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484207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方法的指导 范瑞芬一、何处批注 帮助学生找准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学生的笔就会“力透纸背”,就会“点石成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大致在:1、文本理解的疑惑点;2、文本留有的空白点;3、文本内容的矛盾点;4、文本描写的精华点;5、文本描写的着重点;6、文本蕴含的丰富点。 二、何时批注 1、课前批注。学生预习一定有疑问、有思考、有初步的情感体验。比如嘱咐一课,学生读了课题在旁边写了:(1)嘱咐:告诉对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2)谁嘱咐“我”什么?(3)为什么要嘱咐“我”呢?在初读完课文后又在文后写了这样的批注:“啊,母亲的眼睛,人生道路上的路

2、标。我的母亲也有这样的一双眼睛。”一般来说,课前的批注以对词句的理解,课后以问题的思考为多。 2、课中批注。课堂上,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获得的精神滋养就会流泻于笔端。同伴引发的批注,教师诱导的批注,自己再发现的批注,一定是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再以嘱咐为例,学生这样在课题旁写了一段话:“啊,母亲,你用温柔的眼睛嘱咐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用慈祥的微笑鼓励我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你把雨伞借给邻居小林而自己淋雨回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我!” 3、课后批注。课后批注是课堂对话的“意犹未尽”,也可以是对课堂对话

3、的反思、提炼、总结。还以嘱咐为例,有一学生在课后这样写:“小时候,我很烦妈妈的唠叨。现在,我明自了,每个母亲的表达方式不同,含笑的眸子是爱,唠叨也是爱。”三言两语,却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建。 三、何种形式批注 学生对文本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解读,批注的形式也不一样。 1、注释式批注。这一般是学生在预习时,对词语的理解。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对“雪中送炭”这个词作了这样的注释:雪:本课中指由于敌军封锁,战士们几天几夜没吃的。炭:本课指“打糕”。雪中送炭原意是在寒冷的冬人给别人送去温暖的炭火。这里指朝鲜大嫂冒着生命危险给饥饿的战士们送来了救命的打糕。 2、理解式批注。这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如赤壁

4、之战文后有三个问题:(1)赤壁之战前,交战双方的形势怎样?(2)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具体内容是什么?(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80万,原因在哪里?学生预习时在书本上一一作了回答。这便是理解式批注。 3、拓展式批注。这是对文本的补充、具体化。文本的空白点、丰富点,经过学生的拓展,文本更具张力、感染力。如小熊住山洞文末写道:“一年又一年,小熊和爸爸一直住在山洞里,小动物们都来感谢他们。”会有哪此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呢?他们会怎样感谢呢?学生的批注拓展了文本的外延和内涵。 4、延伸式批注。这是以文本为辐射点,汲取与此相关言语材料,引入社会生活事件等。延伸式批注使生本对话更具开放性、

5、创造性。如学习春夜喜雨古诗后,学生在旁边注满了以前学过的描绘春雨的优美诗文:“吹面不寒杨柳风,沾雨欲湿杏花雨”等诗。诗文的整合,课内外的整合,通过调动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运用。这样的批注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5、抒情式批注。这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流淌。一篇好的文章,总让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这满是断垣残壁的插图旁,有的学生这样写:“圆明园,你虽然被这场罪恶的大火烧毁了,但你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你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