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484226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习方法的革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的方法爱因斯坦-“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Y+Z!A就是成功,*就是努力工作,Y是正确的方法,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学习的方法第一节诊断你的学习状态从“懂、会、对、活、熟五阶段把脉你的学习次期中、期末及高三月考,有一些同学的成绩不太理想,说实在的,这并不可怕,其实也不用太担忧。但令我着急的是,大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都有一些共同的说辞,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是这么几句: (1)这道题我会做,就是一不小心做错了。 (2)这个容我懂,就是太紧,考场上想不起来了,一离开考场,又想起来了。(

2、3)我选择题花的时间太长了,没时间做后面的题,如果有时间,我做得出来的。(4)我的身体不太好,没精神做题,所以这次考砸了。在家长会上,一些家长也常常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我也总结了一下: (1)我小孩学习成绩这么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我问小孩,小孩说都懂的。 (2)我小孩在小学、初中都是三好学生,随便学学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到了高中,怎么完全变了个样了 (3)我小孩成绩一次好,一次差,很不稳定的,怎么办啊按这个规律(其实是所谓的“怪圈),到高考时到底考得好还是考得差啊。可怕的是这种“听而不懂、懂而不会、会而不对的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的同学一般会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不认真的同学就等着下一

3、次“奇迹的出现。家长们一般都没什么方法,最多帮小孩找课外辅导班,甚至有的家长的情况是每次听了小孩的表态后,信心高涨,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了,但事实是,迎接自己的是更大的打击。一直以来,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每接一届学生,我都会按惯例做几个关于这方面的讲座,事实证明,是有很大效果的。我的讲座的主题是“学习就这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懂、会、对、活、熟,理解了这五个字的涵,你对自己的学习就号准“脉了,就能“对症下药了。从“不懂到“听懂对于“懂字的理解,有的同学会认为多此一举。则我给你举两个词:一个是“懂行,另一个是“懂门儿。“懂行的中文意思是“对*一行业的业务很熟悉,“懂门儿的英文意思是“know

4、 a 10t abot,t,看了这两个词的意思,我想你已经有了一个判断了吧,你现在还能有信心说出“我懂了吗要做到“懂学习,其实也就是你对学习“懂行了,你已经做到“know a: ot abouphysics。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并不懂,你所说的“懂,其实是“最会欺骗你的人是你自己。要知道“懂字由“心与“董联合起来,表示的意思是“心里面掌握着*方面的情况、“心中有数。学习学习中,要到达真正的“懂,需要课前、课中、课后“接力式的努力。 (1)课前做好预习,找出重点、难点,为上课做好准备,好比是热恋中的男女,约会前要“精心打扮一番。 (2)课堂上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到达与教师的思维共鸣,好比是恋人约会

5、时,心既要“领,神也要“会。 (3)对于课后,我们更应该引起重视,好比是恋人分别,依依不舍,回味无穷。有的同学r课一听完,就“溜之大吉,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明确一点:“懂的最起码的要要做到对课上的容进展“复述,这并不是指将课堂上的容抄到笔记本上则简单,而是对根本概念、根本规律要做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做到这一点,就说明知识经过你的大脑加工了,知识就容易“赖上你的“记忆了。最好,再举出除上课时教师所讲之外的相应例子来,知识就对你“死心塌地了。对于习题课、试卷分析课并不是将正确答案抄一遍则简单,而是要做到“课后100分“考后100分。对此,我在每次讲座时都会做一个测试,比方我和学生们一起解决两

6、个习题(中等难度),同学们都说听懂了,接着我马上将事先准备好的印有一模一样两道题的“试卷发给学生做,你猜会是什么情况大跌眼镜的是,将近一半同学不能正确解答,甚至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下手。由此充分说明,这些同学不是“真懂,更别说要将知识与方法应用到具体情景中去解决问题了。我让学生试着做过“课后100分“考后100分的工作,就是将课上的题抄下来,但不能抄解答,然后认真做一遍。开场的时候,有的同学死活都不想做,但坚持做了一段时间,效果有了,甜头有了,自然就不用我“监工了。做好这些,我相信,你离“懂不远了。但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别忘了,不仅是要“耳朵懂了,关键是要“心懂了。从“听懂到“会做在学习过程

7、中,教师们常常犯一个错误,认为讲过了,学生就会了。同学们也一样会犯一个类似的错误,认为“听懂了就是“会做了,其实这只不过是自我抚慰。对一些诸如什么是路程、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简单问题,确实你只要认真听课,听懂了一般来讲也就会了,但对一些复杂的容,比方说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弹簧问题、传送带问题等等,即使你上课非常认真地听,也听懂了,但也未必见得你会解类似的问题了。再举一个通俗一点的例子吧,你刚开场学游泳时,教练告诉你游泳的根本知识,包括入水后如何换气、如何蹬腿,手又是如何动作的,如果教练也出一试卷,考的也刚好是这些容的填空题或是一些简答题,我想凭你的智力,一定能考个高分。但问题是,教练不会做这

8、样幼稚的事,他肯定是将你扔到水里去游泳,说真的,家长们是舍不得的,我就发现有的家长根本就不敢看。其实教练的做法是对的,游泳的知识你懂得再多也并不代表你会游泳了,如果不这样做,到时“淹死的是你自己。从现代认知心理学来讲,那些听懂就会的知识称为“述性知识,那些听懂了还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的知识叫做“程序性知识。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一些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它在人脑中是以网状的形式存在的,就好比是树的枝枝叶叶。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做事的技能与方法,比方学习的一些解题技巧等,它在人脑中是以条件反射状的形式存在的,就好比是春节的烟花,只要点燃那根导火线,就能一个接一个飞

