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85359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图(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经爆发过的面板门事件,足以解释用户对于url=product.pconline./lcd/液晶显示器/url所采用液晶面板类型的重视,不仅如此,液晶显示器重要的技术提升,如LED背光,超广视角,都与面板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占一台液晶显示器80%成本的液晶面板,足以说明它才是整台显示器的核心部分,它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一台液晶显示器品质是否优秀。如此来看,民用的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只是一个组装的过程,将液晶面板、主控电路、外壳等部分进行主装,基本上不会有太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难道这是说,液晶显示器其实是技术含量不好的产品吗?其实不然,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繁复,至少需要300道流程工艺,全程

2、需在无尘的环境、精密的技术工艺下进行。液晶面板的大体结构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笔者将其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两部分。液晶面板的LED背光系统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板、背光源CCFL或LED、扩散板用于将光线分布均匀、扩散片等等。由于液晶不会发光,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来照亮,背光系统的作用就在于此,但目前所用的CCFL灯管或LED背光,都不具备面光源的特性,因此需要导光板、扩散片之类的组件,使线状或点状光源的光均匀到整个面,目的是为了让液晶面板整个面上不同点的发光强度相同,但实际要做到理想状态非常困难,只能是尽量减少亮度的不均匀性,这对背光系统的设计与做工有很大的考验。液晶板在未通电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可弯曲

3、的柔性印刷板起到信号传输的作用,并且通过异向性导电胶与印刷电路板蓝色PCB板的部分压和,使两者连接想通液晶板从外到里分别是水平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TFT玻璃、垂直偏光片,此外在液晶面板边上还有驱动IC与印刷电路板,主要用于控制液晶板的液晶分子转动与显示信号的传输。液晶板很薄,不通电的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它的大体构造就像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微观液晶面板,会看到红绿蓝为一组三原色,一般一组或两组为一个像素液晶具备固态晶体的光线折射性质,同时具备液体的流动特性,在电极的驱动下,可以按照主控想要的方式进行排列,控制光线透过的强弱,然后在彩色滤光片上,通过红、绿、蓝三基

4、色进行每个像素的调色,最终得到完整画面影像。按照功能的划分可以将液晶面板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部分,而要生产一块液晶面板,却需要经过前段Array制程、中段Cell制程、后段模组组装三个复杂的过程。今天我们将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流程。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液晶面板制造的前段Array制程主要是薄膜、黄光、蚀刻、剥膜四大部分,如果仅仅是这样看,很多网友根本不解这四步的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首先,液晶分子的运动与排列都需要电子来驱动,因此在液晶的载体TFT玻璃上,必须有能够导电的部分,来控制液晶的运动,这里将会用ITOIndiumTinOxide,透明导

5、电金属来做这件事情。ITO是透明的,也成薄膜导电晶体,这样才不会阻挡背光。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以及快速的运动变化,才能保证每个像素精准显示相应的颜色,并且图像的变化精确快速,这就要求对液晶分子控制的精密。ITO薄膜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就犹如在PCB板上印刷电路一般,在整个液晶板上画出导电线路。首先,需要在TFT玻璃上沉积ITO薄膜层,这样整块TFT玻璃上就有了一层平滑均匀的ITO薄膜。然后用离子水,将ITO玻璃洗净,准备进入下一步骤。接下来,要在沉积了ITO薄膜的玻璃上涂上光刻胶,在ITO玻璃上形成一层均匀的光阻层。然后烘烤一段时间,将光刻胶的溶剂部分挥发,增加光阻材料与ITO玻璃的粘合度。用紫外

6、光UV通过预先制作好的电极图形掩模版照射光刻胶表面,使被照光刻胶层发生反应,在涂有光刻胶的玻璃上覆盖光刻掩模版在紫外灯下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我们以一个像素单位为例,如上图,这个像素中,浅色部分未曝光,而深色的是曝光部分。接着,用显影剂将曝光部分的光刻胶清洗掉,这样就只剩下未曝光的光刻胶部分,然后用离子水将溶解的光刻胶冲走。显影之后需要加热烘烤,让未曝光的光刻胶更加坚固的依附在ITO玻璃上然后用适当的酸刻液将无光刻胶覆盖的ITO膜的蚀刻掉,只保留光刻胶下方的ITO膜。ITO玻璃为In2O3与SnO2的导电玻璃,未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易与酸发生反应,

7、而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可以保留下来,得到相应的拉线电极。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剥膜:用高浓度的碱液NaOH溶液作脱膜液,将玻璃上余下的光刻胶剥离掉,从而使ITO玻璃形成与光刻掩模版完全一致的ITO图形。用有机溶液冲洗玻璃基本标签,将反应后的光刻胶带走,让玻璃保持洁净状态。这样就完成了第一道薄膜导电晶体制程,一般至少需要5道相同的过程,在玻璃上形成复杂精密的电极图形。用相同的方法在玻璃上拉出其他的ITO电极图形形成复杂精密的电极图形,可以更好的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这样,前段Array制程就结束了。从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前面在TFT玻璃上沉积ITO薄膜、涂光刻胶、曝光、显影、蚀刻

8、,最终是为了在TFT玻璃上形成前期设计好的ITO电极图形,以便于在玻璃上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整个生产过程的大致步骤并不复杂,但是技术上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非常繁琐,这里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液晶板所用玻璃的制造工艺也是非常讲究。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用玻璃,主要由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厂商提供,处于液晶面板生产制造的上游,这些厂商都掌握着玻璃生产工艺的技术专利。前几个月,由于地震造成康宁玻璃停炉事件,对液晶面板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看出其在行业的地位。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前面我们提到过,液晶板的结构就像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

