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88353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DOC 36页)(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吊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正式版方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1.2工程地点:1。3项目概况:二、物料提升机的选择根据本项目特点和单位现有井架物料提升机情况,拟选用昆明骏马建筑机械生产的JDS30型双吊篮井字吊,该井架标准节高1.5米,架体最高高度30米,整机重量4600Kg(架体最高时),架体截面尺寸1.5m1。5m,吊篮外形尺寸3。61。41.9(长宽高),配置两台JK1型卷扬机。三、基础设计及施工要求基础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进行,基础预埋地脚螺栓位置必须经过复核,确保准确可靠.基础尺寸为200020001000(长宽高,单位mm),双层双向布置 1

2、6三级钢,钢筋间距200mm,拉钩12400/400,基础浇筑C30混凝土,基础制作前下部土壤必须夯实。图 井吊基础示意图四、架设作业流程1、检验基础,清理并校直底架和各杆件。并准备好定滑轮和白棕绳。2、确认基础复核要求后,便可安装底架,安装时,地脚螺栓必须拧紧,并调平底架,底架安装好后,应先安装两台卷扬机于底架上。3、底架和卷扬机安装好后便可进行架体架设。架体架设时,每安装好五个标准节(即7。5M高)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或临时揽风绳固定并对其垂直度进行初校订,使架体垂直度控制在3以内。4、当架体架设至15M(即安装好10个标准节)时,必须拉设一组(四根对角拉)揽风绳(揽风绳与地面夹角在45度-

3、60度之间)。揽风绳必须与专用地锚连接,并用花篮螺栓调紧,揽风绳垂直度不大于0。011,地锚采用桩式地锚,即采用2根48钢管并排设置(2根钢管连接线垂直于揽风绳方向),间距不小于50CM,打入深度不小于1。7M,桩顶部应有揽风绳防滑措施,地锚处土壤必须经过夯实。5、当架体继续假设至21M时(即安装好第14个标准节)时,必须再拉道揽风绳。此时,应安装好天梁和双吊篮及超高限位器,报经有关部门进行调试并在验收后投入使用.6、在建筑物二层以上施工时,必须根据架体附着锚固设计要求及时将架体与建筑物刚性附着锚固好,当该二层均已可靠附着锚固完毕后,方可拆除15米处揽风绳组.7、在建筑物屋面施工时,必须根据架

4、体附着锚固设计要求在相应位置及时将架体与建筑物刚性附着锚固.五、安全措施1、架体的拆装必须在白天进行,由五至六个经过高处作业特殊工种培训的人员持证上岗.并指派一人专门指挥,高空人员必须穿防滑鞋,系好并挂好安全带,所有索具必须检查合格,拆除过程中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任何物件。2、安装调整揽风绳时,必须对角进行,不得在2边邻角同时进行,揽风绳用钢丝绳直径必须大于9。3mm,花篮螺栓拉力必须与揽风绳钢丝拉力相适应.、3、安装使用中,流程中确定的各处未可靠附着锚固之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拆除临时揽风绳。拆除附着装置时,必须与架体拆除同步,确保架体在任何时候其自由高度不大于8M。4、基础周围必须设置排水沟

5、,不得在距基础边缘5米范围内开挖沟槽.5、架体顶部设置一根1.8m长14镀锌钢管制作的避雷针,避雷引下线采用BX型10mm2铜芯绝缘线,接地体与保护零线重复接地体共用,电阻值10.6、每一层站(除一楼外)均设置可靠定型停靠装置(牛腿),并在每一层站口设置定型安全防护门,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2m。7、附着装置任何地方均严禁与外脚手架相连接。8、地面进料口处必须搭设宽(与建筑物平行方向)不小于5.2m,长(与建筑物垂直方向)不小于5m,高为3m的防护棚,顶棚用50mm脚手扳满铺严密。9、揽风绳直径不得小于9。3mm,连接处绳夹不得少于3个,并在高空绳端处另加一个绳夹制作一个安全检查弯(提升绳亦同)

6、,做法见图五。10、架体各连接螺栓必须加弹簧垫片,架体安装完毕正式使用前所有螺栓必须紧固可靠。六、使用管理措施1、安装完后的检查。(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和明显变形。(2)、架体各节点连接螺栓是否规格紧固。(3)、附墙架,缆风绳,地锚位置安装情况。(4)、架体的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要求。(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6)、卷扬机的位置是否正确。(7)、电气设备及操作系统的可靠性.(8)、钢丝绳、滑轮组的固定情况。(9)、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防护情况.(10)、避雷设施安装检测情况。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由有关部门参加,检查内容包括:(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锈蚀、永久变形

7、;(2)、扣件、螺栓连接紧固情况;(3)、提升机磨损情况及钢丝绳的完好性;(4) 、安全防护有无缺少、失灵和损坏;(5)、缆风绳、地锚及架体等有无松动;(6)、电气设备的接零情况;(7)、断绳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试验;(8)、停靠装置是否齐全可靠。3、日常检查.日常检查由操作人员在班前进行,在确定提升机正常时,方可投入作业。检查内容包括:(1)、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2)、空载提升吊篮做一次上下运行验证是否正常,并同时碰撞限位器和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3)、在额定荷载下,将吊篮提升至离地面12m高度停机,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架体的稳定性;(4)、安全停靠装置的可靠性;(5)、吊篮运行通

8、道内有无障碍物,钢丝绳运行范围有无障碍物;(6)、操作人员的视线是否受影响,对讲系统是否完好。4、使用提升机时符合下列规定:(1)、物料在吊篮内应均匀分布。当长料在吊篮中立放时应采取防滚落措施,严禁超载使用;(2)、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吊篮上下;(3)、发现安全装置失灵时,应立即停机修复,作业中不得随意使用极限位装置;(4)、使用中要经常检查钢丝绳,滑轮工作情况,如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更换后方可使用。5、提升机使用中应经常维修保养并符合下列规定:(1)、操作人员应按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对提升机各润滑部位进行注油润滑;(2)、维修保养时,应将所有控制开关拔到零位,切断主电源并在闸箱处挂

9、“禁止合闸”标志,必要时设专人监护;(3)、提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进行保养、维修、排除故障应该停机后进行;(4)、更换零部件必须与原部件的材质、性能相同并符合设计与制造标准;(5)维修主要结构所用焊条及焊缝质量应符合原设计要求;(6)、维修和保修提升机架顶时,应搭设上人平台并应符合高处作业要求。七、应急救援预案1、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建筑起重机械必须按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执行,并办理产权登记、安装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各种防护措施应齐全、有效,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2)项目部必须制订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建筑起重机械应配备持建

10、筑特种作业物料提升机操作工上岗证的人员,并由专人负责操作。 (4)每班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 (5)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规作业、严禁超载,操作时不准擅离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停止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6)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应同时使用棘轮保险卡牢。 (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闸刀,并将运送物送下. (8)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紧电源控制箱,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操作. (9)起重机械应定期保养、定期检查,确保机械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杜绝带病运作.2、安全应急救援

11、小组机构设置(1) 机构与职责组长: 副组长:组员:组长职责:1)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

12、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通讯联络组职责: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技术支持组职责:1) 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 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保卫组

13、职责:1)保护受害人财产。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4)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抢险抢修组职责:1) 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治组: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

14、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组职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3、应急响应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项目部安质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

15、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1) 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项目部值班联系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 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项目部安质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 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4、应急保障条件 (1)抢险队伍 项目部由项目管理人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