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81863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各位评为大家好!我是王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教材学情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纬度的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2.在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中,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能正确地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的: 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的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说教学方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主要

3、采用了“情境创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了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 1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主题情景图,我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动手摆一摆,并提出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首先,我让学生摆食物,复习了表内除法。然后,再让学生摆食物,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最后,我设计了随堂小练及时检查学生的认知情况,完成学

4、习卡一“圈一圈,填一填”。从而突出本课重点,达成教学目标1、2。 第三环节:深入探索,发现规律 本环节致力于核心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我组织学生组成四人小组用不同数量的小棒摆正方形,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完成探究卡,并汇报结果。在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小组讨论,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一般都会得出:除数余数。为了验证猜想,我鼓励学生猜想13根、14根、15根、16根小棒各能摆出多少个正方形,并列出除法算式。随后,让学生深入思考“余数可能是4吗?可能是5、6、7吗?”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能够肯定地说“除数一定大于余数”。从而突出难点,达成教学目标1、3。最后

5、,让学生利用规律解决思考题,有效的巩固了新知。 第四环节: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这部分我安排了课本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共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让学生在小组内畅谈今天的收获,并向全班畅谈自己的收获。目的是对本课内容做一小结,对本课重难点做一回顾。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数形结合,学生易懂,并且突出重点。 2 有余数的除法 62=3 72=31 余数 除数大于余数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我认为整个教学设计有以下亮点:小组合作探究,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动手操作和大胆猜想相结合;蕴涵数学建模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