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479142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 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1活动目标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表现作品。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道具制作、表演、节奏配乐等活动,体验合作表演中的乐趣。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知识与能力的准备: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会吟诵静夜思这首诗歌;在美工课上幼儿练习画黑夜和月亮,并且会用纸来折帽子;给孩子播放古装片,使孩子了解古代人的着装。材料准备:静夜思图片,音乐,纸,颜料,小乐器,

2、古代服饰、配饰,幼儿用书第15页放大的图片,幼儿用书,小椅子等。活动过程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静夜思谈话: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时候离开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通过看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教师:看了刚才的图画,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李白是怎样思念故乡的吗?2.按节奏吟诵静夜思(1)教师朗诵静夜思,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床前

3、”,幼儿接“明月光”,以此类推。(5)幼儿完整地朗诵歌词。3.尝试用卡农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教师请配班老师一起给幼儿做示范.幼儿做稳定拍配合。A老师:“床前明月光。”B老师:“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重复4遍)分组进行卡农式吟诵练习.两名老师各带一组幼儿分声部教学。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演唱古诗词。4.共同表演在活动室各角落设置绘画、道具、表演、配乐区。请幼儿自行选择到区域内根据古诗和音乐的意境进行绘画、制作和表演等活动。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与古诗词。将幼儿的画作为背景,同时穿戴自己亲手制作的简单服饰、道具,进行静夜思的吟诵和演唱。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2活动目标:

4、1、学跳双圈集体舞,能初步跟着音乐合拍地动作。2、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等简单动作。3、体验交换舞伴及与舞伴共舞的快乐。活动准备:熊跳舞的录音带、有跳圆圈舞的经验、红、黄腕花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一起来听一听。(1遍)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的是哪个动物?2、师讲述故事二、探索动作,完整练习1、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的动作T:谁会学小熊胆走路的样子?(个别集体)T:两只小熊高兴地跳起了舞,谁来学学看,这个动作是两个人合作完成的?(个别集体)2、听口令练习动作T:小熊小熊走走走,小熊小熊面对面-3、听钢琴伴奏表演(A+B)师带幼儿跳一遍,提问

5、:什么时候要面对面?再次表演一遍。三、学跳双圈舞1、站圆,听钢琴音乐跳两遍请带红花的小朋友到中间面向圆心,向后转。请带黄花的小朋友找一个离你最近的红花朋友面对面站好。请红花、黄花面向圆站好。提问:两个朋友一起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交换舞伴伸出带腕花的手指现在的朋友,顺着腕花的方向指下一个朋友。里圈的朋友不动,外圈的朋友小跑步找到下一个朋友。听钢琴音乐练习两遍。3、集体舞的发展听录音机里的音乐表演两遍。交换里外圈,表演两遍。四、结束:T:今天我们学会了跳双圈舞,你和舞伴跳舞时开心吗?如是跳舞时眼睛你看着好朋友,你会感到更高兴。下次我们再来跳更多的集体舞蹈。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3活动目的:

6、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活动准备: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猜猜它是谁?(青蛙)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_X_X_X_X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1、看FLASH儿歌中唱了什么?2、学念儿歌幼儿跟念儿歌几遍。

7、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X只。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_X_X三、创编应用题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四、创编游戏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2、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10人。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规则:(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3

8、)、比一比、评一评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互评:你觉得那队?好在哪里?)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啰嗦教案4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2、乐于尝试创意造型及律动即兴模仿。3、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集体中表现。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片、唱名卡;2、各式道具,有:布球、花环、琴槌、软垫3、乐器:鼓。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定位为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

9、型。2、教学的难点则确定即兴动作创作。活动过程:(一)暖身造型活动。1、幼儿自然进场和教师打招呼,坐在椅子上。(运用手势下行姿势打招呼“小朋友好”“男孩子好”等)。2、教师转身戴上“老树怪”的头饰,口中点数“1、2、3、变”,伴奏的老师敲三次鼓边,最后敲鼓面。师:我是老树怪,跟随鼓点走。鼓声速度均匀,4拍一组,第4拍老树怪定造型,做各种表情,并询问幼儿:“是什么表情?”并请个别幼儿来试试。3、老师伴奏,学生听鼓点做律动。引导语:我们一起来和老树怪玩玩,看看谁走的动作和大家的不一样。幼儿造型时教师可以拍照的形式给予鼓励。(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幼儿掌握不错,可鼓励两人一组造型)(二)唱名。1、老师指

