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78542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暑假专题诗歌鉴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暑假专题 诗歌鉴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2、掌握赏析现代诗和古代诗词的方法。 3、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现代诗歌赏析 一、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知识概要 现代诗歌的整体阅读,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领悟作品的主旨; 3、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提高朗读技巧和欣赏水平; 4、理解现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揣摩现代诗歌的感情色彩,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考查点: 一般来说,现代诗歌赏析的考点有: 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 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 3、诗歌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形象的象征意义; 4、能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5、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 四、赏析的方法: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

3、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歌中的诗眼、中心句或题目等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情感的。如纸船寄母亲、乡愁(余光中)这些诗歌从题目就可以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从诗的副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2、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用修辞来增强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的作用。想像与联想也是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段,它们是诗歌

4、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我们也不必作抽象的解释,而是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由江山多娇联想到历代君王,最后颂扬当今风流人物。眼前景与想像的结合,有着画龙点睛之妙,二者的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享受。 3、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我们除了要感受诗歌的情感外,还要品味诗歌形象凝练的语言,体会诗歌和谐的韵律,体会它鲜明的节奏。诗歌常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有的是一咏三叹,回环往复。乡愁(余光中)诗共四节,每节都四行,押韵到底,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学生一下子就会明白的。对于现代诗歌章法的精美,诗句的匀称,韵律的和

5、谐悠扬,只有多读才能体味其形式之美。 4、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要从诗歌的阅读赏析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些启示,也就是说要通过再造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一般的问题就是“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启发?”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诗歌的主观体验了。 如理想这首哲理诗就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作的牺牲也是有的,爱玩儿,可是做作业的时候就不能玩了,这就是一种“牺牲”。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只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就能够轻松地领悟其含义。 例1:阅读冰心的纸船,完成

6、(1)至(3)题。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边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 答:_ A.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7、 2.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答:_ 3.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答:_ 例2:阅读我是一条小河中的两节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1.“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与贺知章的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都用

8、了“裁”“剪”二字,说说有什么不同? 2.下面是闻一多色彩一诗的片段,与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比较一下,说说这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古代诗词赏析 一、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二、考查点: 1、辨识常识。即记忆和了解一些涉及作者、朝代、作品体裁和文化常识等的内容。 2、理解诗意。这是从思想内容角度考查理解能

9、力,包括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 3、感知形象。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和诗的节奏韵律等。 5、分析技巧。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 三、赏析方法: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10、片孤城万仞山。”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会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

11、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

12、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四)强化书面表达 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应注意加强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训练。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逻辑合理,指的是见解能够自圆其说。 随堂练习: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外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2)找出从近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的句子和写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