9、向天空,呈现五彩缤纷的“花朵。绝大多数述性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很多程序性知识则是不能言传的。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两个连续的阶段。最初,同学们获得的通常只是一些述性知识,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当然不是题海战术),这些知识具有“自动化应用的特点之后,就获得了程序性知识,我们也就获得了必要的根本技能和根本方法了。这里,我教给同学们两种将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行之有效的小技巧。 (1)将你的解题经历不断地总结为“Ifthen的样子,也就是“如果则。它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状构造,比方“如果这是一道力平衡题,则,就应该先受力分析,然后。(2)背诵解题步骤。上课时,教师解题

10、让你感慨“如此神速,但等到你自己解题时,却是“寸步难行。成人考驾照,先要将上车的根本动作背牢,再结合实际操作,将操作程序熟练起来,最后就能运用自如,就能享受开车的乐趣了。学习解题也一样,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先背诵解题步骤,再结合具体的题目,不断地练习根本步骤,等到将这些步骤“习惯成自然,你也就会解题了。千万要注意,不要在没有真正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前就轻易改变操作步骤,否则就前功尽弃了,就好比是没考完驾照就上路飞奔,不出事才怪。根据教学经历,一般的解题方法,需要三个阶段的学习才能掌握:第一阶段,对方法的认识(3个以上类似例子);第二阶段,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操作步骤,这其实是对方法的反思、感悟,记住,一

11、定要写出“这种题目,第一步要做,第二步要做,第三步要做,不仅是在脑子中加工,还要“白纸黑字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你想逃也动弹不了了,则效果就明显了;第三阶段,大量的练习,当然我们反对题海战术,这里所讲的“大量,指的是“足够的意思,多少才算够,要因人而异了。这好比学一门手艺,一定量的重复练习是必须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七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切记,别因为反对题海战术而放弃了必要的一定量的重复操练,不然,你的方法也只能是“述、述而已了。从“会做到“做对从考试来讲,说到这,才算是说到正题了。不管你是“懂了,还是“会了,如果最终做错了,你说,这与“不懂、“不会有什么区别要说区别,我说,是更加遗憾了

12、,是比“不懂、“不会更加悲壮了。阅卷教师其实不是看你会不会做,而是看你做的对不对,你不会,但你做对了(比方有些选择题),他没理由不给你分数;你会,但你做错了,他更没理由给你分数。不管怎么样,做对才是硬道理!在这里,我们不讨论那些“蒙对的方法,我们讨论的是那些能做对的“正统方法,当然,是在你“会做的根底上来讲。要做对,必须养成三个方面的习惯: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对这一点,教师常常念叨,同学们似乎司空见惯了,但事实是,解题时问题常常出现在这个地方。平常出现的错误:看错了题、想错了题意等现象,都是由于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后果。但很多同学、家长及教师没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同学们常常会将

13、这种现象单纯地归结为“粗心。家长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也与同学们不谋而合,这样更加助长了这种认识,于是有了“这次是粗心,下次注意点,不要这么粗心就好了的“真理了。其实“粗心的现象并不简单,它反映了你在学习中出现了*些大问题,不能轻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分析它的成因,不断改良你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你的解题能力。出现“粗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思维惯性,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错误的“潜在假设。“思维惯性有时虽然会有助于快速解题,但往往会带来严重的错误。简单的来讲,“思维惯性就是在你没有仔细分析眼前的问题时,你就已经认为从你头脑中“蹦出来的那个想法就是“最简单

14、或“最自然或“最有可能的,“就是它了这是你的判断。不过,有许多时候,这是错误的,后果是严重的。则,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又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首先,要明确的是“分析不是“回忆。遇到一个问题,同学们常常是立刻搜索脑海中教师讲过的例题类型,看此题和哪种类型的例题相吻合,套用解答该种类型的例题的公式,或者直接用例题的结论进展解答,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回忆。还有一种是根据题目的文字表达,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情景,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条件,明辨题目情景所表达的学习变化特征,思考学习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选择恰当的学习规律,运用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分析。我们并不是说一味的

15、反对“回忆,因为一定的“回忆表达了我们的联想能力,但是“回忆却是一种很有危害性的思维方式,它会造成你面对的问题与你头脑中的问题发生“短路,很容易翠生因“思维惯性而导致错误的现象。最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是,一次教师在上课时讲了一个例题,这个例题有4个小题,在这章的单元测试卷中,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只出了其中的3个小题,你猜怎么着结果,很多同学还是做出了4个小题的答案来。这个事例说明,有的同学的思维,仅仅是“回忆,说白了,他们不是在做试卷上面的题目,而是在做脑子里的那个题目,甚至有的同学就好此事,成绩就可想而知了。其次,既然“回忆是无法防止的,“分析是必须“具体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其实这不难,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点像现在流行的那个“找不同的游戏玩法:呈现给你两幅差不多一模一样的画,然后告诉你里面有几处不同之处,让你找找看。其实,当你遇到一道“兄弟姐妹般感情的题目时,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这个题目与你脑海里的那个题目有什么不同之处。一样之处不言而喻,不同之处才是最关键的,它决定了这个题目的特殊之处,它是这个问题的全部意义所在,没有这点不同,这个题也就没有“存活下去的理由了。一样之处,按常规列式,不同之处,列出辅助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