10、唱唱名卡,幼儿持布球指唱。(唱名卡事先贴好在白板上)引导语:老树怪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2、出示唱名音阶。教师在钢琴上定出C调的d,练声2遍,注意匀速。3、教师有意识以慢速和幼儿逐个找出“d,t,l,s”的四音唱名音阶练习“上下行”两遍。提问幼儿,帮助巩固上下行的认识。4、旋律模唱。单个唱名练习,教师利用钢琴由慢速到匀速,幼儿哼唱。(三)故事引导教师有表情讲述故事:“有一只小风筝故意挣脱了小主人,它得意洋洋飞在空中,看见白云,它打招呼说:你好!看到小鸟,他主动飞过去说:嗨!还和地面上旅行的小火车打招呼呢?它开心的飞呀飞呀,完全不注意秋天天气的变化。这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它被吹掉下来,和老树怪撞

11、个正着。老树怪可生气了,它的枝条都竖立起来,把小风筝紧紧缠住了。小风筝怎么挣扎都不行,它后悔极了,怪自己不该偷偷离开小主人。于是,它拔下一根紫色的羽毛交给猫头鹰,请它向小主人求救。小主人看到紫色羽毛,知道小风筝发生了危险,为了救小风筝,小主人找了好多小朋友来帮忙。你们要不要一起来呀?(互动:可其实我们刚才和老树怪一起玩的时候,它的脾气很好呀?为什么这样呢?)原来,老树怪的脾气有些怪。他很容易生气,但也容易变得开心,它只要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很开心地跳起舞来,而且很喜欢和大家一起跳舞。他只要跳得开心,说不定就原谅小风筝了呢?(四)律动即兴模仿。1、律动即兴模仿A段。全体围圈,欣赏乐曲。1)A段:

12、模仿老师的各种动作;(1遍整曲,教师动作由易到难,先脚部在加手部)间奏:拍手唱“请跟我来”,拍手由上拍奏到下感应下行。感应整曲后,引导语:你们在曲子里面听到老树怪的魔咒是什么吗?对了,他经常会唱“d,t,l,s”。教师再次以动作强调下行。2)个别幼儿尝试示范,大家跟学,鼓励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音乐分小节播放或哼唱,让幼儿示范表演)3)大家围圆圈,轮流即兴动作创作并模仿。交代要求在在下行音“d,t,l,s”时换一位小朋友示范,教师以语词提示“请你来做,请你来做”。引导语:你们刚才的动作、舞步非常棒,如果脸带微笑那就更好了,老树怪的心情会更好,让我们在来继续。2、即兴动作创作模仿间奏下行音“d,

13、t,l,s”的特定音型。引导语:跳得真棒!我在这里也学到了许多新动作,谢谢你们!(请大家围坐在地上,呈圆圈状。)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就变换动作呀?对了,在下行音阶“d,t,l,s”时我们就变动作,那表示“d,t,l,s”时除了用这个动作从上到下表示外,还可以利用怎样的动作表示呢?1)个别创作,全体幼儿模仿,肯定创作。(2遍音乐)2)教师也拍手哼唱“d,t,l,s”,示范出自己的动作表现。(头部以及手部转花两种动作创作)3)引导语:非常好!很多小朋友都能及时听音乐做出自己的动作,但是还要注意表现这个下行音阶时动作从上到下的幅度要大些,这样会更清楚点。表扬自己一下。4)引导语:那请大家找到

14、一个朋友,一起来学学好朋友的动作。两人一组,A段时互相模仿各种舞步。间奏时轮流即兴动作创作并模仿。(五)节奏练习引导语:谢谢大家!老树怪今天还带来了两件他的玩具,大家看看是什么?出示道具,请幼儿分组有序拿乐器。你们会玩吗?让幼儿自由尝试,并请个别示范,其他幼儿可随之模仿。1、琴槌与软垫。1) 各种音色与节奏的探索软垫、地板、琴棰互敲2) 配合音乐敲奏。(重点在A段的敲奏动作) 看奏 A段(即兴敲奏与模仿) 间奏:唱“请跟我来”,琴槌互敲由上拍奏到下感应下行。 即兴与模仿A段(即兴敲奏与模仿)间奏:唱“请你来做”,幼儿轮流创作,大家模仿。(六)故事引导活动结束。故事:老树怪看到大家这么开心,他的心情很好哦!小风筝也和他道歉后,他决定原谅小风筝。但他还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