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487459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1.(多选)(参考系)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从物理的角度看有的诗词中也蕴含了朴素的物理知识。在下面四句诗词的物理分析中正确的是()A.毛泽东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位于地球表面的人随地球自转每天的行程约为八万里,这个结论与人的位置无关B.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中,描述了“云”的运动是以船为参考系C.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禅师善慧大士(傅翕)写的一首禅诗“抬头望明月,明月云中行”,诗中描述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2、D.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描绘的情景以流水为参考系2.(多选)(质点)如图是运动员在进行跳水比赛,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研究运动员与跳板接触过程中跳板的弯曲情况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不管分析什么问题,都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能否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研究问题而定3.(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上合组织峰会已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召开,某记者从某地到文艺汇演处打车约23.5 km,峰会期间的文艺演出于北京时间6月9日21:00正式上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月9日21:00指时间间隔,2

3、3.5 km指路程B.6月9日21:00指时刻,23.5 km指路程C.6月9日21:00指时间间隔,23.5 km指位移大小D.6月9日21:00指时刻,23.5 km指位移大小4.(平均速度)(2019辽宁省级模拟)沿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同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通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5.(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2019四川成都联考)如图,三个质点A、B、C均同时从长方体上的M点沿不同路径同时运动至N点,运动

4、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的路程相同B.三个质点的平均速率相同C.A、B的位移最大,C的位移最小D.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6.(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C.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开始时位移、加速度、速度三者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小D.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开始时位移、加速度、速度三者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5、7.(加速度)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4 s内的位移为16 m,速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方向不变。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B.1.5 m/s2C.2 m/s2D.0.75 m/s28.(质点、速度、加速度)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微元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

6、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素养综合练9.螺旋测微器是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旋动旋钮一圈,旋钮同时会随测微螺杆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已知旋钮上的可动刻度“0”刻线处A点的旋转半径为R=5.0 mm,内部螺纹的螺距x=0.5 mm,若匀速旋动旋钮,则A点绕轴线转动的线速度和沿轴线水平移动的速度大小之比为()A.101B.101C.201D.20

7、110.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x(t1-t2)t1t2(t1+t2)B.x(t1-t2)t1t2(t1+t2)C.2x(t1+t2)t1t2(t1-t2)D.x(t1+t2)t1t2(t1-t2)11.(多选)运动学中有人想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 m/s3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运动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增加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

8、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1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5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 s,求滑块的加速度。13.(2019浙江杭州七校联考)在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324 km/h高速行驶的列车某时刻开始匀减速行驶,5 min后恰好停在某车站,并在该站停留4 min,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8.

9、1 km后恢复到原速324 km/h。求:(1)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2)列车从静止开始驶离车站,匀加速到原来速度所用的时间;(3)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1.BC“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即四万公里,等于赤道的长度,所以这个结论与人的位置有关,选项A错误;B选项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天上的“云”却并未移动,这是以船为参考系判断的,选项B正确;描述月亮的运动不能选取月亮本身作为参考系;“明月云中行”是月亮相对云,所以选项C正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所以选项D错误。2.BD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是看

10、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当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研究运动员接触跳板时跳板的弯曲情况,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所以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而定,A、C不符合题意,B、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3.B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点,6月9日21:00指时刻,打车约23.5km是指路程,B正确。4.B甲车速度一定,乙车先加速后减速,平均速度比甲车大,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平均速度比甲车、乙车都小,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最大,乙车所用的时间最短,故选B。5.D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可见A、B的路程相同,且大于C的路程,A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

11、比值,所以B错误。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由此可知,三者的位移相同,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相同,D正确。6.D解析 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而速度的变化量还与时间有关,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B错误。开始时速度、位移、加速度同向,加速度变小,速度增加变慢,但仍在增加,且运动方向不变,所以其速度增大,位移也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且不再增大,C错误,D正确。7.A由平均速度求位移得:x=v+v32t即:16=v+13v24解得:v=6m/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有:a=v-v3t=2v3t=2634m/s2=1m/s2,

12、故选A。8.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是建立了理想化模型,A正确;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正确;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用了控制变量法,C错误;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正确。9.C旋动旋钮一圈,测微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A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A1=2Rt,A点水平移动的速度为:vA2=xt,代入数据得:vA1vA2=201,选项C正确。10.A第一段x的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