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480128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如何批评幼儿才是正确的-师幼互动-幼儿教育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批评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不合乎教师冀望的行为所做出的一种否认评价。本研究的根本办法是收集各位老师平时对幼儿的一些批评所设计的情景对幼儿作出调查。在调查问卷里设计了批评的言语和非批评言语。教师批评指导幼儿不能只考虑整齐划一的规范,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别,根据调查提出下列倡议:教师要体谅和容忍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正向激励他们,对于幼儿不合适的行为给予指正。 关键词:批评;体谅;正面;容忍在幼儿教育中,批评作为一种教育伎俩,它的目的应以幼儿的开展为出发点,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对幼儿的批评却有于这一目的,批评成为了

2、教师自身工作方便,教师控制幼儿树立个人威严的工具,则幼儿教师因何批评幼儿、又是如何批评,批评能对幼儿产生哪些影响,批评的技巧有哪些呢?一、教师对幼儿批评的类型批评行为典型是指批评事件的内容指向,在教师批评幼儿的事件中,教师作为施动者,她们的行为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性倾向,即借助于行为来叙述自己的某种要求,愿望,通过对察看道德批评事件内容指向的分析,发现批评事件主题主要有三种类型:1、纪律约束,即指与纪律相关的批评事件,纪律是幼儿根据日常生活或教学活动制订的普遍性的行为标准,或是教师自行制订的、限于本班内执行的规那么,以“约束纪律为主题的批评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在发现幼儿的行为与幼儿园的规那么要求

3、出现偏高的时候向幼儿发起的制止,改变幼儿的某种行为。2、学习指导,即与学习有关的批评事件,是指教师在向幼儿传授某种知识、技能的活动中对幼儿行为的否认评价,其目的意在指导。3、生活保育,是指教师为了关照幼儿生活,关系幼儿的饮餐、排泄、卫生、冷暖、平安等问题而对幼儿的批评行为。二、教师对幼儿批评的方式1、语言型批评和非语言型批评:这是按照教师实现批评行为所采用的方式划分的。言语批评是指教师以语言为主要伎俩,间或附带有目光、表情、姿势、动作对幼儿施加的批评。非语言型批评是指教师单纯借用目光、表情、姿势、动作对幼儿施加的批评,如一个严厉的眼神,生气的跺脚等。2、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批评事件的发生实际上

4、是师幼双方在幼儿园中的互动,施动者是教师,而受动者是幼儿,这里的幼儿即可以指幼儿个体,也可以指幼儿群体。直接批评是指教师直接施加于幼儿的批评,而间接批评那么是指教师对幼儿群体所施加的批评,相对于幼儿个体来说,这种批评就是间接的批评。这里的幼儿群体既可以是全班幼儿,也可以是全体男性幼儿和全体女性幼儿,也可以指在活动中临时结合在一起的小组。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通常都会用批评的语句说幼儿,“你怎么这么笨吖等等,当我们脱口而出时我们是否体会到孩子的感受。批评是否能让孩子改过或改掉不良的习惯呢?我们能否用一些比拟温和的语句跟幼儿说他做错了什么,什么什么是不好的等等。教育的

5、过程就是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教育,一味的批评,孩子能成长吗?实验设计收集各班老师批评幼儿的用语,总结归纳出适用的语句,加以整理。把批评的语句用另一种办法比拟温和一点,跟幼儿说。设计问卷创设一个情景,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感受,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完成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一大班问卷调查数据表答案喜欢那个句子会不会改是否真心想改题目一二会不会很真心不想改110076241065210070308623100762486241007624126251007921137561006238870710070301262810070309799100742613701010

6、07030137911100683297412100742613661310072281374141007228962151007426137016100703013701710074261370是否真心想改是否还会喜欢这位老师不分明不会改很喜欢还会喜欢不分明暂时不喜欢再也不喜欢2595178830958131330951313826134813171213575178111195317138265406212866104062123981362221244137096215297413417413709894137444492194526317981360131413413601314981

7、37449表二中班问卷调查数据表答案喜欢那个句子会不会改是否真心想改题目一二会不会很真心不想改110091987821009288963100891185941009288985100928884610090108787100928898810091983119100891185810100928896111009010878121009469061310094690614100861479915100964961610092889617100928898是否真心想改是否还会喜欢这位老师不分明不会改很喜欢还会喜欢不分明暂时不喜欢再也不喜欢6944269622694649648982694424

8、962279288942459645964498249821292444100598239622大班幼儿年龄较大,有自己的想法,会判断对与错,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中班幼儿在分辨对错这方面的能力没则强,有时候会跟随别人。结论:教师往往是社会责任的代表,按照社会的要求去教育、塑造幼儿。可以说教师深厚的阅览有利于帮忙幼儿更好地实现教育,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这种阅历又会使得教师更多地以成人化的方式要求幼儿、标准幼儿。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存在着一个与成人不同的世界,幼儿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虽然我们成人曾经经历这一世界,但一旦离开,就认为幼儿世界里幼儿的行为或想象幼稚了、好笑了,甚至感到荒谬离奇、不可思议了

9、,于是便以成人的想法、规那么去要求、训练甚至束博幼儿。对大多数幼儿来说,对这种过高的、苛刻的成人化的要求往往难以做到,于是,教师常会对幼儿的表现产生失望、遗憾的感觉,对此,不少教师也会采取批评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不理想的表现。批评虽然在某种范围内可以纠正幼儿的行为,但在某些时候,批评对幼儿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作为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可塑性极强的幼儿,对他们的批评,尤需慎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驰名的“心理场论:任何群体内部都存在着一种心理场。由于“心理场的存在,每个成员之间的心理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这种过程是一种“群体心理互动的过程,但这种互动常常是不均衡的,其中往往有一种力量起着主动、支配的作用

10、。由于教师具有的特殊地位,又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有效接触时间多于家长,因此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开展极其有害。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际上是幼儿教师在其专业生涯中,习得幼儿教学知识与技能、内化幼儿专业标准、形成幼教专业精神、表现专业自主性并实业责任的历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由“普通人转化为“幼教工作者,最终融入教师专业团体的专业成长过程,是一个必须终身进行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波折、复杂,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开展的持续不断而又永无休止的过程。教师对幼儿的批评可以是一种关键事件,能够给教师的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发挥关键事件作用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践反思,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开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批评作为幼儿教师教育实践中的一类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教师的隐性教育观念,同时,它也可能会引起教师对其自身教育观念的审视、甚至改变。教师对批评事件的反思,可以了解教育的合适性、有效性,也可以调整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良教师的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开展,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对幼儿教师批评方式的几点倡议1、教师应该多正面教育幼儿,对其行为多加激励与赞赏。2、防止使用指向幼儿自身人格的个人取向的批评。3、批评幼儿时防止负向情绪。4、批评幼儿要适度。5、批评过程中添加情感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