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81420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1伯牙鼓琴选自( )A.山海经B.吕氏春秋本味C.论语D.史记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_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志(_)少选(_)善哉(_)若(_)2. 文言文阅读。动筒问难(选自太平广记)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

2、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6)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国学:国子监。本句后面的“博士”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 坐:通“座”。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达者七十二人:_经传无文:_博士无以对:_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2)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_3本文后面

3、说“坐中大笑”,人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答:_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_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邯郸学步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注释: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市。于:介词,向。未:未曾,没有。其:代词,他。行:代词,他。直:副词,竟然。匍匐:爬行。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又失其故行矣。故:_(2)直匍匐而归耳。归:_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选一选,填一填。独具匠心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标新立异生搬硬套独辟蹊径A反义词:邯郸学步(_)(_)(_)B近义词:邯郸学步(_)(_)(_)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我们

4、一个什么道理?_4.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祠(c):祭祀。舍人:指投靠在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皿,类似壶。相谓:相互商量。且:将要。为之足:给它画上脚。安能:怎么能。1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2解释加点字的字义。(1)蛇固无足 固:_(2)子安能为之足 子:_(3)遂饮其酒 遂:_(4)

5、终亡其酒 亡:_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_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_5.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宋人有耕田者(_)冀复得兔(_)2翻译下列的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

6、: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说(yu):同“悦”,高兴。廪(I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齐宣王使人吹竽_用。派。让。请为王吹竽_请求。敬辞。邀约。好一一听之_喜好。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7. 阅读书戴嵩画牛选段,回答问题。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今乃掉尾而斗 乃:_处士笑而然之

7、然之:_2牧童认为戴嵩画中的错误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给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在()中注音,并解释意思。弗食不知其旨(_)_教学相长(_)_虽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2翻译句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故曰:教学相长也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9. 文言文阅读。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

8、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_)好一一听之(_)2翻译下列的句子。癝食以数百人等。_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_10.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9、:“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将下面的文言词语与其现代汉语的意思用线连起来。曰 有人 弗 不能或 于是 子 集市遂 我 何如 您吾 说 市 怎么样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4)至之市而忘操之。_(5)何不试之以足?_(6)宁信度,无自信也。_3请你说说自相矛盾与郑人买履的寓意。自相矛盾寓意:_郑人买履寓意:_11. 文言文阅读。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

10、,则校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注智:通“知”,知识。致:送来。访:询问。咸:都。理:办法,道理。校:通“较”,比较。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_。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富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比较,就解诀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_12. 阅读理解。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划线字义。邻居有烛而不逮_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穿壁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