9、间夹着液晶。在液晶面板制造的终端Cell制程,就是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的上下贴合,不过这不是简单的粘合,需要做很多细节上的技术工作。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层中段Cell制程首先分为TFT与CF彩色滤光片两部分首先将经过前段Array制程的TFT玻璃用离子水洗净从上图家可以看到玻璃上分为相同大小的6块,也就是说这块玻璃做出的液晶板,最后要切割成6块,而每一块的大小则是最终尺寸。在玻璃投片的时候,每块玻璃要切什么规格什么尺寸就已经提前设计好了。在配向膜为溶液状态时屠宰TFT玻璃基本上表面然后将有机高分子配向材料涂布在玻璃的表面,即采用选择涂覆的方法,在ITO玻璃上的适当位置涂

10、一层均匀的配向层,同时对配向层做固化处理。配向摩擦:用绒布类材料以特定的方向摩擦取向层表面,以使液晶分子将来能够沿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排列,保证液晶分子排列的一致性。配向摩擦之后,会有一些绒布线等污染物,需要通过特殊的清洁流程将污染物冲洗掉。TFT玻璃基板清洗完毕之后,进行密封胶涂布,其目的是为了让TFT玻璃基板能与彩色滤光片粘合固定,同时也能防止液晶外流。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TFT玻璃基板的终端Cell制程基本已经完成,下面就该进行彩色滤光片的Cell制程。与TFT玻璃基板配向相同,彩色滤光片也需要涂配向膜然后在已经固定在滤光片表面的配向膜上进行配向在彩色滤光片表面喷洒

11、垫料,让TFT玻璃基板与彩色滤光片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接下来,再次进入TFT玻璃基板的制程在TFT玻璃基板上已经涂好的密封胶框注入液晶最后,在彩色滤光片的玻璃的粘合方向上的边框涂上导电胶,以保证外部电子能够流通进入液晶层,然后,根据TFT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上的粘合标记,将两块玻璃粘合,通过高温将粘合材料固化,使上下玻璃贴合稳定。彩色滤光片是液晶面板非常重要的零组件,制造彩色滤光片的厂商与玻璃基板厂商一样,处于液晶面板厂商的上游,其供应过剩或不足,能够直接影响液晶面板的生产进度,间接影响终端市场。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贴合完毕的液晶板就可以根据之前设计好的切割尺寸进行切割

12、,得到最终尺寸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切割完的每块液晶板都留有两个边框,是做什么用的呢?在后面的模组制程中,大家可以找到答案最后,在每块液晶基板的两面都贴上的偏光片,其中朝外方向贴的是水平偏光片,朝方向贴的是垂直偏光片。偏光片是一种只允许某方向的光线才能通过的光学片板,能将自然光转换成直线偏光的光学元件。其作用机制是将直交的入射光线经过垂直偏光片后,使垂直方向光线通过,另一份水平方向光线则被吸收,或利用反射和散射等作用使其遮蔽。制作液晶面板时,必须上下各用一片,且呈交错方向,在有电场与无电场时,使光线产生位相差而呈现明暗的状态,用于显示字幕或图案。至此,中段Cell制程就全部完成。下面,就可以进入

13、液晶面板制造的最后一个流程:后段模组组装。后段模组组装:驱动IC/印刷电路板压合后段Module制程主要是液晶基板的驱动IC压合与印刷电路板的整合,这一部分可以将从主控电路接受到的显示信号传输到驱动IC上,驱动液晶分子转动,显示图像。此外,背光部分在此环节会与液晶基板整合,完整的液晶面板就完成了。首先在两个边框上压合异向性导电胶,这样可以让外部电子进入到液晶基板层,是电子传输的桥梁压合在液晶基板上的驱动IC接下来是驱动IC的压合。驱动IC的主要功能是输出需要的电压至每个像素,控制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而驱动IC分为两种,位于X轴的源极驱动IC负责资料的输入,特性为高频并具备影像功能;位于Y轴的闸

14、极驱动IC负责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与快慢,其直接影响着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不过目前已经有很多液晶面板只有X轴方向有驱动IC,也许是将Y轴驱动IC功能做了整合简化。柔性电路板的压合,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充当外部印刷电路与液晶板电子传输的桥梁。其可以弯曲,因此成为柔性或软性电路板在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贴上异向性导电胶,并且印刷电路板贴合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实物图片拍自三星2693HM液晶基板的制造过程还有很多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例如离子水清洗、烘干、吹干、风干、超声波清洗、曝光、显影等等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细节与要求,这样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眼睛面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自行查阅相关的技术

15、资料。让液晶面板发光:不可忽略的背光系统液晶LiquidCrystal,简称LC是一种液态晶体,具备固态晶体的透光与折射性质,同时还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质,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性才会被应用到显示领域。不过液晶并不会自主发光,因此采用液晶作为显示介质的显示设备,需要另外搭配背光系统。首先需要一块背板,作为发光源的载体。液晶显示设备常用的发光源是CCFL冷阴极背光灯管,不过目前已经开始向LED背光转变,但无论是两者中哪一个,都需要一块背板作为载体。三星26吋宽屏2693HM的CCFL背光灯管CCFL背光已经伴随液晶走过一段岁月,其品质相比LED背光,有不少缺陷,不过现在已经逐步进化为灯管节省50%,加强液晶板的透光率,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三星XL2370的侧置白光LED背光在未发光左与发光右状态下而LED在照明领域的快速发展,成本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液晶面板也开始大围采用LED作为背光源,目前为了控制成本,LED背光都采用侧置而非布置于背板上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LED晶粒采用的数量。侧置LED背光系统的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