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488125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姓名:黄静准考证号:046611200046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冯昊完成时间:2014年4月目 录前言1一、家中的人物形象1(一)封建维护者的形象高老太爷1(二)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瑞钰3(三)封建叛逆者的形象觉慧4二、家中的矛盾分析6(一)封建代表与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6(二)封建统治者的内部矛盾7(三)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7三、家的艺术成就7(一)独特的写作风格塑造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7(二)叙事结构宏伟,人物心理细腻且富有情感8(三)具有现实主义批判意义9结语9参考文献10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摘要: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代表着时代的缩影。家中系统深

2、入地描写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除了描写了年轻人的生活,爱情,还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衰落直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封建家庭的罪恶,高度赞扬了这一代觉醒与反抗的新青年,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牺牲精神的人物形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的世界中建构了一个矛盾型的人物群像。关键词:人物形象;封建礼教;悲剧;叛逆;矛盾。-前言 “我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里,有将近二十个的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巴金就是出生在这个世代做官,四世同堂的李公馆中。长期的封建家庭生活让巴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深刻地认识到大

3、家族必将崩溃的结局。长期的封建家庭生活成为了家的写作素材。巴金看到了大家庭的不幸遭遇后,又受到了大哥李尧枚的鼓励与支持下,下定决心要写一部反映封建大家庭生活的小说,于是开始了家的创作。家中高公馆与现实生活中的李公馆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都很相似,甚至高公馆中的人物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类似的身影。在家的写作过程中,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服毒自杀,当巴金听闻这噩耗,悲痛欲绝,当晚便决定调整家的结构,高公馆中的高觉新的人物形象是以大哥李尧枚为原型塑造的,将一位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展现在在人们的面前。1919年5月4日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巴金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成长的,五四反

4、封建运动的巨浪深深地影响着这位年轻的少年,五四运动使巴金深刻地认识到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1920年,巴金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在学习期间,他深受克鲁泡特金和波兰剧作家廖抗夫两位作者以及美国人高德曼的影响,并不断汲取着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知识。他想写一部关于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那些年轻的生命在吃人的封建制度下走向灭亡,这就是巴金创作家的真正动机。家呈现了大家族分崩离析的过程,但它并不局限于一个具体家庭的兴衰变化,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揭示出整个封建制度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灭亡的命运。一、家中的人物形象巴金以独具魅力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塑造了一系列个新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5、。例如:高老太爷,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瑞钰,梅,鸣风形象等等。(一)封建维护者的形象-高老太爷家中的高老太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造就成了这份大家业,实现了高老太爷心中四世同堂的完美家庭模式。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是封建大家族的最高权威者,家中的高老太爷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统治者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封建专制的性格特征巴金在家的人物形象塑造上,高老太爷表面上一本正经,满嘴的仁义道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家长的形象,实际上是一位专横、残忍、虚伪、专制,生活腐化的封建顽固派的形象。而他统治这个封建大家族主要依赖的就是专制的统治手段,借此建立起自己家中的绝对权威,

6、以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在高公馆里,高老太爷是封建大家庭的家长,代表着最高权威。正如他所说:“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就要怎样做。”以专制的手段统治者整个封建大家族,维护着封建家庭的秩序,包括大家族里的一切行为,乃至思想。为了使封建家族继续维持着繁荣昌盛,他施行了以下专制手段:首先,对于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坚持反对。其次他不顾孙子觉新的真实想法,将他与从未谋面的瑞钰结婚,造成了觉新和瑞钰、梅三个人的感情悲剧。再次他对家中的佣人非常地残忍,将年仅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间接地将鸣凤送上了死亡的道路,紧接着,他又将婉儿抬到了冯家继续忍受的非人的煎熬。

7、2.人物形象的多面性高老太爷除了专横、残忍、虚伪、专制,生活腐化的封建顽固派的形象外,也有昏庸、糊涂、单纯、等性格特征,这也是塑造艺术典型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笔触。从以下三个场景中可以看出来。第一个场景是当他知道觉慧跟学生一起与军人闹事,斥责觉慧的时候。他认为觉慧简直就是胡闹,并且“外面风声很不好,当局对于学生将有大不利的举动”一不小心就会将自己的性命赔上去。他不允许有任何人违抗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社会活动。从他斥责觉慧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位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也可以从他的话语间看出,他对觉慧的关心,为觉慧的性命担忧。第二幕是在一家人吃年饭

