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483883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文上5单元集体备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五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教材内容本单元由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三篇课文和作文5、练习5组成.课文是以描写祖国大好山河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以与人类的智慧.习作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训练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与人类的智慧.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较好地理解与运用.3、能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并能从读中情感的熏陶,并能背诵指定的部分.4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则要求学生能注意社会公德,注重语言的积累;习作则让学生学会通过描写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课时安排课题课 时 数 起止日期 备 注 16.黄山奇松1

2、7.黄果树瀑布18.莫高窟习作5练习5 No: 16、黄山奇松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教学过程

3、: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揭题.1、板书奇,用奇组词.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前鼻音:宾客盆景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翘舌音:状如黑虎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

4、布置预习: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三、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4、练习:1黄山被誉为_.2黄山四绝是指_.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所以课文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自由读,齐读.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三、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

5、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2、范写下列生字:誉:撇和捺要舒展.遒:西内别忘了一横.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屹:右边不要多横.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状:同壮要区别开来.四、作业:1、见习字册.2、比一比,再组词.状陪府盆壮部俯贫No: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同

6、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2、同学们,

7、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

8、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师:黄

9、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

10、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生评点.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

11、,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播放录像.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

12、起读一遍.齐读四、作业: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板书设计 No: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3、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1、听写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2、朗读课文.二、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提示顺序:最妙观松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学生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小组赛背.三、指导造句:屹立郁郁苍苍1、读原句,理解词义与用法.屹立:可以说山、树、人,还可以说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