研联合, 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企业和单位 给予奖励。扶持品牌建设,对获得省级(以上)品牌商标的胶合 板、密度板、家具、木制品产品,给予定额奖励。积极营造区域 品牌,举办全国性的行业高端论坛和会议, 提高宿迁木业知名度, 跻身国家知名人造板基地之列。 扶持出口型企业。 鼓励林木加工 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 参加

16、国内外展销会、 成立驻外销售公司 等多种措施,开拓海外市场,提高本地木材产品直接外销比例。 对林木加工企业参加计划内展会给予参展费补贴, 企业开展电子 商务活动的给予补贴,企业出口实绩突出的给予定额奖励。(三)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组织指导。 建立产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一名市领 导牵头,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参加,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产 业发展态势,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加强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使用 情况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查, 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发挥 协会作用。 不断完善现有各级林木加工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和运 行机制, 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和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行业有序健 康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组织企业到专业院校召开专场招聘 会,对于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 依托宿迁学院、 沭阳经贸学院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发展木材专业教 学培训。坚持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