8、的场景。高老太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造就成了这份大家业,实现了高老太爷心中四世同堂的完美家庭模式,高老太爷的“脸上浮出了满足的微笑”。 还为大家讲述了自己这一生的奋斗历史,努力拼搏下才积累了这份家业,“他认为有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想不到年轻人还有灵魂。他靠田租吃饭,却连农民怎样生活也弄不清楚。”这就是家中的高老太爷。冯乐山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会上,提出要将自己的侄女嫁给觉民,高老太爷将孙子觉民的婚事当作笼络冯乐山的手段,迫使觉民离家出走,高老太爷震怒不已他认为他的权威受到了威胁,觉民就应该从大局出发,为了高家兴盛的未来考虑,遵从他的想法。直到临死前才将觉民叫回家,取消了婚事。第三幕是高老太

9、爷临终前的场景。高老太爷的家庭观念非常强,四世同堂的美梦已经实现,而他的生命也走向了尽头,他虚弱的躺在床上,面对死亡,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寂,没有人陪他度过最后的时光,“他第一次感到了失望、幻灭、黑暗。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错了”,此时此刻,他的感情受到了家庭观念以及对儿孙们的眷念的影响,他没有质疑孙子们的叛逆行为是在与他对抗,相反,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他就像一位疼爱儿孙的长辈一样,当看见觉慧走近身边,他露出了笑容,睁大着眼睛看着,人也变得和善起来了。高老太爷认为觉慧也没有印象中的那么叛逆了,而在觉慧的眼里,祖父高老太爷变得无比脆弱,不再是封建顽固的代表。高老太爷心中占重要地位的家庭

10、亲属观念也在此刻充分的展现出来,他对孙子们的叛逆置之不顾,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刻,见一见自己的孙子,但他又极力挣扎,他希望孙子们能够走上自己设想的道路。家中高老太爷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二)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瑞钰瑞珏作为高觉新的妻子,是一位深受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熏陶的贤妻良母,她始终以丈夫和家庭为中心,能书善画,温柔善良。作为高家的长孙长媳,处处与人为善,在高家,有着良好的口碑,她相夫教子,她所认为的爱情是能令人感到幸福的,婚姻则是幸福的归宿,然而瑞钰却为了所谓的爱情和婚姻丧失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和从未见面的觉新结婚,他们婚姻是觉新的父亲用“拈阄”

11、的办法定下的。为了使觉新开心,她精心为丈夫挑选着梅花,哪怕她已经知道丈夫喜欢梅芬的事情,却为了觉新,在屋子里插满梅花。当她亲眼看见丈夫与梅在一起谈笑哭泣,小姑子们也站在一旁讥笑着,她没有说任何的话,将儿子海臣送到觉新跟前,让觉新牵着,她自己走到梅的身边,扶着梅转过假山,宽容大度地化解了觉新与梅的尴尬局面。在瑞珏身上具备着女性宽容、体贴、大方的美德。她没受过“五四”思潮的影响,始终屈服在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下,可却不能给她带来平静幸福的生活,反而将她推向了死亡的边缘。陈姨太以“血光之灾”的封建迷信,促使瑞珏搬到城外阴暗潮湿的小屋里去生产,觉新的“不抵抗主义”只能无奈地接受,瑞珏将强加给她的灾难当作

12、自己的命不好,默默留着眼泪接受这种荒唐的安排,最终,导致了难产的结局,就连丈夫最后一面也没见上。作者巴金也曾感同身受过,“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就常常被迫目击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看到悲惨的结局,我写小说的时候,仿佛在同这些年轻人一起受苦,一起在魔爪下面挣扎。”瑞钰的悲剧就在于她的逆来顺受,毫不反抗,才落得这个悲惨的结局,也就是她所恪尽职守的封建礼教造成了她的悲剧,封建迷信中断了她的一生,使她成为了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三)封建叛逆者的形象-觉慧觉慧是家中最突出的叛逆者形象,他是“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新生的民主力量的代表。觉慧勇敢、坚决,毫无顾忌地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强烈的反抗精神则是

13、他突出的性格特征。 “大胆”和“幼稚”是觉慧性格的基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投身于当时进步的学生运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国家的命运,及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反抗。二是:表现在他与婢女鸣凤的纯真爱情。下面我将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析觉慧叛逆的形象。1.大胆叛逆的形象在家中,觉慧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对封建专制制度,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抗,他始终站在家庭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他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他不是作为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出现,而是在学生与军队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的一位参与者,充满了反对“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黑暗”的革命热情。作为新思潮影响下新生的民主力量代表的觉慧,在看到封建制度下的种种事情,使他看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不希望自己被封建家庭的腐朽思想所束缚,并为此付诸了行动。在思想方面,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政治态度,写了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